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

初中 科学

小亮同学参加中考1000米跑体能测试,如图中能分别表示该过程中他体温变化和单位时间内耗氧量变化的曲线是(  )

A . a和c          B . a和d  C . b和c       D . b和d
如图所示是研究“做功与内能改变的关系”的实验,玻璃瓶内装有少量的水,用塞子塞紧,并用气筒往瓶内打气,瓶内压强大到一定程度时,瓶塞就会跳起来。

  1. (1) 在这个实验过程中,你应当注意观察的是(   )
    A . 打气过程 B . 打气时瓶内水的情况 C . 瓶塞跳起的现象 D . 瓶塞跳起的瞬间瓶内出现的现象
  2. (2) 在你认为应当观察的一项中,你所观察到的现象是,这一现象所说明的问题是
我国唐朝的张志和在《玄贞子》中记载了著名的“人工虹”实验:“背日喷乎水,成虹霓之状”。“人工虹”的形成是下列哪种光现象(    )
A . 光的色散 B . 光的直线传播 C . 光的反射 D . 光具有能
下列属于动物组织的是(  )

①上皮组织 ②保护组织 ③营养组织 ④结缔组织

A . ①和③ B . ①和④ C . ②和③ D . ②和④
某科学兴趣小组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重力二个因素是否有关”,设计了如图装置:在水平放置的台式测力计上放质量不计的白纸,再在白纸上压金属盒,右边连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右端固定,左边用手拉白纸。

  1. (1) 为了测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弹簧测力计读数时有什么要求?           
    A . 白纸、金属盒都必须匀速运动 B . 白纸必须匀速运动、要等金属盒停止运动 C . 白纸运动可以不匀速、要等金属盒停止运动 D . 白纸、金属盒都必须停止运动
  2. (2) 探究小组进行了3次实验,记录如下:请根据探究记录回答:
    实验步骤 台式测力计的示数F/N 金属盒重力G/N 弹簧测力计示数f/N
    将金属盒放在质量不计的白纸上,在拉动白纸的过程中读出相关数据 5 5 2
    接步骤①,将质量不计的氢气球系在金属盒上,在拉动白纸的过程中读出相关数据 3 5 1.2
    接步骤②,往金属盒注入适量的沙子,使台式测力计的示数为5N,在拉动白纸的过程中读出相关数据 5 7 2
    要得出摩擦力大小与重力是否有关的结论,应对比步骤
  3. (3) 写出本探究的结论
如图所示,三个规格相同的杯子里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水、盐水和煤油(盐水的密度为1.2×103 kg/m3 , 煤油的密度为0.8×103 kg/m3)。根据杯中液面的位置可以判定 (   )

A . 甲杯是水,乙杯是盐水 B . 甲杯是盐水,乙杯是煤油 C . 乙杯是盐水,丙杯是水 D . 乙杯是水,丙杯是煤油
关于电解水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 正极产生的是一种可燃性气体 B . 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是正极的2倍 C . 负极产生的气体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D . 正极玻璃管内的液面下降的比负极快
为测定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含量,某小组同学在一定质量的样品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利用生成CO2的质量来测定(忽略稀盐酸挥发的影响)。

  1. (1) 小科用图甲装置实验,通过测定反应前后D装置质量的变化来得到CO2质量。为了避免水蒸气对实验的影响,使测量结果更准确,装置C中应装入(填试剂名称)。
  2. (2) 小明用图乙装置实验,通过测定反应前后装置总质量的变化来得到CO2质量。他用碱石灰做干燥剂,请判断这种做法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3. (3) 实验时,正确选择干燥剂后,两装置均可通过左侧导管鼓入某种气体一段时间,来进一步减小误差。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选项

    实验装置

    反应开始前鼓入的气体

    反应结束后鼓入的气体

    A

    氮气

    氮气

    B

    干燥空气

    干燥空气

    C

    氮气

    氮气

    D

    干燥空气

    干燥空气

面包和米饭中含量较多的营养物质是(  )
A . 蛋白质 B . 脂肪 C . 糖类 D . 维生素
很多人喜欢吃腌制的梭子蟹,某人想用 2400 克水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 25%的食盐水溶液来腌制。
  1. (1) 食盐水是一种溶液,其中的溶质是
  2. (2) 若每包食盐的质量为 500g,根据他的想法,至少需要购买几包食盐?
某钢铁厂高炉欲生产200 t含3%杂质的生铁,需要含85%氧化铁的赤铁矿石多少吨?(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某兴趣小组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 (1) 实验开始前,首先在光具座上依次安装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并进行调节,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高度,其目的为了
  2. (2) 实验中,已经在光屏上呈清晰的像,现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右移动一小段距离,为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若保持光屏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应在凸透镜左侧附近安装一个焦距适当的透镜(选填“凸”或“凹”)。
自然界除了水循环和氧循环之外,还有一种重要的物质循环——碳循环。以下是有关碳循环的图解,图中CO2代表二氧化碳,H2O代表水。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中①②分别代表两种重要的生理作用。

    ①代表的是作用;②代表的是作用。

  2. (2) 图中③④分别代表哪类生物?

    ③代表的是;④代表的是

  3. (3) 图中哪类生物不需要从外界获取有机物就能生存?
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

A . 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化学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 . 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则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一定是酸性溶液 C . 饱和溶液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则其它物质也不能继续溶解在该饱和溶液中 D . 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静物,则纯净物一定都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
将100g质量分数为5%的食盐溶液改变成质量分数为10%,则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

A . 加入5g食盐 B . 蒸发掉50g水 C . 加入50g食盐 D . 取出50g溶液即可
下列国际单位中,密度的单位是(   )
A . 千克(kg) B . 秒(s) C . 米/秒(m/s) D . 千克/米3(kg/m3
子宫肌瘤是威胁女性健康的一种疾病,因此病而摘除子宫的女性(   )
A . 不产生卵细胞,第二性征不变,无生育能力 B . 产生卵细胞,第二性征改变,有生育能力 C . 不产生卵细胞,第二性征改变,有生育能力 D . 产生卵细胞,第二性征不变,无生育能力
如图甲,电源电压为 6 V,L1 的额定电压为 3 V,L2 的额定电压为 2 V。通过两个灯泡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乙所示。闭合开关后,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至中点时, L1 正常发光,L2 不损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L2的额定功率为 0.3 W   B . L1的额定功率为0.45W C . 此时通过电路的电流为 0.1 A   D . 此时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是 3 V
在弹簧下端挂一个塑料筒,筒下面吊一个大理石块,记下弹簧伸长后到达的位置o,如图甲所示,取一个溢水杯,杯内装满水。把大理石块全部没入水中,水被排到溢水口旁的小杯中,大理石块受到浮力,弹簧的伸长量变小,如图乙所示,然后把小杯中的水全部倒入弹簧下的小筒中,弹簧又伸长到原来的位置o,如图丙所示。

  1. (1) 此实验乙图中弹簧的伸长量变小的原因是:
  2. (2) 从这个实验你能得到的结论是:
  3. (3) 用公式表述上题中的结论:
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一组同学提出了4种猜想。

小华: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

小红: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有关。

冬冬:浮力大小与物体所受的重力有关。

玲玲:浮力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他们找来了体积相同的A、B两块实心金属块、弹簧测力计、一杯水、一杯盐水、细绳等仪器。按照图中所示规范地完成了实验,记录了如表所示的实验数据。

次数

金属块

物体重力(牛)

液体密度

克/厘米3

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厘米3)

测力计的

示数(牛)

1

A

5

1.0

20

4.8

2

A

5

1.0

60

4.4

3

A

5

1.0

100

4.0

4

A

5

1.2

100

5

B

3

1.2

100

1.8

  1. (1) 根据表格中实验数据,可知A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为60厘米3时,物体A所受浮力大小为牛;表格中标有“△”的位置的数据应该是
  2. (2) 为了验证冬冬同学的猜想,他们选择了第次实验数据,他们发现浮力大小与物体所受的重力(填“无关”或“有关”)。
  3. (3) 要验证玲玲的猜想,同学们又找来了一块橡皮泥,他们把橡皮泥捏成不同形状,先后放入水中,发现有的漂浮在水面上,有的下沉。他们由此得出结论: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请指出他们实验方法的错误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