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

初中 科学

杂交优势:的现象,如雄 和雌 交配可得到更加健壮有力的  。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是我国科学家

19世纪末,英国物理学家瑞利在研究中发现,从空气中分离得到的氮气的密度与从含氮物质中制得的氮气的密度有0.0064千克/米3的差异。他没放过这一微小的差异,又与化学家拉姆塞合作,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终于在1894年发现了空气中的氩气。下列认识中错误的是(    )

A . 氩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极不活泼的气体 B . 瑞利从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是纯净物 C . 科学研究是非常严谨的,不能放过微小的差异 D . 从含氮物质中可以制得纯净的氮气
工业上煅烧石灰石制取生石灰,建筑业上利用生石灰与水反应制得熟石灰用以抹墙,熟石灰吸收空气的二氧化碳气体后变成坚硬的石灰墙,这些过程中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依次为:

晓霞为了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进行了如下操作并得到了相关结论.

  1. (1) 如图所示,让太阳光正对着凸透镜照射,把光屏置于另一侧.改变光屏与凸透镜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测得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2. (2) 将蜡烛、透镜和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并使烛焰、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

    按要求进行观察和测量,并将观测情况记录在下表中.

    实验序号

    物距u/cm

    像距v/cm

    像的性质

    1

    30

    15

    a

    2

    20

    20

    倒立、等大的实像

    3

    15

    b

    倒立、放大的实像

    4

    6

    /

    正立、放大的实像

    在表中空格内填写的相应内容是:ab 

    当烛焰从远处靠近透镜时,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  透镜(填靠近远离).

“全碳气凝胶”是浙大科学家发明的一种新材料,其构造类似于海绵,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是世界上最轻的材料之一。由此可知它是 (   )
A . 密度小的导体 B . 密度小的绝缘体 C . 密度大的导体 D . 密度大的绝缘体

下图 是水的电解实验.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    )


A . 观察水分解的现象 B . 研究水分解产物的性质 C . 探究水分解的条件 D . 验证水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
小丽为确认所回收易拉罐的主要成分是铝还是铁,剪取金属片打磨后,设计了以下方案的进行检验,放入以下溶液中,根据实验现象判断正确的是(     )
A . 盐酸,有气泡生成,为铝 B . 氯化铝溶液,有白色金属生成,为铁 C . 硝酸锌溶液,有金属生成,为铝 D . 硫酸铜溶液,有白色金属生成,为铁

 化学活动课上,老师给同学们表演了一个“水能生火”的魔术(如图所示),他将包有过氧化钠(Na2O2)粉末的脱脂棉放在石棉网上,向脱脂棉上滴了几滴水,脱脂棉立刻燃烧起来.通过查阅资料可知,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的产物只有两种,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

 


  1. (1) 从燃烧的条件分析可知,过氧化钠(Na2O2)和水发生反应生成了可以支持燃烧的物质,反应  (吸收”或“放出”)大量的热.

  2. (2)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推测另一种产物必含的元素是 .

  3. (3) 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磁悬浮地球仪是使用磁悬浮技术的地球仪,它无需转轴穿过球体便可悬浮于空中,给人以奇特新颖的感觉和精神享受。磁悬浮地球仪的球体中有一个磁铁,环形底座内有一金属线圈,通电后相当于电磁铁。金属线圈与球体中的磁铁相互(吸引、排斥),使球体受力(平衡、不平衡),从而悬浮于空中。磁悬浮地球仪是利用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的电流的效应工作的。当要让磁悬浮地球仪停止工作时,在“拿开球体”和“切断电源”之间应先

如图所示,O为杠杆的支点,A点挂一重物,为使杠杆在图示位置平衡, 若在C点施加一个力并使该力最小,该力应沿(   )

A . CM方向 B . CN方向 C . CP方向 D . CQ方向
多数情况下,要统计一个生物种群的准确数量几乎是不可能的。标志(记)重捕法是生态学家确定生物种群数量时常用的一种方法: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中,捕获一部分个体(M)全部进行标记后释放,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中标记个体数(m)占总捕获数(n)的比例,估计种群的数量(N)。

I.某研究机构对我国北方草原一种主要害鼠—布氏田鼠进行了调查。调查样方总面积为2hm,1hm=10000m2。随机布设100个鼠笼,放置1夜后,统计所捕获的鼠数量、性别等,进行标记后放归;3日后进行重捕与调查,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如下表。

捕获数/只

标记数/只

雌性个体数

雄性个体数

初捕

32

32

14

18

重捕

36

4

18

18

  1. (1) 假定重捕取样中标记比例与样方总数中标记比例相等,写出样方中种群总数(N)的计算公式
  2. (2) 该草地布氏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为只/hm。事上田鼠在被捕过一次后更难捕捉,上述计算所得的平均种群密度与实际种群密度相比可能会偏
  3. (3) 在上述调查的同时,还对样方中布氏田鼠的洞口数进行了调查(假设样方中只有这一种),平均每100m2有3.6个洞口,洞口数与田鼠数的比例关系为
  4. (4) Ⅱ.某地曾是著名的鱼米之乡,植物生长茂盛,土壤动物种类繁多。后来,由于上游地区一农药厂的污染废水排入河流,造成该地农田土壤环境持续恶化。为了调查污染废水对农田土壤动物类群的影响,在受污染河流一侧不同距离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见下表。
    表:距污染河流不同距离土壤动物类群和个体数

    离污染河流的距离(km)

    0.1

    0.5

    1.0

    2.0

    4.0

    动物类群数(类)

    20

    23

    37

    50

    58

    动物个体总数(个)

    365

    665

    750

    7983

    24900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土壤动物调查一般不能采用标志重捕法,理由是
  5. (5) 根据上表调查结果可初步得出结论:①;②
为了“探究同一导体的电流与电压关系”,小金同学连接电路(如图甲所示)进行实验并将数据记录在下表中。完成实验后,小李在整理实验器材时发现小灯的玻璃罩变热了。

实验序号

电压(伏)

电流(安)

1

1.1

0.20

2

1.6

0.22

3

2.1

0.26

  1. (1) 按要求用笔线代替导线完成电路连接;
  2. (2) 根据表中数据,可得初步结论是:
  3. (3) 小王看了小金的实验数据后,再对照科学资料上的叙述(如图乙所示),认为小金的实验数据是错的。你认为小王的判定是否合理,请简要说明理由
如图甲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R1是定值电阻,R2由三段材料不同、横截面积相同的均匀直导体EF、FG、GH连接而成,其中一段是铜导体,其电阻可忽略不计,另两段导体的阻值与自身长度成正比,P是与R2良好接触并能移动的滑动触头。闭合开关S将P从H端移到E端时,电流表示数I与P向左移动距离x之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R1为10Ω,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EF段是铜导体 B . 电源电压为12V C . 当电流表示数为0.5A时,x的值为31cm D . 导体GH的阻值为10Ω,导体EF的阻值为5Ω
关于原子、分子、离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B . 分子可以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C .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D . 金属原子失去电子会形成阳离子
用一个准确的弹簧测力计来称物重,先将物体挂在挂钩上,测力计示数为16N;再将测力计倒过来使用,如图所示,则此时测力计上的示数为(  )

A . 等于16N B . 略大于16N C . 略小于16N D . 不好判断
 某同学玩耍时不小心划破了皮肤,他感到疼痛,这种感觉主要是由于皮肤中分布有哪种组织(  )

A . 结缔组织 B . 肌肉组织 C . 神经组织 D . 上皮组织
蚕豆种子具有2片子叶,能为种子萌发提供营养物质。小金想知道Cu2+的浓度和蚕豆种子子叶的完整程度会对种子的萌发产生怎样的影响?于是他进行以下探究:

I.取六个洁净培养皿,分别放入品种相同、大小相近、胚完整的蚕豆种子各50颗。

II.用Cu2+浓度分别为0mg/L、20mg/L、40mg/L、60m/L、80mg/L、100mg/L的等量溶液充分浸泡一段时间。

III.取出蚕豆种子放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培养,每天喷洒等量对应的浸泡液。

IV.7天后,记录各组                          , 并计算出萌发率。

V.另取蚕豆种子300粒,均除去1片子叶后随机平均分成六组,重复上述实验II——IV,记录数据如下表;

子叶完整度

萌发率

Cu2+的浓度mg/L

2片

1片

0

82

81

20

86

86

40

90

89

60

88

87

80

81

83

100

68

65

  1. (1) 将实验步骤IV补充完整
  2. (2) 根据以上实验可以得出,Cu2+的浓度对蚕豆种子萌发的影响是
  3. (3) 小金发现保留1片子叶和2片子叶的萌发率基本相同,于是得出结论:蚕豆种子子叶的完整程度不影响种子的萌发率。但小金认为该实验还不足以支持他的结论,还需要进一步实验,请简述实验思路:.
工业生产的氢氧化钠常含有碳酸钠杂质.为测定某样品中氢氧化钠纯度,某同学称量了m克氢氧化钠样品,设计以下实验.已知装置气密性良好,假设每一步反应都完全。

实验步骤:

①打开弹簧夹a,先对装置A/B/C(已接入)通入空气一会

②关闭弹簧夹a,接上装置D和E,此时D装置的总质量为m1

③打开弹簧夹c,把硫酸滴入样品中,直到B中不再有气泡冒出后,再次测量D装置的总质量为m2

  1. (1) 步骤①中通入空气,可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那么起到主要作用的试剂是。(从图中实验装置中选择)
  2. (2) 根据生成的CO2质量可以计算出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最后求得样品中氢氧化钠的纯度。根据实验中测得的数据,计算出氢氧化钠样品纯度为
  3. (3) 有同学提出应该在AB间接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洗气瓶,CD间接入有无水硫酸铜粉末的U型管,请问他这样改进的目的是
  4. (4) 数据分析后认为测得的结果偏大,造成该误差的原因可能是
请阅读下面的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骨在动物的运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对哺乳动物骨的解剖研究发现,动物体内的长骨结构是由骨膜、骨质、骨髓三部分构成的。骨膜上面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

材料二:有人用家鸽做过这样的实验,把家鸽身体上一段长骨的骨质、骨髓剥离掉,保留完整的骨膜,经过一段时间的喂养,发现家鸽被剥离去掉的那一段长骨又重新长好了。

材料三:白血病患者的造血功能不正常,也就是不能产生正常的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彻底根除白血病需要移植同型的骨髓,恢复身体的造血功能。

  1. (1) 骨膜具有的生理功能:
  2. (2) 骨髓移植能根治白血病的原因:
  3. (3) 当发生骨折时,会感觉到非常疼痛的原因:
  4. (4) 骨折后,对骨的修复起重要作用的是
  5. (5) 我们发现动物的长骨中间是一个腔,里面有骨髓,长骨中间的骨质也非常坚硬。这些特点对于动物的运动具有的影响:
  6. (6) 给你一块骨,请判断它属于组织还是器官?。理由是

2017年春晚,50架DOBBY口袋无人机带来的表演,堪称国内难度最高的室内编队飞行。

DOBBY身形小巧,整机(含电池)质量只有199克,折叠后可放在口袋中随身携带。每架

DOBBY搭载4个功率为10W的电动机,供电电池的容量为970mAh(是指该电池以970mA

电流供电时能持续工作1h),正常工作电压为8V。

  1. (1) 舞台上,若无人机在2秒内能匀速直线上升到8米高的空中,则它飞行的速度是多少?

  2. (2) 在电池无剩余电量的情况下,用额定电压为10V的移动充电宝给该电池充电,30分钟能完成充电,则给该机充电时的电流多大?

  3. (3) 如果充满电后的电池储存的电能90%给电动机供电,无人机能正常工作多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