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 历史与社会

“井冈山,两件宝,历史红,山林好” 其中“历史红”的主要依据是在井冈山(     )

A . 成立了中国早期组织 B . 创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C . 发动了秋收起义 D .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象棋是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象棋棋盘上两军之间有楚汉河界,楚汉河界与下列哪件事情有关? (    )
A . 秦统一六国 B . 楚汉战争 C . 赤壁之战 D . 官渡之战
浙江省的一些学生到西藏去旅游,这说明(    )
A . 人们在社区中生活 B . 不同类型的社区具有共同点 C . 不同的社区规模不同 D . 人们往来于区域之间
清代史学家赵翼据西汉初“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无核之徒”的现象,认为“秦、汉间为天地一大变局”。下列主张体现了这种“大变局”的是(    )           
A . 废除苛政,休养生息 B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 .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D .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1929年,一次空前严重的经济大危机在美国爆发。下列不是经济大危机特点的是(    )
A . 涉及范围广 B . 持续时间长 C . 股票销售量大 D . 破坏性大
“没有一个国家在战争中没有任何杀害和虐待非武装人员的事件,日本也不例外。”日本历史教科书妄图用上述内容否认或掩盖的罪行是(    )

①对犹太人进行种族灭绝  ②潘家峪惨案

③南京大屠杀  ④七三一部队用中国人进行细菌式武器试验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儿女的共同理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人君与千百万之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吾国行专制政体,一君与大臣数人共治其国,国安得不弱?……今变行新法,故为治强之计。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二: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政治革命,并不是把它分作两次去做。讲到那政治革命的结果, 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外人断不能瓜分我中国,只怕中国人自己瓜分起来,那就不可救了!所以我们定要由平民革命,建立国民政府。

  1.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康有为认为中国国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为此他提出了怎样的强国主张?
  2. (2) 材料二中孙中山所说的“民族革命”和“政治革命”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分别体现了孙中山的什么思想。
  3. (3) 综合上述资料,请分析康有为和孙中山二人有何共同之处。你从他们身上获得了怎样的启迪?
蒙古军队曾经凭借着超强的战斗力和技术席卷亚欧大陆。据史料记载“蒙古军用一种妖术……烟雾,臭恶难闻,蒙古军队为烟雾所掩而不见,波兰军队死伤枕藉”(《世界军事革命史》)。材料中提到的“妖术”指的是(    )
A . 指南车 B . 火药 C . 秧马 D . 罗盘
面对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生灵涂炭的乱局,不同流派的知识分子提出了不同的治世“药方”。秦统一的历史证明,当时社会形势下能成为“对症”的“药方”是(   )
A . 儒家:为政以德,仁政治国 B . 墨家:互助互爱,反对侵略 C . 法家:提倡法治,中央集权 D . 道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英国大百科全书中说:“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材料中的制度正式确立于哪位皇帝在位时期( )           
A . 隋文帝 B . 隋炀帝 C . 唐太宗 D . 唐玄宗
上题中的制度反映了传说时代的(    )
A . 民主政治状况 B . 专制政治状况 C . 母权制度状况 D . 父权制度状况
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实施主要是为了解决(    )
A . 资源分布地区不均衡的问题 B . 资源人均占有量少的问题 C . 环境日益恶化的问题 D . 资源科学利用不够的问题
小睿同学参加的地理探究社团要进行野外考察活动,出发前拿到一张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1. (1) 图中C表示的山体部位为(    )
    A . 山谷 B . 鞍部 C . 山脊 D . 峭壁
  2. (2) 社员们对该图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 . A处比G处坡度更陡 B . D、F两地高度相差约600米 C . G处容易形成河流 D . 从E处登山比较省力
九一八事变后,《生活画报》刊载了《东北义勇军喋血苦战情形》和《沦亡一年后东北情况》等图片,真实记录了日军侵华暴行和东北军民的英勇抗战,这反映了( )           
A . 日军侵华蓄谋已久 B . 日本是最早建立法西斯政权的国家 C . 全国抗战已经开始 D . 中国是最早反抗法西斯侵略的国家
“(炀帝时)又三驾东征辽泽,皆兴百余万众,馈运者倍之。......举天下之人十分九为盗贼。身丧国灭,实自取之,盖资我唐之速有天下也。”可以说,隋朝是个短命王朝,仅传二世即亡,从材料中可以看出隋朝灭亡的原因是(    )
A . 隋末农民起义 B . 隋朝开凿大运河 C . 土地兼并严重 D . 隋炀帝的残暴统治
读漫画“愁”,完成下列问题。

 

  1. (1) 地球母亲为何发愁?
  2. (2) 该漫画揭示了人口、资源、环境三大问题中的哪两个?
  3. (3) 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是
  4. (4) 你怎样给地球母亲消消愁?
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格说:“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是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罗马帝国对于法学的主要贡献有( ) 

①颁布迄今世界上最早的成文法典

②制定《十二铜表法》

③制定用于公民与非公民之间关系的万民法

④制定关于商品生产和交换的经济法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面对德国的不断扩张,英国和法国采取了政策。1938年9月,英、法、德、意四国首脑在德国慕尼黑签订了《》,将的部分地区割让给德国。
伊朗的亚兹德拥有5000多年历史,被称为“地球上最古老的城市”。结合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受自然条件影响,当地人把房子建在地下,并发明了“风塔”。

古老的“风塔”是一种可通风降温的建筑:风塔高过屋顶的部分四面镂空,悬空连接到室内大厅(左图),塔下中央建有一个水池(右图)。

材料四:亚兹德完整的保留了大量传统文化区域及古建筑。2017年7月,亚兹德历史城区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1. (1) 根据图1描述亚兹德的地理位置。
  2. (2) 结合材料二、三,从气候角度分析伊朗亚兹德当地人把房子建在地下的主要原因。
  3. (3) 综合上述材料,请你为亚兹德的发展提几点建议。
贾谊的《过秦论》以“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记叙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这次起义是(   )
A . 陈胜、吴广起义 B . 刘邦起义 C . 项羽起义 D . 黄巾起义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