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中考 

初中 语文

阅读下面文章,然后完成小题。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节选自《唐雎不辱使命》)
(1)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
①秦王怫然怒                       ②公亦闻天子之怒乎              
③秦王色                           ④长跪而之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②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3)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时,为什么要引出专诸、聂政、要离行刺的故事?

  1. (1) 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
    ①秦王怫然怒                 ②公亦闻天子之怒乎  
    ③秦王色                    ④长跪而 

  2.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②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3. (3) 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时,为什么要引出专诸、聂政、要离行刺的故事?

填空。

①“慧骃国”中供马驱使的畜生是

②格列佛在的帮助下,建成了一艘印第安式的小舟,离开了慧骃国。

③在大人国里,居民身高米、麦子也有十多米小花猫比大三倍。

       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难免会发生一些事情,这些事情或让你高兴、欣慰,或让你伤心、沮丧,或让你失望、后悔……请依据上述提示(不限于此范围),结合自己的切身体验,将题目补充完整。

题目:这件事真让我__________

作文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结合语境补写句子,使其与前面语句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

    因为天空广阔,鸟儿才可以自由飞翔;因为草原广袤,牛羊才可以闲庭信步;。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无私的包容。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胡主席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精辟地告诉人们该以什么为荣,该以什么为耻?言简意赅,寓意深刻。 B . 我吓了一跳,心里想:“谁在这里打我的埋伏?是爸爸?要不就是那位尖眼睛的女老师?” C . 奥运志愿者大多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他们充满朝气,具有奉献精神。 D . 《敬业与乐业》节选自《饮冰室合集·敬业与乐业》。(中华书局1936年版)
结合具体语境,解释并品赏下列句中的词语。

①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尾巴,显得格外漂亮。

衬:

②它们是十分警觉的,只要有人稍微在树根上触动一下,它们就从窝里跑出来,躲在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

触动: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何晏七岁,明慧若神,魏武奇爱之,以晏在宫内,因欲以为子。晏乃画地令方①,自处其中。人问其故,答曰:“何氏之庐也。”魏武知之,即遣还外。

张吴兴八岁,齿亏,先达知其不常,故之曰:“君口中何为开狗窦?“张应声答曰:“正使君辈从此中出入。”

谢仁祖年八岁,谢豫章将②送客。尔时语已神悟③,自参上流。诸人共叹之,曰:年少,一坐④之颜回。 仁祖曰: 坐无尼父⑤,焉别颜回?

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 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

(节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令方:使其成方形。②将:带、领。③尔时语已神悟,自参上流:那时(谢仁祖)言谈中已表现出奇异的领悟能力,跻身于上流社会。④坐:座位。⑤尼父:指孔子。

  1. (1) 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年()         ②戏()        ③咸(

  2. (2)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何氏之庐也。

    ②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

  3. (3) 选文中四个孩子,你最喜欢哪一个?请结合选文内容说说理由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我国科学家屠呦呦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 B . 当山林中的老枫树伸开它依然绿着的手掌时,令我想起大慈大悲的千手观音。 C . 为了防止酒驾事件再发生,深圳市加大了巡查整治力度。 D . 在校园安全排查中,安管办及时解决并发现了许多安全隐患。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长大是每个人必经的过程。长大不只是身材的增长,体重的增加,更是一种力量的集聚,知识的增多和人格习性的养成。在每一个少年长大的背后,都有许多人的陪伴,许多物的伴随,以及外界环境的濡染和熏陶。

请以“是你,陪我长大”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提示与要求)

②    可以写你的经历,也可以写你的感悟、认识。

②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③    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④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小题。

七十一个字

(前情概要:罗天福的女儿甲秀和儿子甲成都考上了城里的大学。他和老伴淑惠也一起来到城里,靠打饼、卖饼,给孩子们挣学费。房东家的儿子借酒闹事,甲成一怒之下把人给打了。罗天福给房东又赔钱又赔礼,甲成却拒不认错。)

自晚上罗甲成走后,罗天福就气得再没说一句话,任淑惠怎么劝,甲秀怎么把话题朝一边引,罗天福还是情绪低落得跟筋被谁抽了一样,无论站着、坐着、躺着,身体都是一扑塌,咋都拾不起。吃什么苦。受什么罪。遭什么屈辱,罗天福都不在乎。可儿子今晚对他的态度,让他寒心了。他本意是想借这个事件,好好教育教育儿子,没想到,儿子竟然丝毫不买账,并且全然是一副指责他软弱无能的神情。这事能强硬得起来吗?再强硬,就是更大的冲突。何况还是咱错了,再怎么着咱也不该打人,这是他始终都在坚持的判断。

他是担心儿子遇什么事,都以“拳打镇关西”的行为方式处事,长此以往,这个寄托了无限希望的儿子,又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呢?看着儿子那副不屑一顾的神情,他的心思,简直烦乱得犹如万箭洞穿了。尤其是那不辞而别的傲慢神气,叫他现在想起来还心有余悸。淑惠和甲秀洗了手,就又开始打饼。他今天是懒得动了,只想一直躺着,甚至想永远都不起来算了。

就在这时,他的手机突然滴滴响了两声,开始他也懒得看,想着甲秀在身边,别人又不可能发,可能是垃圾信息。可想了想,还是打开看了一下,一看,他的眼睛湿润了,原来是甲成发来的。信息说:

爹,对不起,我错了。我晚上不该那样走了,我不是冲你们来的,我是不能忍受那一家人对我们的张狂态度。放心吧,我会好好学习的,不会辜负您的付出和期望。晚安!爹,娘,我爱你们!

罗天福眼泪唰唰地流到了被子上。他没有转过身来,不想让淑惠和女儿看到自己的脆弱。这段信息,一共七十一个字,但像强心针一样,一下把罗天福从精神死亡的边缘,迅速救回到健康乐观的现实生活中来了。

他突然异常兴奋地从床上爬起来,稀里哗啦地洗了手,一把将正擀饼的淑惠拉到一旁说:“看你这号蔫不唧唧的老太婆,倒像是给地主磨洋工似的,来,看本小伙儿给你示范示范,啥叫擀饼,啥叫工艺,啥叫技术。”说着,就把擀杖拿起来,啪嗒啪嗒啪啪嗒嗒啪嗒,啪啪啪啪嗒嗒嗒嗒,嗒嗒嗒嗒啪啪啪啪,啪嗒啪嗒啪啪嗒嗒啪啪……变出了无穷无尽的花样。淑惠没见过罗天福有这好的心情,甲秀更是没见过。淑惠甚至用手在罗天福眼前绕晃了几次,害怕他是犯了神经。

罗天福激动地耍了阵擀杖后,就让甲秀给甲成回信息。甲秀把信息一看,才知是怎么回事。她感动得想哭,但她笑了,面对突然变得十分童真的父亲,她笑得很灿烂。她问爹信息咋回?罗天福说:“你知道乾隆批奏折,一般是咋批的吗?”甲秀笑笑说不知道。罗天福说:“就三个字:知道了。你就给他回这三个字。”甲秀就按爹说的,把三个字给甲成发出去了。

这一夜,甲秀没走,跟娘搭脚睡。罗天福给她娘儿俩唱了半夜戏。一直唱到谁的鼾声压过了唱声,才停下来。他又轻轻地把手机翻开,戴上老花镜,反复看了甲成那七十一个字后,才幸福地抿着嘴睡去。

(节选自《西京故事》,有删改)

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陈彦的小说《西京故事》,讲述了大时代中普通人的悲欢离合。在小说荐读课上,大家对上面节选的内容进行了品读。

  1. (1) 选文以第三人称叙事。请变换人称,以甲秀的口吻向弟弟甲成简要讲述那天晚上他走后家里发生的事。(50字以内)
  2. (2) 下面三句话从不同角度对《七十一个字》这篇小说作了点评。请你任选其中一句作为开头,写一段赏析性文字,和同学们分享交流。(不少于150字)

    ◆好的故事总是会细致到足以让人产生兴趣。

    ◆罗天福是个普通人,而这样的人身上有着令人感动的特质。

    ◆“七十一个字”动人心弦,这个故事既是罗家的,又是中国的。

阅读下面的文字后,完成下列小题

深潜明星“潜龙三号”

    ①4月20日我国最先进的自主潜水器“潜龙三号”成功首潜:从凌晨4时46分进入海面,到下午3时53分浮出水面,下潜最大深度3955米,航行24.8公里,顺利完成各项测试指标,到30日为止,四次下潜结果表明,“潜龙三号”不但创造了深海AUV(无人无缆自治潜水器)单潜次航程最远的深海航行纪录,并首次实现无人无缆潜水器与船载地质取样同时作业新模式。

    ②“潜龙三号”长35米、高1.5米、重15吨,外形像一条橘黄色的小丑鱼.这种非回转体立扁鱼形设计,依据的是水动力优化计算的结果,有利于它在复杂海底地形中垂直面爬升,同时具备水面航行能力。“小丑鱼”的4个“鳍”是4个可旋转舵推进器,靠操控推进器灵活前进后退、上浮下沉;“嘴巴”是前视声呐,可以将潜水器采集的声学数据转化为图像,用以识别障碍物和周边环境,随后在主控计算机的控制下通过自主转动和躲避,保障自身安全和正常作业。

    ③这条“小丑鱼”,别看它长得萌萌的,但本领可不小,它在深海复杂地形进行资源环境勘查时,具备微地貌成图、浊度探测、海底照相等功能。

    ④据了解,“潜龙”系列潜水器家族目前共有三位成员,它们分别是“潜龙一号”“潜龙二号”和“潜龙三号”,其中“潜龙二号”和“潜龙三号”如一对双胞胎,外形和体重几乎都一样,都是中国自主研发的4500米级深海资源自主勘查的水下机器人,既然有了“潜龙二号”,为何还要研制“潜龙三号”呢?

    ⑤据“潜龙三号”总设计师刘健介绍,“潜龙三号”是在“潜龙二号”的基础上上进行了优化升级。新的潜水器国产化程度更高,惯性导航传感器及组合导航系统、高清照相机等核心部件由进口改为国产;降低了电子设备的功耗、续航能力更长,“潜龙二号”最长可工作30多个小时,“潜龙三号”则高达40多个小时;“潜龙三号”嗓声降低、效率更高、抗流能力得到加强;声学成像质量也得到相应提高。

    ⑥除此以外,深海大洋蕴藏着无穷的宝藏和科学奥秘,进入深海大洋,只有靠一台深海装备“单打独斗”是无法完成的。“潜龙”家族的主要目标,是对深海资源进行大范围精细探测、未来,“潜龙”家族规模将更大、工作模式将是多台协同水下作业。

    ⑦“潜龙兄弟”不仅可以相互抱团,还可以与“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海龙”系列无人有缆潜水器等其他“龙家族”合作。据悉,今后,一船同时带“潜龙”“海龙”出海的航次安排会经常出现。

(有删节)

  1. (1) 下列说法,与原文不相符的一项是(    )
    A . 4月20日我国最先进的自主潜水器“潜龙三号”成功首潜,它创造了深海AUV单潜次航程最远的深海航行纪录。 B . “潜龙三号”国产化程度更高,声学成像质量更高,即使深海地形十分复杂,也能如实地把它反映出来。 C . “潜龙三号”因为采用了非回转体立扁鱼形设计,可以快速识别障碍物和周边环境,从而保障自身安全和正常作业。 D . “蛟龙”号是载人潜水器,“海龙”系列是无人有缆潜水器,“潜龙兄弟”是无人无缆潜水器。
  2. (2)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①段,记述“潜龙三号”成功首潜一事,点明了四次下潜结果。有利于吸引读者的兴趣,引出说明对象。 B . 第③段主要说明了“潜龙三号”的外形特点,“长得萌萌的”形象地点明了“潜龙三号”的可爱之态。 C . 第⑤段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突出了“潜龙三号”在续航能力、抗流能力等方面技术更加先进 D . 第⑥⑦段中运用了“单打独斗”“相互抱团”等语言,由此可见,说明文语言运用得当,可以增强文章的可读性。
  3. (3) 有了“潜龙二号”,还要研制“潜龙三号”的原因是什么?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拼音填写相应的汉字。

      溱潼古镇,建筑奇特,多经过精心遴选、反复kān察建造而成;溱潼会船,闻名天下。建筑与民俗róng为一体,相得yìzhāng , 令游人流连忘返。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回答相关问题
马   说   
韩 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千里之马
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选自《战国策·燕策一》)
注释:①涓人:宫中主管洒扫清洁的人。②安事死马:要死马做什么。③捐:白白费掉。

  1. (1) 解释下面句中加线词的意思。
    ①策之不以其道      策                 
    ②骈死于槽枥之间    骈                

    ③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以报君    反              

  2. (2) 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而”与例句中“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执策而临之

    A . 野芳发幽香(《醉翁亭记》) B . 潭西南望(《小石潭记》) C . 泉香酒冽《醉翁亭记》) D . 鸣之不能通其意(《马说》)
  3. (3)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②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

  4. (4) 托物寓意是古人的常用写法。《马说》一文,作者以“千里马”寓                , 以“食马者”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5) 《马说》与《千里之马》两文中“千里马”的命运截然不同,请简答它们的不同之处。

阅读《幽王击鼓》一文,完成后面小题。
        周宅酆、镐 , 近戎。幽王与诸侯约:为葆于大路 , 置鼓其上,远近相近,即戎寇至,传鼓相告,诸侯之兵皆至救天子。戎寇尝至,幽王击鼓,诸侯之兵皆至。人喧马嘶,褒姒视之大说而笑。幽王欲褒姒之笑也,因数击鼓。诸侯兵数至,皆因无寇而反。于后,戎寇真至,幽王击鼓,诸侯兵不至。幽王之身乃死于骊山之下,为天下笑。
【注】①周宅酆、镐:西周的都城在酆、镐一带(今陕西长安县内)。②戎: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③为葆于大路:在大路上修建碉堡。④褒姒:周幽王的宠妃,后立为皇后。⑤骊山:今陕西临潼东。

  1.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幽王与诸侯(       )        ②鼓其上 (       )
    ③因击鼓  (       )          ④皆因无寇而(       )

  2. (2) 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诸侯之兵皆至

    A . 至之市(《郑人买履》) B . 是吾剑之所从坠(《刻舟求剑》) C . 项为之强(《幼时记趣》) D . 故时有物外之趣(《幼时记趣》)
  3. (3)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一处朗读停顿。
    幽 王 欲 褒 姒 之 笑 也。

  4. (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人喧马嘶,褒姒视之大说而笑。
    ②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幼时记趣》)

  5. (5) 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怎样的道理?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卜算子·咏梅

[南宋]陆  游

    驿外断桥边①,寂寞开无主②。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③。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④。零落成泥碾作尘⑤,只有香如故。

【注释】①断桥:残破的桥。②无主:无人过问。③更著:又遭受。著,同“着”,遭受的意思。④一任:任凭。群芳:其它的花。⑤零落:凋谢。

  1. (1) 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2. (2) 试从含义及作用两个方面分析比较下面两句中“风雨”的异同。

    ①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②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含义:

    作用:

阅读《天使的礼物

  ①黄昏,儿子一如既往地推我去广场散心。二月的风变得暖起来,但是吹到脸上依然带着股寒意,就如我此刻的心境。

②刚坐上轮椅的时候,医生尚笑呵呵打趣,说我最多只能享用三周。可是如今漫长的三个月过去了,我依然坐在轮椅上。广播里正放着《吉祥三宝》,真羡慕那个丰腴健硕的妈妈,想必她到了80岁还能健步如飞吧?不像我,三十几岁就坐在轮椅上了。

    ③儿子兴致勃勃地问:情人节送什么礼物好?

    ④我漫不经心作答:“那要看对方喜欢什么,如果是心爱的,一句话,一首歌也是好的。”说完才觉惊骇,他刚上一年级,居然提出这么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不禁想起上学期他曾说与一小女生相爱,我问,怎么爱?他答:“我们下课后一起在草坪里找灵芝草,给妈妈治病。”现在,灵芝草没找到,居然懂得过情人节了。

    ⑤ 忽然间,在淡金的晚霞里,一首英文歌响起来,我不禁感慨:“人长耳朵,就为享受这样美的声音吧!”儿子动容。

    ⑥回家后,儿子替我按摩,他见过一名医生为我做按摩,手法倒是学得有模有样,可力度还远远不够。窗外传来孩子的笑闹声,我发现了儿子的心不在焉,顿时心生黯然,命他快快去玩。

    ⑦第二天黄昏,竟然又听到那首歌,是洒水车在唱,一时间,只觉得漫天繁花落了又开,连时光都淹没了。回过神来,才发现儿子早出去了。

    ⑧钟点工临走时提醒我,说整个寒假儿子日日在闹市区出没。那一带网吧颇多,里面未成年人也很多,要我千万管紧孩子,她说她的儿子就是在网吧里毁了的。我心里百味杂陈,酝酿着如何同儿子谈

    ⑨可儿子似乎总是很忙,没等我谈到正题,他就鱼一样溜了。是的,外面春日融融,谁耐烦整日对着一张蜡黄的面孔呢!

    ⑩ 每一次,听着楼道里咚咚远去的足音,每一步,都似踩在我心上,想起从前他寸步不离地守候着我,小朋友叫去踢足球、堆雪人一概不理,如今,怯得连边都不肯沾了。

    ⑾长叹一声,吃药罢,这一粒吃掉的是老公的轿车车灯,那一粒咽下的是儿子模型飞机的翅膀,家人的梦想悉数掉进我胃里。一时间,我忍不住泪流满面。

    ⑿突然,气喘吁吁的儿子冲进来:“嘿,妈妈,情人节快乐!”我惊呆了,捧着他递过来的礼品盒不知所措,儿子一迭声地催我拆开,是一张唱片,他替我放进CD机里,音乐水一般漫过来,正是我最爱的那一首。

    ⒀我哭笑不得,原以为这礼物是送给那个小女生的,现在居然给了我!望着那张汗津津的脸,纵有千个疑问我也只能咽下。

    ⒁傍晚,儿子又推我出去,他指着华丽的橱窗得意地说:“哈,我又找到一个错字!”顺着那手指望过去,花团锦簇的五个大字:情人节快乐。哪里有错?

    ⒂见我疑惑,他急忙用手指在我手心画着:“是亲人的‘亲’,不是事情的‘情’,明天我要告诉老师去。”原来是这样,他一直以为是亲人节,所以误把礼物给了我。

    ⒃这时,一个陌生的中年人朝我们走过来,他很友好地问:“小朋友,你找到了吗?”儿子回答:“找到了,谢谢叔叔。”我诧异地望着他们。那人说,他是负责在广场播放音乐的。有天晚上儿子去找他,询问下午放的一支英文歌的名字,他说妈妈喜欢听,想买给妈妈。一下午放了那么多唱片,哪里能记得清呢?于是把所有的英文歌拿来一首首试放,最终也没有找到,但他却记住了那个执着的小男孩。

    ⒄洒水车过来了,开到我们身边缓缓停下,一个年轻人探出脑袋笑着问:“找到了吗?”

    ⒅原来,那首叫做《斯卡布罗集市》的英文歌,正是这位司机帮助找到的。他也一直惦记着这个倔强的小男孩,惦记着他能否买到唱片。

    ⒆洒水车开走了,我们继续向前。路边一个老太太在卖音像制品,她笑咪咪地问儿子:“找到了吗?”我与儿子一道感激地回答:“找到了!找到了!”我的声音里竟有了微微的哽咽。

⒇我终于知道,我的孩子没有去网吧,也从来没有冷落我,他一直都不曾放弃对那棵灵芝草的寻找。反复地听那首歌,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被这个痴痴的孩子所感动,可我知道,这份礼物,足以温暖一个母亲的一生。

(选自《最感人的情感小小说——穿过风雪的音乐盒》,有删改)

1、请结合文章说说“天使的礼物”的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

                                                                              

2、文章第⑧段中画线的句子“我心里百味杂陈,酝酿着如何同儿子谈 ”,请联系上下文说说为什么“我”的心里百味杂陈?

                                                                              

3、如何理解最后一段中“痴痴”一词的意思?文章主要通过哪一件事来表现儿子的“痴”?                                                                      

                                                                               

4、一个小小的孩子,用自己的行动,温暖了母亲的一生,令人动容。读了全文,你有什么感想?请结合实际谈一谈

                                                                                

 项链

符浩勇

    (1)清晨,李梅照例五点四十分就到了瑞海苑小区。这时候业主们都还在酣睡着,小区显得很安静。她是小区的清洁工,朦胧的路灯光下,她的身影显得孤单而寂寞。丈夫去世了,女儿上大学全靠她,她每天的工作就是把H区绿化带打扫得干干净净。

    (2)瑞海苑是这座城市的高档小区,是白领集中居住的地方。在一条两边开满杜鹃花的甬道上,李梅仔细捡着晚上掉落的叶子,她觉得这么漂亮的小区不应该有一点}to突然,地上一样东西让她的心抖了一下——那是一条金光闪闪的项链!还有一个海蓝色心形链坠!

    (3)“这是谁掉的呢?”她看四下没有一个人影,便将项链捡起,揣进衣服口袋里。

(4)八点前,李梅早晨的工作结束了,周末睡懒觉的业主们还未起床,她便回到家,打算晌午再去小区寻找项链的主人。

    (5)吃过早饭,她快要出门的时候,一种本能的欲望像调皮的孩子一样从心里蹿了出来!她试图让那调皮的孩子规矩一点,可没用。于是,她从衣服口袋里拿出了那条项链。

    (6)她其实很妩媚,只是,她的秀气被埋没了。那条项链使她心潮起伏,穿衣镜前,她红着脸将项链挂在了自己脖子上!她顿时觉得自己从未像今天这样佳韵迷人:白皙的脖子,光闪闪的项链,海蓝色链坠,做工异常精巧,戴上它简直妙不可言……

    (7)她在镜子前沉醉了片刻,终于管住了心里那个调皮的孩子。“我戴过金项链了!”这样想着的时候,她将项链小心地取下来,放进衣服口袋里。

    (8)瑞海苑小区里,有一个“事务公示栏”,有时也有业主张贴些温馨提示之类的启事。李梅先到那儿,想看看有什么线索。果然公示栏有一则寻物启事:“本人近日在小区丢了一条金项链,欧式工艺,有海蓝色链坠。有捡到送还者,必有重酬!”后面,落款人是H22楼紫竹座杨女士,还有联系电话。

    (9)李梅敲开紫竹座漂亮的大门,进了那套富丽堂皇的厅堂,拿出那条项链的时候,杨女士一看就惊喜地叫着:“是它!就是它!”她把项链紧紧抓在手里。她很激动地说,这条项链对她来说很重要,那个海蓝色链坠里,有她最难忘的一段感情。杨女士没忘酬谢的承诺,递给李梅一万元!

    (10)李梅连连摇手,她觉得自己仅仅把别入的东西还给别人,这是任何人都会做的,怎么能要别人的钱呢?见她很坚决,杨女士只好收起了钱。

    (11)李梅起身要出门时,杨女士从卧室拿出一条很粗的项链来,说:“大姐,这条项链送给你,你戴上一定很漂亮。”李梅急了,说:“你这是干什么?我不能要!”杨女士笑了,说:“大姐您别误会!这是务仿冒的,就值三十块钱。”“仿冒的?”“虽是仿冒的,可看上去很漂亮,没人看得出来。”

    (12)李梅想想,有点羞怯地收下了。

    (13)此后,李梅在小区绿化带清扫卫生时,脖子上就戴着那条仿冒的项链。她心里舒坦,觉得自己又散发出妩-媚秀气。

    (14)暑假,上大学的女儿回来了,惊喜地发现妈妈脖子上戴着一条漂亮的金项链,说:“妈妈,您真美!”第二天,女儿要和姐妹好友聚会,要借妈妈的项链,她就给女儿讲了项链的来历,最后说:“项链是仿冒的,只值三十块钱。”

    (15)“反正别人看不出来!”女儿高兴地戴上了项链。

    (16)晚上,女儿回来了。她一进门就对妈妈说:“妈妈您骗人!我去金店找师傅鉴定过,这金项链不是仿冒的,是真的!”

    (17)“真的?”

    (18)“已鉴定了,绝对是真的!”

    (19)李梅终于明白了什么。她在瑞海苑小区当了十二年清洁工,捡到过钥匙、手机、钱包、金戒指,都交到物业管理处,寻找失主,物归原主,她没有将一样东西据为已有!她唯一捡了没还的,是她十八年前在街边一个破旧的垃圾桶边捡的一个被遗弃的女婴。现在,女婴长大了,成了一名漂亮的女大学生。

    (20)她没有迟疑,毅然出门向H22楼紫竹座走去。(选自2014年《小小说选刊》)

1.(1)段中画线句子的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文意,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梳理小说的故事情节。

  捡到项链——(          )——(          )——(            )——(           )——再次归还项链

3.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妙处。

    ①突然,地上一样东西让她的心抖了一下——那是一条金光闪闪的项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戴过金项链!”这样想着的时候,她将项链小心地取下来,放进衣服口袋里。

                                                                                                                        

                                                                              

4.请结合文章,简析李梅的性格特征。

                                                                                                                      

                                                                                   

5.简要说明以“项链”为题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狂澜    怪诞    田垄    浩浩荡荡

B.郝叟    字帖    惨白    一泻万丈

C.逼狭    屏障    斑澜    绝壁断崖

D.磨损    朔气    蚱蜢    摇摇晃晃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小题。
比艺术更珍贵
贾米森是澳大利亚墨尔本市一家著名画廊的负责人。去年10月的一天,他收到了一封奇怪的快递,快递里面是十几幅抽象派画作和一封没有署名的信件,信上说:“尊敬的贾米森先生,我的祖父临终前说他有一部分美国乡村画家安德烈的作品,从未公示于众,这些是我最近无意中从祖父的阁楼里找到的,不知究意是不是安德烈的作品,请您鉴定。”
“真是太神奇了,我从来没见到过这么富有艺术感的画作!”贾米森对画作进行仔细鉴别后无比惊叹地说。之后,他又邀请了几位画家一起来鉴赏,大家都被深深打动,而且一致认为这是安德烈的作品,并且深信无疑!
贾米森于是决定在今年1月举办一个安德烈画展,并对画作进行拍卖。他在艺术杂志刊登了整版的宣传广告,还邀请了电视台的人来采访。
就在拍卖会的前一天,发生了一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一名30来岁的妇女抱着小女儿来到画廊找到贾米森,她满面惭愧:“请您原谅我跟您开的玩笑!那些画是我寄给您的,其实这并不是什么安德烈的作品,而是出自一个不足两周岁的孩子的手——是她画的!”她指着怀里的孩子说。
原来,这位母亲叫卡拉什尼科娃,是本市的一位居民,她怀里的女儿埃丽塔还不到两周岁。埃丽塔平时特别喜欢在纸上胡乱涂画。一天,卡拉什尼科娃觉得那些画看上去很像抽象派的画,便突发奇想将女儿的这些“画作”邮寄给贾米森鉴定,而她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看看自己的“感觉”到底准不准!
“什么?你是说这些画是她的‘杰作’?”贾米森有种被五雷轰顶的感觉。
“是的,先生!这确实是我女儿乱涂的,我在电视里看到这个事情后,才发觉事情的严重性!我不得不如实相告,尽管我知道你会对此生气万分!”卡拉什尼科娃低着头说。
“这下完了!”贾米森一下子瘫坐在椅子上,想他的一世英名恐怕就要栽在这次的失误上了,但是事已至此,他随后对卡拉什尼科娃说,“你先回去吧!谢谢你能及时坦诚相告!这事是我自己造成的,我自己会应付!”
卡拉什尼科娃离开以后,贾米森立刻来到电视台,对媒体公开了事情的真相,但是他决定不取消这次展览和拍卖。“我对此很抱歉,但我说过的话又不能不做到!只是,我必须要先坦诚承认自己的错误!”贾米森对着摄像镜头既羞愧又坦然地说。
贾米森对媒体承认了自己的失误,而且还在画廊门口贴了一张显眼的海报:“判断失误!此次展出和拍卖的‘画作’其实完全出自于一名两周岁都还不到的小孩子之手,但是展览和拍卖照样进行!”
然而,在展览和拍卖的这天,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再次发生了——来观看展览和参加竞拍的人特别多,而拍出的最高价格竟然达到了10000美元!一名记者采访了几位买画作的顾客,问他们为什么要买一个孩子涂鸦的“作品”。几乎每一位顾客都说:“我买的并不仅仅是画,最主要的是,从这里面我看到了人的真诚,有那孩子母亲及时知错的真诚,有贾米森敢于承认错误的勇气和真诚,而这些,实际上比任何艺术作品都更富有价值!”
【1】请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2】读懂文章,梳理贾米森在这个事件中感情的变化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中画线的句子对贾米森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4】最后一段中“而这些,实际上比任何艺术作品都更富有价值!”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
【5】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如果你是作者,会给文章拟一个什么题目呢?请你说出自己独到的想法并简述理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小满
①小满节气,在每年5月20日至22日之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八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今年小满交节时刻为5月20日22时36分。
②寒来署往是气候,鸟语花香是物候。小满是一个表征物候的节气。其关注点不在气,而在物。古书称“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这时,北方冬小麦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但还没有完全成熟,所以叫“小满”。小满是最“接地气”的节气。
③农谚有“小满小满,麦粒渐满”的说法。此时,小麦度过一冬的休眠期后,经过返青拔节,抽穗开花,亟须熏风暖熟,虽然仍是一片青绿,但有着一股蓄势待发的劲头。麦穗已经抽齐,麦粒鼓着腮帮一般,泛出一层透明的绿色。等到这晶莹的嫩绿变为黄绿,麦子也即将成热了。农谚又云“小满未满,还有危险”。小麦成长的最后阶段灌浆期十分关键,籽粒才刚刚盈实,若碰到灾难天气或病虫害,麦粒未经过充分的乳熟期,小麦的品质便会大打折扣。
④在南方地区,小满还有“小满小满,江河渐满”的说法,反映了这时南方降雨增多的气候特点。确实,从小满开始,全国各地渐次进入夏季,雨量越来越大,江河的水位也逐渐上涨。
⑤此时,南方的旱稻早已抽穗,农人除了给旱稻施肥,还要忙着栽插中稻,“秧奔小满谷奔秋”,小满正是适宜水稻栽插的季节。农人们将培育好的秧苗按间隔,齐整地栽插在地里。若是高度机械化的地区,就采取机器种植了。但最重要的,是“水”。若小满雨水不丰,稻田田坎干裂,就无法栽插水稻;若雨水过丰,栽插好的稻苗便经不住大雨的袭击,秧苗轻则东倒西歪,重则被雨滴打伤。南方的小满节气,充满了对水的期许。
⑥小满,是麦子的秋,是水稻的夏。
【1】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2】文章第①②段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试举例说明,并分析其作用。
【3】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能否删掉?为什么?
从小满开始,全国各地渐次进入夏季,雨量越来越大,江河的水位也逐渐上涨。
【4】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智慧,人们也由此制订了《二十四节气气候农事歌》。请在下列横线上填上相关的节气名称,将农事歌补充完整
(1)______天暖地气开,冬眠蛰虫苏醒来。
(2)______春始草青青,种瓜点豆好时辰。
(3)______结冰又结霜,抓紧秋翻蓄好墒。
(注:墒,土壤适合种子发芽和作物生长的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