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 历史与社会

在烽火狼烟中,各方力量紧紧拧成一股绳,为国家的命运而奋斗。 

材料一:

 

材料二: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寇深矣!祸亟矣!同胞们,起来,一致的团结啊!

——《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1937年7月15日)

材料三:1937年7月1 6日,蒋介石呼吁国际联盟及九国公约的签署国家介入调停……为避免激恼日本,美国国务卿赫尔甚至停止交运中国政府已购买的轰炸机。

一一《蒋介石与现代中国》

材料四:我三大盟国(中、美、英)此次进行战争之目的,在于制止及惩罚日本之侵略……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东北四省、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

——《开罗宣言》(1943年12月1日)

材料五:(近代以来)一次次的斗争,都不幸地以失败告终,中国人民复兴中国的梦始终未能实现……可以说,抗日战争的胜利完成了近代中国从“沉沦”到“上升”的转变,复兴中国的梦想开始成为现实。

——《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

  1. (1) 读年代尺,序号①②③为中国抗日战争的标志性事件,请分别写出事件的名称。   
  2. (2) 联系材料二,分析这一宣言的发布对国内局势的影响。   
  3. (3) 根据材料三、四,说明美国对日本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1921—1949年,中国整整奋斗了28年。“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这五个关键词高度概括了中国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不朽业绩。其中与“星火燎原”相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
A .   中共一大召开 B . 遵义会议 C . 工农武装割据 D .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召开
风的影响是导致中国降水时空分布不均的主要原因.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晚清财政收入结构表(单位:万两)

年代

农业税收入

工商杂税收入

其他收入

总收入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1849

3281

77

969

23

   

4250

100

1885

3071

40

3923

51

714

9

7708

100

——摘自冯杨《低关税与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研究》

材料二:据不完全统计,在中日甲午战争后几年间,全国各地新办的私人工矿企业,其创办资金在一万元以上的共一百零四个,资本总额为二千三百多万元。在战前二十多年间,私人资本办的工厂不到八十家,其资本总额为七百三十万元。战后的六年间比战前二十多年,增加二三倍。

——摘自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1. (1) 材料一反映晚清财政收入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化﹖请举出导致这些变化的一个主要原因并加以简析。
  2. (2) 材料二说明当时中国出现哪一经济现象?并简述这一经济现象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1945年8月,美国先后向日本的各投下一颗原子弹。8月15日,日本宣布接受《》,向盟军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以的胜利宣告结束。
1789年7 月14日,这一天在法国国王看来十分平常,甚至有些平淡。但是,就是国王认为平淡的这一天,却成为一个改写法国历史的最重要的日子,因为这一天发生(   )
A . 攻占巴士底狱 B .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  C . 来克星顿枪声 D . 颁布《人权宣言》
《义勇军进行曲》是跨越时空的声音。阅读歌词回答问题。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一个人被迫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1935年田汉作词聂耳作曲)

  1. (1) 试用1931年至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史实说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2. (2) 为实现万众一心的全民族抗战,中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成为了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请你为这一观点提供佐证的史实三例。
  3. (3) 2004年,全国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正式将《义勇军进行曲》确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并写入《宪法》。有同学提出疑问,今天的中国日益富强,为什么我们仍要以它为国歌呢?请你运用所学知识为该同学答疑。
“武汉义旗天下应,推翻专制共和兴。”该事件( ) 

①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②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③推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④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中学联谊会”上,四位同学介绍了自己的家乡,来自西藏自治区的是(    )

A . 我的家乡群山环绕,是“天府之国” B . 我的家乡地势平坦,是牧人的天堂, C . 我们用青稞酒和糌粑招待远方的客人 D . 我们这里风景如画,梯田遍布
有关经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经纬线的长度各自都相等    B . 经纬线都是一个个圆 C . 经线指示东西方向  D . 赤道是最长的纬线
唐太宗在位贞观年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民族关系融洽,社会安定,国力增强,被史家誉为“贞观之治”。下列举措有助于形成这一局面的有(    )

①颁布“推恩令”,允许诸侯王把封地分给自己的子弟       ②完善科举制

③重视农业生产,减免租赋,减少劳役 ,减轻农民负担      ④对少数民族一视同仁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下面是一个七年级学生丽丽周日的生活记录:

07:00

听闹钟起床

07:30

去家附近的公园进行锻炼

08:00

开始做作业

13:00

步行去少年宫的兴趣班补习

15:00

下课后去百货商场给妈妈买生日礼物

18:30

晚餐后和爸爸、妈妈去电影院看电影

  1. (1) 在丽丽周日一天的活动过程中,她可能需要遵守哪些规则?
  2. (2)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们为什么要遵守规则。
世界上最大的平原和最长的山脉分别是(    )
A . 西西伯利亚平原和喜马拉雅山脉 B . 亚马孙平原和落基山脉 C . 亚马孙平原和安第斯山脉 D . 东欧平原和阿尔卑斯山脉
1945年,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这一年属于    (    )  

A . 19世纪40年代 B . 19世纪50年代 C . 20世纪40年代 D . 20世纪50年代
与马克思共同创立马克思主义的是(    )
A . 哥伦布 B . 克伦威尔 C . 恩格斯 D . 斯蒂芬森
在烽火狼烟中,各方力量紧紧拧成一股绳,为国家的命运而奋斗。 

 材料一: 

 

 材料二: 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  策……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 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寇深矣! 祸亟矣! 同胞们,起来,一致的团结啊! 

 ——《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1937 年 7 月 15 日) 

 材料三: 1937 年 7 月 1 6 日,蒋介石呼吁国际联盟及九国公约的签署国家介入调停……为 避免激恼日本,美国国务卿赫尔甚至停止交运中国政府已购买的轰炸机。 

 ——《蒋介石与现代中国》 

 材料四: 我三大盟国(中、美、英) 此次进行战争之目的,在于制止及惩罚日本之侵略…… 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东北四省、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 

 ——《开罗宣言》(1943 年 12 月 1 日)

 材料五:(近代以来) 一次次的斗争,都不幸地以失败告终,中国人民复兴中国的梦始终未 能实现……可以说,抗日战争的胜利完成了近代中国从“沉沦”到“上升”的转变,复兴中 国的梦想开始成为现实。 

 ——《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 · 民国卷》   

  1. (1)  读年代尺,序号①②③是中国抗日战争的标志性事件,请分别写出事件的名称。 
  2. (2)  联系材料二,分析这一宣言的发布对国内局势的影响。 
  3. (3)  根据材料三、四,说明美国对日本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发生 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4. (4)  为什么说“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枢纽”? 请结合近代中国的社会状况予以 分析。 
提出“人民主权”思想的是(  )​

A . 伏尔泰 B . 孟德斯鸠 C . 卢梭 D . 黑格尔
电力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下列最能体现其重要内容的发明是(  )

A . B . C . D .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这是古人对一项历史工程的赞颂。它是 (    )       

A . 长城 B . 都江堰 C . 大运河 D . 赵州桥
捷克斯洛伐克作家哈谢克在小说《好兵帅克)中描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两大军事集团疯狂厮杀的场面。下列战役,为该小说描述“疯狂厮杀的场面”提供了素材的是(  )  
A . 诺曼底战役 B . 莫斯科保卫战 C . 凡尔登战役 D .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