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

初中 科学

将下列物质同时加入到水中,能大量共存且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A . FeCl2、NaCl、KNO3                     B . CaCl2、HCl、NaNO3 C . K2CO3、Mg(NO32、NaOH D . KOH、NaCl、(NH42SO4

如图所示接入电路的甲、乙、丙、丁四盏灯,其中亮度最暗的是(   )

A . B . C . D .
小西发现严冬季节水缸里的水结冰了,但腌菜缸里的盐水却没有。小西猜想,水中加入别的物质后,一定会对水的凝固点产生影响。为了验证这一猜想,他将一些盐放入水中,并把盐水用容器盛好放入冰箱,研究盐水的凝固过程。每隔一定时间,小西就观察盐水状态、测出温度,并将凝固过程记录的温度数据画成了凝固图像如图甲所示。

  1. (1) 从图像中可以看出盐水的凝固过程用了分钟。
  2. (2) 从图像中得到晶体的液态物质在凝固时的温度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 (3) 盐水的凝固点为℃。实验验证了小西的猜想,因为与水相比,凝固点变了(填“高”或“低”)。
  4. (4) 实验中小西同学发现盐水凝固时间较长,在不改变原来实验装置的情况下,请你告诉他一种缩短盐水凝固时间的方法:
  5. (5) 如果将一个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盐冰水混合物中,如图乙所示,试管中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填“变多”、“变少”或“不变”)。
花生具有独特的开花结果方式,在很多地方被称为落花生,根据它的这一特殊性,花生适合生活哪类土壤中?( )

A . 壤土类土壤 B . 粘土类土壤 C . 砂土类土壤  D . 三者都适合
雄性三刺鱼的腹部到了繁殖季节会呈现出鲜艳的红色,实验人员在活鱼前摆设了几种模型,实验的结果如表所示.你认为引起鱼的攻击行为的结论是(   )

雄性三刺鱼的攻击行为

模型特征

攻击频率

鱼形、无红腹

鱼形、红腹

底部有红色条纹的蜡块

A . 当一条鱼认出另一条鱼时,会表现出攻击行为 B . 鱼看见任何外来物体时都会表现出攻击行为 C . 当鱼认出红腹时会表现出攻击行为 D . 鱼的攻击行为不受外界因素影响
小金在坐长途汽车时,为了防止晕车,妈妈不停地和他聊天,分散注意力,以减弱晕车的症状。请根据以上信息,结合所学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 (1) 晕车主要是由于图中(填字母)区域的前庭特别敏感导致的。
  2. (2) 妈妈讲话的声音会引起小金耳朵B区域的振动。
  3. (3) 小金哪怕闭眼也能分辨出妈妈的声音,主要是由于妈妈声音的有别于他人。
  4. (4) 若妈妈讲话时突然提高音调,则是由于她的声带振动的增大所致。
 玉米是一种雌雄同株的植物,其顶端开雄花,中部开雌花.玉米的生命周期包括种子萌发、生长、开花、结果和死亡等阶段.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玉米种子中贮存营养物质的主要结构是 .

  2. (2) 玉米种子萌发时吸水膨胀,胚根首先突破种皮形成根, 发育成茎和叶,长成幼苗.

  3. (3) 在玉米生长的过程中,根部吸收的水除一小部分供玉米的生命活动利用外,绝大部分用于玉米植株的 作用.

  4. (4) 玉米花的传粉需要 作为媒介.

  5. (5) 玉米的籽粒是由雌蕊中的 发育而成.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铜锌合金样品中锌的含量,称取样品20克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50克稀硫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为69.8克,求:
  1. (1) 样品中锌的质量为多少?
  2. (2) 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和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保留到0.1%)
模型可以反映客观现象,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

  1. (1) 图甲是二氧化碳的化学式“CO2”所表达信息的模型。请写出其中的②所表达的信息: 
  2. (2) 图乙为叶表皮上的一个气孔的模型,①是保卫细胞,②是气孔,它正处于张开状态,气孔张开原因是:。保卫细胞内含不同于一般表皮细胞的结构是
  3. (3) 如图所示,桃树树干上的裂口,雨后会有树胶渗出,凝固后称为桃浆。桃浆性微寒,清凉去火能美容,营养价值较高。桃浆的主要组成为半乳糖、鼠李糖、α-葡萄糖醛酸等。

    ①从物质组成的角度看,桃浆属于(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②树胶在植物的茎内是通过运输的。

小柯在一根一端密封的空心玻璃管下端绕上一段细铁丝,制成一支自制密度计,用它来测量液体密度,测量过程中杯内液体总量没有变化。

(1)当密度计在杯中漂浮时,液面高度在A处(如图甲)。此时,密度计受到的浮力      重力(选填“<”、“=”或“>”)。

(2)使用中,小柯发现细铁丝很容易滑落,于是他改变这段细铁丝的形状,并把铁丝置于玻璃管内,再次测量同一杯液体密度(如图乙),杯中液面将     (填“上升”、“下降”或“仍在A处”)。

如图所示是直流电动机的模型,闭合开关后线圈顺时针转动,现要线圈逆时针转动,下列方法中可行的是(    )

A . 只改变电流方向 B . 只改变电流大小 C . 换用磁性更强的磁铁 D . 对换磁极同时改变电流方向
如图所示为Y与X的关系,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Y与X的关系不符合该图像的是(  )

A . 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I(Y)与导体电阻R(X)之间的关系 B . 机车发动机功率一定时,机车速度V(Y)与牵引力F(X)之间的关系 C . 心脏的心动周期T(Y)与心率f(X)之间的关系 D . 在一定的液体中,液体压强p(Y)与液体深度h(X)之间的关系
小明发现电脑是利用风扇来降温的,他想知道风扇产生的空气流动强度与哪些因素有关。他猜想可能与风扇的扇叶宽度、扇叶长度、扇叶倾斜角度都有关系。为此他制作了几个不同的小风扇,并用一个转速为300转/分的电动机分别带动这几个风扇转动,去吹动同一位置的同一纸片(下图所示)。下表为实验记录的数据:

序号

扇叶宽度/cm

扇叶长度/cm

扇叶倾斜角度θ

纸片被吹起的角度α

1

3

7

30°

30°

2

2

7

30°

20°

3

3

4

30°

20°

4

3

7

45°

40°

  1. (1) 实验中,小明是通过观察来知道风扇产生的空气流动强度的。

  2. (2) 他在分析空气流动强度与扇叶长度的关系时,应选用序号为的两次实验数据。

  3. (3) 根据序号为1、2的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风扇产生的空气流动强度与 有关。

  4. (4) 小明的父亲对他说:“生活中电风扇转动的速度都比较快,因此空气流动强度应与风扇的转动速度有关。”针对这个猜想,请你帮助小明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加以验证

如图,一小车从斜面滑下后,先后经过了AB、BC区域(AB铺设了毛巾、BC铺设了玻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由于小车受到惯性作用,它才能经过AB,BC 区域 B . 小车在AB 区域的平均速度大于在BC 区域的平均速度 C . 进入BC 区域,小车的重力和小车受到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 . 在斜面上时,小车受到的重力和斜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现有Na、O、S、H四种元素中,请选用其中一种或几种元素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式(各写一个)
  1. (1) 盐
  2. (2) 酸
  3. (3) 碱
生活中人们常说“铁比棉花重”,其实质是指(   )
A . 铁的质量比棉花大 B . 铁的体积比棉花大 C . 铁的密度比棉花大 D . 我看都有道理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水是人类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源,我们既要研究水的组成,又要合理的利用和保护水资源。

  1. (1) 如图甲是电解水实验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实验中A试管内产生的是氧气,B试管内产生的是氢气 B . A,B试管中产生的气体质量比为2:1 C . 水在通电时产生了氢气和氧气,因此水中含有氢气和氧气 D . 该装置中通的是直流电
  2. (2) 如图乙中a、b、c表示电解水时反应实质的微观示意图,其正确顺序是
  3. (3) 在做电解水实验时,往往在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或者氢氧化钠溶液,其目的是增强水的导电性,加快反应速度。若用质量分数为25%的氢氧化钠浓溶液配制80g质量分数为2%的氢氧化钠稀溶液,则需要质量分数为25%的氢氧化钠浓溶液多少克?
用手电筒照射地球仪,同时按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则该实验可以模拟(    )

A . 地壳变动 B . 四季变化 C . 昼夜交替 D . 地球公转
图甲为某款可调节亮度的台灯,图乙为其用于调光的电位器(变阻器的一种)结构图,a、b、c是它的三个接线柱,a、c分别与弧形电阻丝的两端相连,b与金属滑片相连,转动旋钮,滑片在弧形电阻丝上滑动即可调节灯泡亮度,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电位器与灯泡是并联的 B . 电位器是通过改变导体粗细来改变阻值的 C . 若只将a、c接入电路,顺时针转动旋钮时灯泡变暗 D . 若只将b、c接入电路,顺时针转动旋钮时灯泡变亮
关于近视和远视的成因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为近视眼,可佩戴凹透镜矫正 B . 乙为近视眼,可佩戴凸透镜矫正 C . 甲为远视眼,可佩戴凸透镜矫正 D . 乙为远视眼,可佩戴凹透镜矫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