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 历史与社会

有学者认为,仅凭高大的宫殿台基、宏伟的城墙、古老而庞大的水利工程以及那数以千计象征着权力与信仰的玉器,就足以让人们相信,5000年前这里的社会发展高度已完全可与其他古老文明比肩。这位学者所说的“这里”是指(    )
A . 河姆渡聚落 B . 半坡聚落 C . 良渚王城 D . 二里头宫殿
依据所学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战争探源】有人说,假如没有萨拉热窝刺杀事件,就不会发生第一次世界大战;假如没有林则徐的禁烟运动.就不会发生鸦片战争。其实这只是发动战争的借口,真正原因并不在于此。

【战争史话】战争中有很多元素因“第一”而栽入史册。如原子弹首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使用;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

【战争创伤】2012年2月,日本右翼分子河村隆之发表“南京大屠杀事件并未发生过”的言论。一直以来,日本国内右翼势力始终不愿承认当年侵华战争中犯下的罪行。他们的行径严重伤害了中国及被侵略国家人民的情感,引起了极大愤慨。

【战争启示】当今世界总体和平,局部战乱。从科索沃到伊拉克,再到利比亚……可谓炮声隆隆,硝烟弥漫。

  1. (1) 请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和鸦片战争中任选一例,指出该场战争爆发的真正原因。
  2. (2) 请你再列举一个与战争有关的“第一”。
  3. (3) 请你举出两例事实证明日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犯下的罪行。
  4. (4) 你认为今天避免战争的方法有哪些?
据统计,从1866年到1941年美国国会通过的法律中,授予总统处理经济问题的自由裁夺权条款共110条,其中1933年前的67年中仅32条,而1933年后的8年中却增加到78条。这说明20世纪三十年代的美国(  ) 
A . 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加强 B . 政府积极调整劳资关系 C . 分权制衡原则遭到破坏 D . 立法权转移到总统手中
区域之间的交流自古就有,下列选项中沟通东西方陆上通道的是(   )
A . 京杭大运河 B . 古丝绸之路 C . 茶马古道 D . 海上陶瓷之路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下图为“一带一路”主要线路示意图。

  1. (1) 2017年1月18日下午1点,首趟义乌——伦敦中欧班列,满载着从义乌采购的日用百货,从中国义乌西站启程,途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德国、比利时、法国,穿过英吉利海峡隧道,顺利抵达英国伦敦柏京车站,图中连云港至荷兰鹿特丹的铁路被称为,此时伦敦与北京的气候特征有什么差异
  2. (2) 从地理位置的角度描述“一带一路”倡议对我国新时代对外开放格局的影响。
下面的两幅图片反映的两种政治制度最大的区别是(     ) 
A . 实施群体不同 B . 社会制度不同 C . 主要作用不同 D . 享受权利不同
有学者评价,“五四运动使中国走上了永不回头的、光明的启蒙之路”。以下关于五四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维护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②反对北洋政府外交上软弱无能

③一场彻底的反帝爱国的运动      ④结束了两千多年君主专制政体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下列关于历史事件的意义表述正确的是(    )

①虎门销烟

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②戊戌变法

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③二次革命

形式上完成了国家的统一

④遵义会议

中国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③ D . ①④
周杰伦曾唱过一首流行歌曲:“兰亭临帖,行书如行云流水……忙不迭,千年碑易拓却难拓你的美……”你听到这首歌时会想到以下哪位书法家?(    )
A . 钟繇 B . 司马迁 C . 顾恺之 D . 王羲之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传说中华文明的创始者、被称为“人文初祖”的是(    )
A . 炎帝 B . 黄帝 C . 蚩尤 D . 舜帝
“《狂人日记》这一本书,是在民国初年时,由鲁迅先生所写,这一本书以文言文写成外,它可以说是中国新文化运动时期重要的书籍之一。”以上这段叙述中,以黑体、斜字标注起来的部分有一个错误,请问应该修改哪一个,这段叙述才完全正确(     )
A . 民国初年改成清朝末年 B . 鲁迅改成胡适 C . 文言文改成白话文 D . 新文化运动改成洋务运动
读下图及文字资料,回答问题。

近年来,肯尼亚政府大力发展花卉业。新鲜的玫瑰从采摘到中国消费者手中仅需1~2天,中国成为肯尼亚增长最快的玫瑰消费市场。首都内罗毕附近的奈瓦沙湖(淡水湖)是世界著名的花卉产地。

  1. (1) 肯尼亚位于洲东部,印度洋岸。 
  2. (2) 每年,大批的野生动物从塞伦盖蒂向北前往马赛马拉。

    这一景象发生在(6月/10月),引起动物迁徙的主要原因是(热量/降水)的季节差异。

  3. (3) 根据图文材料,分析奈瓦沙湖畔种植玫瑰的有利社会条件。
以下符合1368~1840年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的时代特征的是(   )
A . 繁荣与开放并存 B . 多元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C . 繁盛与危机并存 D . 政权的分立与民族融合
长江、黄河都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和地形区是(  )

A . 青海、四川和青藏高原 B . 青海、甘肃和黄土高原 C . 青海、西藏和青藏高原 D . 四川、甘肃和柴达木盆地
对河姆渡人和半坡人而言,最不可能发生的是(    )
A . 尝试着培育野生稻、野生狗尾草,使之逐渐成为自己的主食——稻和粟 B . 能狩猎,并将吃不完的野兽饲养起来 C . 会建造房屋,过着定居生活 D . 广泛种植棉花,穿棉布衣服
《马关条约》签订后,西方政界议论纷纷。下列哪些议论符合史实:(    )

①美国:中国,你的一个孩子走了。        ②英国:我们可以在东交民巷设大使馆了。

③日本:我们的机器也可以搬到中国去了。  ④德国:我们的军队可以驻扎山海关了。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③④ D . ①③
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图中的核动力航空母舰采用了当时最新科技成果,造价45亿美元,连续航行25才需要更换一次燃料,被誉为“海上钢城”。它是20世纪美国最后一艘水上“巨无霸”,用美国第33位总统的名字命名颇具深意。该舰的建造体现了美国(  )


①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                          

②掌握着先进的科学技术

③企图称霸世界的野心                          

④具有强大的军事力量

 

A . ①②③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①②③④
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绘制一些简单的图示,可以使 我们对历史事件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联系与发展有更直观的了解。对下列图示解读 最为准确的是(     )

A . 中国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B . 中国民族工业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 C . 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D .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
下图是某学习小组进行历史学习设计的年代尺,请判断他们学习的主题是(  )

A . 中国召开的历次代表大会 B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完善和发展 C . 中国先进指导思想的确立、继承和发展 D . 科学发展观的发展历程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