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

初中 科学

对下图所示实验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图:探究土壤中是否含有有机物的实验中,实验前应先将实验用的土壤充分干燥 B . 乙图: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某生物叶的下表皮时,观察到表皮细胞a中含有叶绿素 C . 丙图:将刚摘下的叶片放入70 ℃的热水中,发现叶片表面下表皮的气泡比上表皮的气泡多,说明叶片下表面产生的氧气多 D . 丁图:用放大镜观察椴树枝条的横切面,c处为质地坚硬的木质部
解决下列问题与生物学的发展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    )


A . 磁悬浮列车 B . 环境污染 C . 人口剧增 D . 粮食短缺  
 在pH=2的溶液中,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的是(  )


A . K+、OH、NO3 B . NH4+、Cu2+、Cl C . Ca2+、CO32、Cl D . K+、Na+、SO42
超市卖的纯碱产品中往往含有少量的氯化钠(不含其他杂质),某科学小组的同学通过实验来测定某品牌的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他们取了8g该纯碱样品,在烧杯中配制成54g溶液,再向其中逐滴滴入10%的氯化钙溶液,测得滴入氯化钙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纯碱属于 (选填“酸”“碱”或“盐”)。
  2. (2) 反应开始前,向样品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呈色。
  3. (3) b点时,烧杯中所得溶液的溶质是。(填化学式)
  4. (4) 至恰好完全反应时,计算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研究生命的起源可以通过科学的推测进行,那么科学的推测不包括(    )
A . 确凿的证据 B . 凭空的想象 C . 严密的逻辑 D . 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实验室现有一瓶含少量水的碳酸氢铵样品,为测定其中碳酸氢铵的质量分数,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该装置气密性良好,装置B、C中所装药品分别为浓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均足量;碱石灰是固体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已知: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H4HCO3 NH3↑+H2O↑+CO2↑,NH3能被酸溶液吸收。

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I.打开弹簧夹,对装置A通一段时间的氮气;

II.把装置A连接上装置B、C、D,关闭弹簧夹,给碳酸氢铵样品加热;

III.当样品反应完全,……,再停止加热,直到玻璃管冷却;

Ⅳ.实验完毕,测得装置B、C中药品的质量分别增加了m1、m2

Ⅳ.根据实验数据m1、m2算出该样品中碳酸氢铵的质量分数。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装置D的作用是
  3. (3) 步骤III中,“……”表示的操作是
  4. (4) 该样品中碳酸氢铵的质量分数的表达式为 (用包含m1、m2的代数式表示)。
“雪碧”是一种无色的碳酸饮料,将少量“雪碧”滴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然后再加热,溶液的颜色变化情况是(   )
A . 变红 B . 先变红后变紫 C . 先变无色后变红 D . 先变蓝后变紫
某同学探究了种子萌发过程中种子质量和所在密闭容器中温度的变化,结果见下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2小时前种子质量(g)

现在种子质量(g)

2小时前的温度(℃)

现在的温度(℃)

甲组:萌发的种子

30

25.5

26

32

乙组:煮熟的种子

30

29.7

26

26

A . 乙组种子不进行呼吸作用,在该实验中起对照作用 B . 甲组种子质量减少是由于呼吸作用分解了有机物 C . 甲组容器中温度上升是由于呼吸作用释放了热量 D . 实验结果说明种子萌发阶段呼吸作用强于未萌发的种子
在标准大气压下,某同学将冰块放入空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测得易拉罐中冰与盐的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 ℃,实验时易拉罐的底部有白霜生成。对于这一实验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 盐使冰的熔点低于0 ℃,白霜的生成属于凝华现象 B . 盐使冰的熔点高于0 ℃,白霜的生成属于凝华现象 C . 盐使冰的熔点低于0 ℃,白霜的生成属于凝固现象 D . 盐使冰的熔点高于0 ℃,白霜的生成属于凝固现象
某同学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是“探究影响细菌生长繁殖的因素”。他在培养细菌的过程中,发现在某种细菌(记作R)的周围,其他细菌的生长繁殖受到抑制。他把R细菌接种到专门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一段时间后,他除去R细菌,用该培养基再培养其他细菌,结果其他细菌仍然不能在这个培养基上生长和繁殖。根据以上材料,你认为在R细菌的周围其他细菌不能生长和繁殖的可能原因是(     )

A . R细菌产生了不利于其他细菌生存的物质 B . R细菌更容易吸收培养基中的物质 C . R细菌占据了其他细菌的生存空间 D . R细菌吞噬了其他细菌
现有一瓶敞口放置在空气中的NaOH固体,欲知其组成成分,取样品9.3克向其中逐渐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产生气体的质量与加入稀盐酸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试回答:

  1. (1) 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为克。
  2. (2) 所用稀盐酸溶质质量分数为
  3. (3) 求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精确到0.1%)
每年秋天小明都会感到眼睛水汪汪而无法视物,经医生检查后认为这是由于他对豚草植物的花粉过敏,你猜测豚草是(   )
A . 高大的植物 B . 会分泌植物杀菌素 C . 风媒传粉 D . 虫媒传粉
在自主学习探究过程中,某同学利用带拉环的吸盘 ,固定在墙上的平面镜、水、刻度尺来测量大气压强的大小,具体实验步骤是:①用刻度尺测出吸盘的直径,算出吸盘平面面积为 10 厘米 2;②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吸盘自身的重力 0.5 牛;③将吸盘沾水湿润后,压在平面镜上,排尽吸盘内空气;④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吸盘,直至恰好脱落, 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95 牛;⑤记录整理数据;⑥算出大气压的值,分析实验结论。实验装置如图甲。请结合你所学的知识分析:

  1. (1) 上述实验步骤中,哪一步是多余的?
  2. (2) 根据该同学的实验数据,计算得到的大气压强等于帕。
  3. (3) 在实验时,如果拿一个吹风机对着吸盘外侧自上而下吹冷风,如图乙,则弹簧测力计示数(填“大于”“小于”或“等于”)95 牛。
取四朵用石蕊试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进行以下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实验

①喷洒稀盐酸

②喷洒水

③放入干燥CO2

④喷水后放入CO2

花的颜色

红色

紫色

紫色

红色

A . ①说明酸溶液可以使石蕊变红 B . ②说明水不能使石蕊变色 C . ②④对比说明水在石蕊变色过程中不发挥任何作用 D . ②③④对比说明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生成了新物质
某魔方兴趣小组在学习了“电磁感应”等知识后,提出了“魔方充电宝”的构想,如图甲所示。在“魔方充电宝”内部中心里嵌入导体金属丝,利用小方块转动时导体切割磁感线来产生电能并把电能储存在电池中,利用如图乙所示装置探究“魔方充电宝”的工作原理:

  1. (1) 利用此装置探究感应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和切制磁感线方向之间的关系,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记

    录如下:

    实验序号

    磁场方向

    导体切割磁感线方向

    电流表指针偏转方向

    向下

          向右

    向左

    向上

          向右

          向右

    向下

    向左

          向右

    向上

    向左

    向左

    在上述四次实验中,比较①②两次实验,可知感应电流方向与有关;比较两次实验,可知同时改变磁场方向和切剖磁感线方向则感应电流方向不变。

  2. (2) 在探究中还发现导体AB在磁场中水平向左(或向右)运动速度越大,电流表的指针偏转角度较大,说明感应电流的大小与有关。
  3. (3) 魔方转动时小方块类似于一个个独立的线圈,将魔方连接上灵敏电流计。慢慢转动,观察到灵敏电流计的指针(选填“左右摆动”或“向一侧摆动”)。这表明该发电机模型发出的电是(选填“交流电”或“直流电”)。
若压力为F,横截面积为S时,压强为P,那么(  )

A . 当压力变为2F、横截面积变为2S时,压强变为2P B . 当压力变为、横截面积变为时,压强变为 C . 当压力变为2F、横截面积变为时,压强变为 D . 当压力变为、横截面积变为2S时,压强变为
如图是中国自主研制的世界上最大起重机“宏海号”龙门吊新可吊起22000吨的重物。它主要由主梁和支架构成,可以提升和平移重物,下图左是其工作示意图。在重物由主梁右端缓慢移到左端的过程中,左支架对主梁的支持力F与重物移动距离s的关系图象是(   )

A . B . C . D .
已知盐酸是HCl气体溶于水所形成的溶液。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并检验其性质的实验中,如果用浓盐酸代替稀盐酸,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往往看不到溶液变浑浊的现象。现有一同学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却看到了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 (1) 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 (2) B装置的作用是。实验后向B中滴入石蕊溶液可看到的现象是

如图所示,粗细、长短都相同的铜丝和铁丝分别连入电路中,闭合开关后,观察到电路中小灯泡的亮度不同,这个现象说明了 .


如图是皮球落地后弹跳过程中,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所拍摄的照片.A、B是同一高度的两点,则A点的重力势能 B点的重力势能;A点的动能 B点的动能(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此过程中皮球的机械能(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