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及其成就 知识点题库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神学统治意大利,把全西欧文学变成了神学的奴仆。诗歌不过是圣经词句的影子。神士们说,“在基督之后,我们不需要任何求知”。天文学是为了观星象,验证圣经传说和圣言指示;数学、几何学是为修造教堂;艺术是为了描写圣父、圣子、圣灵以及天堂的伟大存在和神的无上威力。重要的问题是天堂里的玫瑰花有没有刺,一个针尖可以站几个天使……

——白秀兰、李勃、李建:《追寻古罗马——巨人辈出的文艺复兴》

材料二:文艺复兴并不是一次政治或宗教的运动。归根结底,它是一种心灵的状态。文艺复兴时期的人们依然是教会母亲顺服的儿子。他们仍旧是国王、皇帝、公爵统治下的顺民,并不出言抱怨。不过,他们看待生活的态度彻底转变了。他们开始穿五颜六色的服装,讲丰富多彩的话语,在装饰一新的屋子里过着与过去全然不同的生活。

他们不再一心一意地盼望天国,把所有的思想与精力都集中在等待他们的永生之上。就在这个世界上建立起自己的天堂。

——[美]房龙:《人类的故事》

材料三: 人文主义者对待古代遗产的态度和中世纪的学者截然不同。中世纪学者竭力使古典知识适应基督教的世界观,而人文主义者……不再把世界看成“烦恼和苦难的场所”,“人是神的奴仆”,而是用世俗的、有生气的资产阶级人生观和世界观来看待它。……中世纪经院哲学家把希腊哲学用于证明基督教义的正确与否。与他们相反,人文主义者则运用古典知识去培养他们在尘世里的新情趣。

——白秀兰、李勃、李建:《追寻古罗马—文艺复兴》

  1. (1) 结合材料一,分析文艺复兴的背景
  2. (2) 阅读材料二,列举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及其成果(列举3项)
  3. (3) 材料三中所说的“尘世里的新情趣”指的是什么?
著名思想家但丁(1265—1321)强烈主张通过政教分离实现意大利的统一与繁荣。马尔西略(约1275—1342)更加系统地论证了世俗政权对教权的独立性,并主张俗权至高无上。这反映了(    )
A . 文艺复兴时期对民主的追求 B . 宗教改革家强调“教权高于王权” C . 世俗统治者对权力的渴望 D . 人文主义者要求建立主权民族国家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指出人的自由分为两种:自然自由和社会自由。人类必然要从自然状态过渡到社会状态,而自然自由在社会状态下就会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政治自由,政治自由的政治状态为人类最完美的状态。据此,卢梭意在说明(   )
A . 政治自由的内涵及其重要性 B . 人民主权利于实现政治自由 C . 确立民主政治需推翻君主制 D . 社会契约论是启蒙思想核心
1412年,意大利锡耶纳市颁布禁奢法令,在前言部分强调“无论是富裕还是贫穷的市民,都需要制订相关法令来抑制其过度消费,这既是为其私人财富积累着想,也是为城市共同体的利益和荣耀着想”。这一法令(    )
A .   反映了早期资产阶级的诉求 B . 促成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萌发 C . 旨在反抗罗马教皇经济压榨 D . 符合资产阶级理性王国的需求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是14——18世纪在欧洲知识界获得广泛拥护的两次思想解放运动。在这期间,人才辈出,巨人林立,他们呼唤用理性之光驱散现实的黑暗。下列搭配错误的是(   )
A . 但丁——谱写了人性的欢歌 B . 莎士比亚——歌颂了人间的仁爱和友谊 C . 康德——道出了启蒙的真谛 D . 孟德斯鸠——揭示了人类不平等的起源
作为欧洲文艺复兴发源地的佛罗伦萨和全盛时期的罗马,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不能说,没有美第奇家族就没有意大利文艺复兴,但没有美第奇家族,意大利文艺复兴肯定不是今天我们所看到和理解的面貌。 美第奇家族奖掖文化,搜集大批图书及手稿,藏在被称为柏拉图学园的别墅中,并对公众开放;网罗米开朗琪罗等著名艺术家,资助他们的艺术创作。在美第奇家族的帮助和鼓励下,佛罗伦萨成为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发源地和中心,诗歌、绘画、雕刻、建筑、音乐均有突出成就,历史、哲学、政治理论等的研究也居于意大利各邦前列。

——顾学文《如果没有他们,意大利文艺复兴肯定不是我们今天看到的面貌》

材料二:(他)在教堂建筑领域里最著名的成就,是设计建造的佛罗伦萨大教堂的穹顶。穹顶始建于1420年,但直到他死后的1467年才竣工。穹顶是佛罗伦萨大教堂——15世纪之前开始建造的哥特式建筑——结构的最后元素。穹顶——一种完完全全的古典形式——来与它中世纪的主体基础相协调。更令人气馁的是工程学的问题:自古以来从未有人建造过如此巨大的穹顶。

——【美】玛格丽特·L·金《欧洲文艺复兴》

材料三:圣彼得大教堂前的广场,由教廷总建筑师贝尔尼尼设计。广场以1586年竖立的方尖碑为中心。梯形广场的地面向教堂逐渐升高,当教皇在教堂前为信徒们祈福时,全场都能看到他。在椭圆形广场的中央可以比较好地看到大教堂的穹顶,它向人们指示了一个观赏大教堂的最佳位置,多少弥补了一点因大教堂前面增加了一段巴西利卡、人们在一定距离内看不到完整的大穹顶的缺憾。贝尔尼尼说,两侧柱廊像教皇张开的双臂,时刻准备欢迎和拥抱来自各地朝觐者。

——摘编自陈志华《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叶以前)》

  1. (1) 结合材料一, 谈谈你对“没有美第奇家族,意大利文艺复兴肯定不是今天我们所看到和理解的面貌”这一句话的理解。
  2. (2) 指出佛罗伦萨大教堂(圣母玛利亚大教堂)的建造者与穹顶的设计者。简要说明为什么佛罗伦萨大教堂的建造标志着文艺复兴建筑的诞生。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简述圣彼得大教堂前广场及其柱廊的设计理念。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处于不同时代的两个特定社会之间,在时间关系方面,如西方社会和希腊社会,我们却观察到了连续的特征,我们可以将这种连续关系喻为“血缘”关系。雅典的民主政治在国家政治原则、国家权力的组织形式、国家决策方式和公职选举、任期等方面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产生了深刻的积极影响。而以人文主义为核心的西方人文精神的智者运动、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则是西方思想史上三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有关“人”的解放因此成为人文主义的核心内容。

﹣﹣据[英]阿诺德•汤因比《历史研究》及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改编

材料二:古代希腊、罗马的分权与制衡思想,是整个西方分权学说逻辑进展链条上的第一个环节;近代洛克、孟德斯鸠的分权论逐步地使西方分权学说臻于完整。美利坚的缔造者们对欧洲的分权学说进行了改造和创新,提出了“立体分权”的理念思想。然而,美国的民主直到今天也不能说是真正的民主,更不用说在两百多年之前了。不过,当时的美国民主制尽管还存在着无数的局限性,但由于还实现了对英法民主政治文化的兼收并蓄,却无疑是18世纪末的世界上最先进、最现代并且最有前途的政治制度。

﹣﹣据马克垚《世界文明史》、赵海月《论美国立体分权的理论与模式》整理

  1. (1) 仔细阅读材料一,指出近代“西方社会”与古代“希腊社会”在哪两个方面存在着连续的“血缘”关系。结合所学,从“‘人’的解放”的角度,分别用一句话概括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的重要意义。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简要说明孟德斯鸠是如何“使西方分权学说臻于完整”的,概述建国初期美国民主制度“还存在着无数的局限性”的事实。
15世纪,艺术家多纳泰罗创作了青铜雕像《大卫》。大卫原本是圣经中的英雄,却被多纳泰罗塑造成了一个可爱的牧童形象:他右手握剑,脚踩敌人头颅,体态几乎完全是古希腊风格,显得自然放松。然而他的表情却表现出复杂的心理状态:目光并未对准敌人的头颅,而是对准了自己的身体。这反映出(    )
A . 人们思想解放的必要性 B . 复古减少了艺术创作的阻力 C . 艺术家代表资产阶级利益 D . 人们对自身价值的重新认识
文艺复兴是欧洲历经了“一千多年的黑暗”之后的一次探索光明的行动,这次行动对欧洲及世界都有巨大影响。那么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是(   )
A . 基督教会对西欧思想文化的束缚 B .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C . 古希腊、罗马先哲的推动 D . 新兴资产阶级的强烈要求
14世纪以后,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不断成长,欧洲人文精神兴起并不断发展,它冲击着封建专制制度和基督教会,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问题:
  1. (1) 文艺复兴的核心主张是什么?
  2. (2) 宗教改革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 (3) 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为美国民主政治建立提供理论依据的主张是什么?该主张出自哪一位思想家的什么著作?
  4. (4) 对启蒙运动给予总结的思想家是哪一位?
外国语学校决定举办一次介绍欧洲文化的活动,准备邀请一些专家学者来校演讲,讲题包括:“拜伦的诗歌创作”“雨果的小说艺术”和“德拉克洛瓦的绘画艺术”等。为配合这项活动,学校还决定安 排一个“舒伯特之夜”的音乐会。下列为这次活动拟定的主题,恰当的是(   )
A . 文艺复兴时期的文艺 B . 启蒙运动时期的艺术 C . 浪漫主义的文艺 D . 现实主义的文艺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这些城市成了欧洲资本主义新文化运动诞生的摇篮,这儿拥有丰富的古希腊罗马遗留下来的古典文化遗迹、遗物。在东西方商业贸易交往的过程中,从东方的拜占庭与阿拉伯人那儿传入了大量的古典文化典籍,同时也从东方带来了一些新的思想文化意识。

--摘编自庄锡昌《世界文化史讲座》

材料二:文艺复兴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成就列表

代表人物

国籍

主要成就或特点

但丁

《神曲》文艺复兴先驱

乔托

欧洲绘画之父

彼特拉克

人文主义之父

薄伽丘

《十日谈》

达•芬奇

《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米开朗琪罗

《大卫》

拉斐尔

《西斯廷圣母》

马基雅维利

《君主论》

莎士比亚

英国

《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奥赛罗》

拉伯雷

法国

《巨人传》

伊拉斯谟

德国

《愚人颂》

塞万提斯

西班牙

《堂吉诃德》

--摘编自《文艺复兴——巨人时代》

材料三:莎士比亚还影响了托马斯 -哈代、威廉•福克纳和查尔斯•狄更斯等小说家。狄更斯的作品中有25部引用莎士比亚的作品。美国小说家赫尔曼•梅尔维尔的独白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莎士比亚:他的著作《白鲸记》里的亚哈船长是一个经典的悲剧英雄,含有李尔王的影子。在莎士比亚时期,英语语法和拼写没有今天的标准化,他对语言的运用影响了现代英语。

--维基百科全书《莎士比亚》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文艺复兴运动最早兴起于意大利的主要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文艺复兴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其发展的主要历程。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扼要评析莎士比亚对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
薄伽丘在《十日谈》中写道:“如今大难当前,宗教和人世的法律已经名存实亡,只要能好好活着,干什么都不被干涉。”据此可知,薄伽丘(    )
A . 抨击了教会的禁欲主义 B . 表达了人文主义诉求 C . 认识到了个人主义弊端 D . 主张摆脱基督教束缚
中世纪教会倡导“日月说”:教权是太阳,皇权是月亮,月亮依附于太阳。但丁提出“两个太阳说”:教权是一个太阳,皇权也是一个太阳。他们分工不同,教权这个太阳照耀着精神的世界,皇权这个太阳照耀着现实的世界,他们起着不同的领导作用。这反映出但丁(   )
A . 倡导发展人的个性 B . 要求建立主权民族国家 C . 主张王权高于教权 D . 推动了意大利宗教改革
以现实为基础,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绚丽多彩的想象和直白夸张的表现手法,抒发对理想世界的追求,是西方近代文学最重要的思潮之一。下列属于这种思潮的作品是(      )
A . 《悲惨世界》 B . 《人间喜剧》 C . 《老人与海》 D . 《等待戈多》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首先是文艺复兴,马克思、恩格斯对文艺复兴的评价极高,说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之前只能画神不能画人,文艺复兴之后的作品千姿百态。文艺复兴把人从神权的束缚下解放出来,人的创造性就像火山一样爆发。

材料二:他的《神曲》能够把教皇打到地狱,把他的情人送到天堂,在当时是人文主义思想的一面辉煌旗帜。

——康天意《文明的狂飙疾进时代》

材料三: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同一个人或是由重要人物、贵族或平民组成的同一个机关先例这三种权力,……则一切便都完了。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1. (1)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运动首先发生在哪个国家?首先发生在这个国家的根本原因?
  2. (2) 材料二提到的“他”是谁?与他并称为文艺复兴“文学三杰”的另外两个人是谁?
  3. (3) 材料三中体现了孟德斯鸠什么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启蒙运动对欧洲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莎士比亚喜剧作品的巅峰之作《仲夏夜之梦》,是莎士比亚最富幻想色彩和浪漫情调的喜剧。在轻快的节奏中展现出人们对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的渴望,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向往。在莎士比亚流传至今的作品中,这部喜剧独树一帜,具有持久而强大的生命力,历经数百年,久演不衰,是一部深受世界人民喜爱的经典爱情喜剧。 

 材料二  除非《圣经》或理由清楚地说服我,我受所引用的《圣经》约束,我的良心受神的话捆绑。我不能,也不愿收回任何的意见,因为违背良心既不安全,也不正当。我不能那样做。这是我的立场,求神帮助我。           

  ——马丁·路德 

 请回答: 

  1. (1) 材料一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什么时代精神?依据是什么? 
  2. (2) 材料二中马丁·路德对《圣经》的态度是什么? 
  3. (3) 上述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下图为15世纪建成的佛罗伦萨大教堂,该建筑主体由红、白、绿三种颜色的大理石组成,在古典柱式风格上穿插了曲面和椭圆空间,使每一个形体宛若天成,让人产生愉悦之情。该建筑风格(   )
A . 抒发了浪漫情怀 B . 突出了理性和谐 C . 体现了教权至上 D . 表达了纷华靡丽
达·芬奇在他的画作中强调工学,将数学与经验主义相统一,并将绘画看作是一门科学,在绘画时极其注意光学与力学的研究。这表明他( )
A . 追求现实的生活享受 B . 乐于探索宇宙空间的规律性 C . 反对天主教神学权威 D . 用朴素的人文理性看待世界
文艺复兴时期,威尼斯人发明的玻璃镜风靡欧洲。相比之前的铜镜,玻璃镜让人们能够看清自己,认识到自己的独特性,极大地影响了个人的自我认同,这反映了(   )
A . 禁欲观念的消亡 B . 实用主义的流行 C . 人文主义的兴起 D . 启蒙思想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