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

初中 科学

壁虎是一种常见的爬行动物,其生殖方式是  (选填“胎生”或“卵生”)。它的脚底有“吸盘”,能在墙上“行走自如”。 当壁虎紧贴在竖直的墙壁上静止不动时,它所受的重力与 是一对平衡力。

如图所示是“多功能组合式太阳能房”中的太阳能积热墙.在墙上用胶粘一层黑炉渣,在外面安装双层玻璃.黑墙能吸收太阳的辐射热,与玻璃之间形成了空气加热系统,这个系统上下有两个管子与室内相通.


  1. (1) 屋里(选填“冷”或“热”)空气下沉从下面的管子进入系统,(选填“冷”或“热”)空气上升通过上面的管子回到屋内.

  2. (2) 墙外面双层玻璃的主要作用是        

    A . 隔热 B . 屏蔽磁场 C . 挡光 D . 绝缘
  3. (3) 在炎热的夏季,应  (选填“关闭”或“开启”)空气加热系统,请写出一种简易可行的关闭方法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甲图中电压表测量的是用电器的电压,乙图中电压表测量的是用电器的电压。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下列关于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  )

物质

X

Y

Z

Q

反应前质量/g

20

2

1

37

反应后质量/g

待测a

32

待测b

12

A . a的取值范围:0≤a≤16 B . 该反应类型一定属于化合反应 C . 当a=15时,物质Z在反应中起催化作用 D . 当b=l时,反应中X、Q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为1:5
下列地区,冬季多雨,夏季少雨的地区是(   )

A . 华北平原 B . 非洲刚果盆地 C . 地中海沿岸 D . 亚马孙河流域
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1. (1) 写出图中字母A所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称
  2. (2) 写出图中字母H所表示的基本地形是
  3. (3) E、F两地图上距离为2厘米,实际距离为
  4. (4) D和M两处不可能形成河流的是;理由是
如图所示,是小强和小华两位同学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实验时连接的电路.其中,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不能超过2.5V,通过的电流不得超过0.3A;滑动变阻器标有“20Ω、1A”字样.

  1. (1) 滑动变阻器上标着“20Ω、1A”的含义是
  2. (2) 小强同学正准备闭合开关实验时,小华同学发现实验电路连接存在错误或不恰当之处,及时阻止小强的操作.请你指出电路连接的错误或不恰当之处:

    a.

    b.

    c.

下列水果中,酸性最强的是(    )
A . 柠檬pH=2.3 B . 草莓pH=3 C . 菠萝pH=4.1 D . 木瓜pH=5.5
 太阳能汽车在行驶中无需燃料,仅靠阳光就能实现行驶,速度可达40km/h.太阳能属于 能源(填“一次”或“二次”).该车在1.5h内通过的路程为 km.

母亲怀孕期间,如果抽烟喝酒,就会影响到胎儿的健康,原因是(    )
A . 母亲的行为会被胎儿模仿 B . 烟酒中的有害物质会通过胎盘和脐带到达胎儿体内 C . 这些物质会通过母亲的食道进入胎儿体内 D . 有害物质会通过母亲的血液输送到胎儿体内
在4P+5O2 2P2O5的反应中表示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了;若从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原子、分子个数比来看表示:个磷原子与氧分子生成了个五氧化二磷分子;从它们的质量比来看表示:份质量的磷跟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

 在测定标有3.8V的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中,电源电压为6V,小灯泡的电阻约为10Ω,电流表(量程:0~0.6A、0~3A)、电压表(量程:0~3V)、开关、滑动变阻器各一个,导线若干.

  1. (1) 根据实验要求把图1中的实验电路连接完整;

  2. (2) 开关闭合前,应将滑片P调至  端;

  3. (3) 闭合开关后,发现灯不亮,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则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4. (4) 排除故障后,移动滑片P,使电压表的示数为 2.2 V时,小灯泡恰好能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2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W(保留两位小数)

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1.7

2.2

7.9

1.8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6.6

0

1.8

  1. (1) 反应后 A 的质量为g,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2. (2) 该反应中D(填“一定”、“不一定”)起催化剂的作用。
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 . 高速公路两侧安装透明板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 . 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见声音 D . 人们根据音调来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
七年级(2)班的研究性学习小组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人的脉搏与运动有什么关系?”针对这一问题,他们提出两种猜想:

姓名

安静状态

跳绳后

100米跑步后

小媚

82

123

138

小亚

80

127

142

小文

77

124

136

小亭

78

121

134

A.脉搏快慢与运动有关;

B.脉搏快慢与运动无关。

究竟哪一种猜想是正确的呢?该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对4位同学在安静状态、跳绳后、100米跑步后,分别测定他们在1分钟内的脉博的次数,测得数据如右上表。

  1. (1) 上述实验用到的基本测量工具有
  2. (2) 对有上表中的数据进行归纳分析,你支持哪一种猜想? (填“A”或“B”).
  3. (3) 通过实验,若实验结果与你的假设不符合时,则应该(  )

    A.修改结果,使结果与假设相符

    B.修改假设,重新进行实验

    C.修改实验过程,使结果与假设相符

  4. (4) 把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进行排序:①合作与交流  ②制订计划   ③建立猜测和假设  ④提出问题 ⑤检验与评价   ⑥获取事实与证据。正确的步骤应该是:(用序号表示)。
  5. (5) 王老师在课堂上发现一位同学精神不振且很疲劳、脸色绯红,同时伴有咳嗽,于是她估计该同学可能在发烧,要求该同学测量体温。上述信息中,从探究的角度上讲,老师的“估计”属于,“要求该同学测量体温”属于
如图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 (1)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经过A系统消化吸收进入血液后,最先到达心脏四腔中的
  2. (2) 氧气通过B系统进入血液后运输到组织细胞,代谢产生的大部分废物进入D系统,依次经过③④后形成尿液排出体外,其中③代表的生理过程是
小陈同学用天平测物块时,加减砝码的步骤为:100克↓、50克↓↑、20克↓、10克↓、5克↓(“↓”表示放入砝码,“↑”表示拿掉砝码),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   )
A . 若天平已平衡,测得物体的质量是 135 克 B . 若天平已平衡,测得物体的质量是 185 克 C . 若将这个物块送到月球上,质量会变小 D . 若加减砝码后天平还不平衡,要调节平衡螺母

下列符号分别代表大雨、冰雹、霜冻和雾等四种现象,其中主要通过凝华形成的是(   )

A . 大雨 B . 冰雹 C . 霜冻 D .
生物体由小长大,是与细胞的生长、 和分化分不开的.

上联“树影横江,鱼戏枝头鸦踏浪”;下联是“山色倒海,龙吟岩畔虎眠滩”。此对联妙趣横生,意境深远,包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

A . 上联中的树影是虚像,鱼是物 B . 上联中的树影是实像,鱼是虚物 C . 下联中山色是由光的反射产生 D . 下联中山色是由光的直线传播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