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 历史与社会

“这是一个伟大的日子,上午10时半到车站欢迎苏联代表团,下午2时半到天安门城楼,一望之下,是一片红旗的海。这一场面,是先烈们用鲜红的血换取来的。3时15分毛主席宣告政府成立,朗诵公告,阅兵。”材料描述的是(    )
A . 南京解放 B . 开国大典 C . 西藏和平解放 D . 抗美援朝胜利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传说中黄帝时代的发明创造

材料二:司母戊鼎

  1. (1) 据材料一,指出4例传说中黄帝时代的发明创造。   

  2. (2) 你认为材料二可以印证哪些历史现象?   

  3. (3) 上述材料分别来自传说、文物。指出其中哪一种提供的历史信息最为可靠?请举出能反映夏朝建立之前中国历史的传说(材料一所涉及的传说除外)和文物各一例。   

阅读地图和图片,回答问题。

  1. (1) 图中的①②两处是我国重要的原始人类遗址,它们的名称分别是什么?
  2. (2) A图是①处居民的房屋示意图,这种房屋有哪些优点?
  3. (3) 从呈现形式看,B图所示属于哪一类型的资料?根据这些资料,我们可以推断出当时人们怎样的生产生活状况?
上海的这次会议除遭到暗探和巡捕的骚扰外,在当时的社会上并没有引起太多的注意。但是,一个新的革命火种已在沉沉黑夜的中国大地上点燃起来了。这次会议(    )
A . 标志着中国的诞生 B . 促成了第一次国共合作 C . 提出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 D . 推动了北伐战争的胜利
20世纪法西斯分子给人类制造了一场空前的浩劫,这场灾难的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的标志是(     )

A .  希特勒上台执政 B . 国会纵火案 C . 日本军部法西斯专政建立 D . 意大利法西斯专政建立
某校701班同学准备开展一次地理研学活动,为了了解该地基本情况,他们搜集了当地的等高线地形图,请你与他们一起探究。

  1. (1) 由图中的等高线可以判断:A处地形部位名称是,C处地形部位名称是
  2. (2) 从等高线数值及分布状况可判断该地区主要地形类型是 。
  3. (3) 通常情况下,同一时间测得A地与B地的气温,度数较高的应该是,这是因为
  4. (4) 图中铁路线为走向,图中DE为隧道,量得D点与E点的直线距离是1.5厘米,则隧道的实际长度为米。
  5. (5) 仅从地形角度考虑,F坡与G坡中比较适合开辟梯田的是坡,理由是 。
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的根本原因在于( )           
A . 帝国主义支持袁世凯 B . 袁世凯掌握了强大的北洋新军 C . 旧官僚、立宪派的支持 D . 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
唐朝诗人李商隐在《咏史》诗中写道:“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下面哪两位皇帝的统治最能说明这个道理( )           
A . 汉文帝、汉景帝 B . 隋文帝、隋炀帝 C . 唐高祖、唐太宗 D . 唐太宗、武则天
某“农家乐”制作的野菜、粗粮受到前来游玩的游客的热捧,对这种现象理解正确的…( )           
A . 说明中国人已解决了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 B . 说明人们饮食喜欢猎奇 C . 说明“农家乐”经济发展水平低 D . 说明人们注意营养,粗细搭配,注重绿色食品等
明清时期,我国边疆地区相继遭到外来侵略,广大爱国军民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进行了英勇斗争。下面事例中不属于这类斗争的是(    )  
A . 戚继光抗倭 B . 郑成功收复台湾 C . 雅克萨自卫反击战 D . 三征噶尔丹
以下能佐证“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史论的史实有

①中国组织远征军赴缅甸作战    ②美军在中途岛对日军作战

③中国战场牵制大量日本军力    ④苏联红军开赴中国东北战场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比较是历史学习和历史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同学们在比较美国独立战争和美国内战的影响时,列出了四点内容,其中唯一的相同点是(    )
A . 赢得了民族独立 B . 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C . 维护了国家统一 D . 消除了种族歧视
某中学几位学生在暑假进行社会调查时,在湘赣交界处的一个小山村发现一座十分破旧的无人居住的老屋,墙上有几个斑驳模糊的暗红大字,第一、二个字笔画残缺,第六个字已辨认不清,依稀是:“扌十豪,分田囗”。正当大伙为这些文字的含意与书写年代而争论不休时,又一个同学发现墙缝中夹着一张旧纸片。观察辨析后他们得出一致结论。墙上的字是(    )
A . 土地革命的见证 B . 太平军的战斗檄文 C . 北伐军留下的标语 D . 抗战时的历史遗迹
下列关于辛亥革命和戊戌变法的共同点,正确的(     )

①都发生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②都主张向学习西方

③都为了挽救民族危机,但都没完成历史任务      ④都主张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A . ①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
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德军所向彼靡,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德军运用了(  )​

A . 运动战 B . 麻雀战 C . 闪电战 D . 持久战
下面一段话中关于基督教的说法错误的是(   )

基督教产生于公元1世纪,从诞生开始传播就很顺利,到中世纪更是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方面对西欧有巨大影响力。2由于基督教宣传“君权神授”的观念迎合了欧洲封建君主的需求,基督教得到他们大力扶植。他们相互利用,借助对方力量巩固自己地位。

A . 基督教的诞生时间 B . 基督教从诞生开始传播就很顺利 C . 基督教和欧洲封建君主相互利用 D . 没有错误
“当蒙古军假道于宋,进逼汴京的时候,南宋认为复仇的机会已到,遂配合蒙古军,派孟珙、江海协助蒙古军进攻蔡州,灭亡了金朝。”从这句话中可以分析出金灭亡的原因是(  )
A . 蒙古将士勇猛   B . 蒙古经济实力强大   C . 金朝政治腐朽   D . 蒙古军战略正确
据太常侍卿陈兰彬1876年奏称:“创办招商局后,合计三年中国之银少归洋商者,约一千三百余万两。”据李鸿章自己估计“创办招商十余年来,中国商民得减价之益而水脚洋商之手者,奚止数千万。”据此可知,洋务运动在某种程度上(    )           
A . 推动了了中国工业近代化进程 B . 抵御了西方国家的经济侵略 C . 加快了追赶西方国家的步伐 D . 成就了中国求富求强的梦想
下列历史事件按发生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重开议会

②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

③光荣革命

④克伦威尔任“护国主”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④③ C . ②①③④ D . ②①④③
在东北战场上,明确指出应把锦州地区作为首要的重要攻击目标。长春守敌做出了起义或投诚的行为也就势在必然。淮海战场上,做出把歼灭 黄百韬兵团和“截断宿蚌路”作为本次战役的首战目标。平津战场上,为了实现切断敌人退路不让敌人逃走以就地歼灭的战略意图,确立了“先打两头”的作战方针,最后,陷于孤立绝境的北平之敌被迫接受了和平改编的建议。材料表明(   )
A . 三大战役都是以人民军队的胜利结束 B . 三大战役中国国民党都采取了正确的决策 C . 三大战役实现了人民的当家作主 D . 三大战役的胜利主要是由于决策者的正确指导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