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 历史与社会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1为巴西略图,图2为巴西利亚气温、降水量和里约热内卢气温统计图。

材料二:巴西利亚利用当地地形,筑坝截住周围几条河流的河水,形成一个面积达40多平方千米的人工湖泊。

  1. (1) 甲是(河流名称),该河流注入(大洋名称)。与里约热内卢相比,巴西利亚纬度较低,年平均气温较(填“低”或“高”),主要是因为巴西利亚
  2. (2) 结合巴西利亚的降水季节变化特点说明其建设人工湖泊的作用。
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动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尝试已经挫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去……其中的“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是指苏维埃政府(    )
A .  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 实施新经济政策 C . 将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D . 实行农业集体化
1894年,李鸿章在《据实陈奏军情折》中写道:“窃倭人起倾国之兵,进围平壤,危急万分。”这里的“军情”是指( )           
A . 鸦片战争 B . 太平天国运动 C . 甲午中日战争 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国际马拉松赛”成为凝聚公众的纽带、与马拉松运动起源相关的是(    )
A . 特洛伊战争 B . 亚历山大东征 C . 希波战争 D . 布匿战争
一般来说,在植被相同的情况下,坡度越大的地区,涵养水源的能力就越差,水土流失就越严重.(判断对错)

1895年,德皇威廉二世宣布:“德意志帝国变成世界帝国……德国的货物,德国的知识,德国的勤奋要漂洋过海。”这番话反映的实质是(    )

A . 要向全世界扩展势力 B . 加强与世界各国的联系 C . 与英国进行商业竞争 D . 使德国成为世界工厂
跨国公司是当今国际经济活动的重要主体,他们控制着全球生产的40%,国际商品贸易的50%~60%,国际技术贸易的60%~70%,科技研究与开发的80%~90%,国际投资的90%。这表明跨国公司(     )


A . 决定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程度和趋势 B . 是经济全球化的核心 C . 使发达国家难以掠夺和剥削发展中国家 D . 有力地促进着生产、流通和消费的全球化
“浦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反映了西周的()
A . 礼乐制度 B . 分封制度 C . 宗法制度 D . 等级制度
在一群读书人的呼吁下,“不甘作亡国之君”力行变革的清帝是(   )
A . 宣统帝 B . 光绪帝 C . 咸丰帝 D . 道光帝
读两幅漫画,回答下列问题:

  1. (1) 给两幅漫画配上合适的名字:A,B
  2. (2) 这两幅漫画反映的问题是什么
  3. (3) 下列与人口增长过快无关的是(    )
    A . 毁林开荒,过度放牧 B . 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 C . 人口老化,劳动力短缺 D . 就业困难,住房紧张
在“打倒列强,除军阀”这一共同愿望的推动下,国民党与实现了第一次合作,其标志是(     )


A . 1923年中共三大的召开 B . 1924年黄埔军校的创办 C . 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D . 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色列的瓜果、蔬菜、花卉之所以能大量出口至欧洲下列因素密切相关。(    )

①实行反季节生产    ②土壤特别深厚肥沃  

③借助科学技术手段    ④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大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苏联解体后,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具备较强综合实力的国家推动世界格局向       的方向发展。(  )
A . 多极化趋势 B . 金砖国家格局 C . 单极世界 D . 华盛顿体系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在东北地区,由直接领导的抗日队伍是( )           
A . 东北军 B . 关东军 C . 抗日义勇军 D . 东北抗日联军
选择体现智慧。秋收起义后,睿智地选择了在井冈山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其主要原因包括(    )

①井冈山四周崇山峻岭,森林茂密,地势险要

②这里农业经济的发展可为革命队伍筹措给养

③井冈山远离中心城市,国民党统治力量薄弱

④当时土地革命已广泛开展,民众革命热情高涨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为我国原子弹研制事业做出重大贡献,被誉为“两弹元勋”的科学家是(    )
A . 焦裕禄 B . 雷锋 C . 邓稼先 D . 王进喜
北魏郦道元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地理学家、文学家,他写的《》是综合性地理著作,也是一部山水散文汇集。
以下规则中,属于约定俗成的规则的是(    )  

A . 上课不可以随便讲话 B . 红灯停,绿灯行 C . 主动给老人让座 D . 公司八点钟上班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莫斯科城建于1147年,迄今已有800余年的历史。莫斯科地处俄罗斯欧洲部分的中部,沿莫斯科河而建,所傍河流与伏尔加河上游相通。莫斯科气候寒冷,1月平均气温为-10.2℃,7月平均气温为18.1℃,年平均降水量582毫米。

材料二:

  1.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人们在建城市时考虑了哪些因素?
  2. (2) 根据材料二判断莫斯科所处的半球位置是怎样的?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晚清财政收入结构表(单位:万两)

年代

农业税收入

工商杂税收入

其他收入

总收入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1849

3281

77

969

23

4250

100

1885

3071

40

3923

51

714

9

7708

100

——摘自冯杨《低关税与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研究》

材料二:据不完全统计,在中日甲午战争后几年间,全国各地新办的私人工矿企业,其创办资金在一万元以上的共一百零四个,资本总额为二千三百多万元。在战前二十多年间,私人资本办的工厂不到八十家,其资本总额为七百三十万元。战后的六年间比战前二十多年,增加二三倍。

——摘自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1. (1) 材料-反映晚清财政收人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化?请举出导致这些变化的一个主要原因并加以简析。
  2. (2) 材料二说明当时中国出现哪一经济现象?并简述这一经济现象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