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及其成就 知识点题库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们并不是孤独的天才,他们的艺术创作大多来自社会的赞助,如米开朗琪罗的《大卫》是当时政府赞助的;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是米兰公爵赞助的;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则是一位富有的市民资助的。这表明文艺复兴运动 (    )
A . 反映了上层社会价值观 B . 得益于当时的社会环境 C . 缺少对下层民众的关怀 D . 推动人文精神深入人心
文艺复兴是最先在意大利各城市兴起、盛行于14世纪到17世纪的一场欧洲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它是西欧近代三大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之一。下图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一幅美术作品。下列评价比较符合这幅美术作品的是(    )

达芬奇《蒙娜丽莎》

A . 带有明显的呆板拘谨的宗教气息 B . 带有明显的封建愚昧的封建特色 C . 带有明显的美丑善恶的中世纪色彩 D . 带有明显的表现人的感情的色彩
14世纪初,比萨大学最早开设解剖课。不久,意大利所有医学院都开了这门课程,包括罗马的教皇医学校。约1360年开始,教皇公开宣布准许将处斩过的犯人尸体转交给医学院以供解剖。这表明此时(  )
A . 医学演进违背了人文精神 B . 人文思想传播推动医学进步 C . 医学教育与神学逐步融合 D . 近代医学发展源于教会支持
对自由的追求是近代欧洲思想解放运动的重要目标。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处处提倡人性和人权,重新思考人和神的关系。他们认为人的情感和思想要摆脱神学的禁锢,尽可能走上一条自由发展之路。人文主义者指出天堂不在来世,而在现世。他们公开申明,追求个人的幸福和自由符合人性的要求。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二:路德的思想和教会成了自由的旗帜,因为路德的原则是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他将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开放的、可以按照自己心愿与神对话的信仰方式,使基督教徒获得了自由,特别容易在德国和欧洲流行开来。更为重要的是,新教置宗教和教会于政府行政和国家法律的掌管之下,从而消除了教会对于世俗权威的威胁,社会又恢复了它的秩序。

﹣﹣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在卢梭看来,权利绝不是建立在暴力和强权之上,而只能建立在自由的契约之上。因此,社会契约是一切政治自由与权利的来源。康德则认为自由的个体具备自己决定自己的性质,在理性世界中,自己的意志成为主人。自由既要求不受别人约束,同时又不去约束别人,自由需要服从于理性的“法则”和“要求”。

﹣﹣摘编自徐大同主编《西方政治思想史》

完成下列要求:

  1.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运动在意大利兴起的原因。
  2. (2)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所反映的路德的思想主张。据材料二,分析宗教改革运动在追求自由方面的进步。
  3. (3) 据材料三,概括卢梭和康德关于自由的观点,归纳启蒙运动最大的价值和意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文艺复兴时期的社会生活和思想文化领域,基督教会和神学信仰仍发挥着特有的作用和影响。整个欧洲社会的道德伦理仍以基督教思想为基本准则,许多人文主义者也有着强烈的宗教情怀,他们始终把人与神的关系作为思想和作品的主要命题。因此,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文化领域处处显示着人神对话的模式。·······备受文艺复兴运动攻击的教会,有悖常理地赞助了人文主义者的文化活动。首先是教会的世俗化与教皇的人文主义思想,其次是人文主义者的宗教情怀,再加上艺术创作和生活本身的需要,可以说,教会与人文主义者是在相互利用。

——整理自周春生《文艺复兴史研究入门》

材料二   咖啡馆使原来上层社会封闭的沙龙生活走上了街头,它成了雄心勃勃的共和党人的政治沙龙,启蒙主义的信徒传播激进思想和文化上的“芬尼大学”(即“便士大学”,因进入咖啡馆只需1便士而得名),自由报界新闻来源的俱乐部,诗人、文学家和艺术家相会的乐土。法国人从此有了最经济的消遣方式,最方便的聚会场所,而18世纪最大胆的思想,也因而有了最畅通的传播渠道。

——张克毅、邢娜《论文化传播在法国启蒙运动中的作用》

  1. (1)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新思想传播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上述不同特点的共性因素。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文化经历了一次由盛转衰戏剧性的变化,这种变化与个人主义有着密切的关系(见下表)。

兴盛

衰败

用人本主义取代神本主义,从而奠定了意大利文化复兴的思想基础

个人主义导致形式主义,从而异化了意大利文化的精神实质

用利已主义取代禁欲主义,从而形成了意大利文化复兴的动力机制

个人主义导致非道德主义,从而腐蚀了意大利文化的教化功能

用个体主义取代整体主义,从而形咸了意大利文化复兴的行为准则

个人主义导致功利主义,从而淡化了意大利文化的理性含量

用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从而形成了意大利文化复兴的经济形式

个人主义导致无政府主义,从而动摇到意大利文化的社会建制

——摘编自王彩云《个人主义与意大利文化的兴衰》

根据材料,就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文化兴衰与个人主义的关系任选一个或数个论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持论有据;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某一文学作品以故事会的形式,采用框形的结构,塑造了不同阶层、三教九流、具有鲜明性格特征的人物形象,展示了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抒发了文艺复兴初期的自由思想。这一文学作品是(   )
A . 《神曲》 B . 《十日谈》 C . 《天方夜潭》 D . 《哈姆雷特》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文艺复兴是14世纪至16世纪在欧洲兴起的一个思想文化运动,带来一段科学与艺术革命时期,揭开了近代欧树历史的序幕,被认为是中古时代和近代的分界。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认为文艺复兴是封建主义时代和资本主义时代的分界线。文艺复兴代表了理性思考和思想的巨大变化,而不是物质上的巨大变化。文艺复兴使欧洲人从以神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在于人们把重点从来世转到现世。文艺复兴唤醒了人们的积极进取的精神、创造精神及科学实验的精神,从而在精神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胜利和确立开辟了道路。

——摘编自玉春生《论文艺复兴的历史影响》

解读材料,提炼现点,并结合世界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现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1528 年,意大利人卡斯蒂廖内的《廷臣之书》出版,并很快在欧洲流行开来。图2为其在书中描绘的完美廷臣应具备的三种基本品格。其主张明显受到了( )

A . 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 B . 宗教改革运动的影响 C . 科学革命的影响 D . 启蒙运动的影响
威尔·杜兰曾精辟地评论某位画家说,“那些可怕的命运之预言、那些对人类劣根性的讨伐、教会的腐败、美第奇的暴政、知识的骄傲及异教的欢乐”,“在他内心汇成一股痛苦的洪流,在这幅画中化为神圣的愤怒”,“(他)将恐怖的景象绘制在墙壁上,使后代的教皇在主持弥撒时无法逃避在他们面前的审判”。“这幅画”是(   )
A . 《天使》 B . 《雅典学院》 C . 《最后的审判》 D . 《创世纪》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人文主义······一是宣扬以人为中心的思想,对抗以神为中心的旧观念。人文主义者对人的价值、地位和权利给予充分肯定,认为“人是上帝创造的众多奇妙造物中最奇妙的”。人文主义者并没有否定上帝的至高无上地位,但他们关注的焦点由上帝而转向了人。······二是重视尘世生活,强调个性解放和自由发展。人文主义者认为人应该享受尘世生活的快乐和幸福,积极地生活。他们赞美爱情,歌颂创造,追求平等自由,肯定财富占有,把中世纪天主教的禁欲、苦行、守贫等观念弃置不顾。

——摘编自徐国辉《论彼特拉克的人文精神》

材料二   在经验与理性两方面,18世纪更强调理性,以理性来考察一切。如果说17世纪是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那么18世纪就是“我在故我思”,18世纪成了“以头立地”的理性的世纪。启蒙运动主要用理性来解决社会政治问题,要以理性来破除信仰,以及要顺应“自然”。这里的“自然”是17世纪后在近代科学精神感召下逐步形成的一种特殊观念。在有社会前,人即处于自然状态,具有固有的内在的善恶感,这是每个人必须遵守的自然规律。同样,自爱、自由也是每个人应享受的自然权利。启蒙运动者以此反对第一、第二等级,主张人人平等。拉美特利强调人是机器,王公贵族概莫能外,目的也在于此。得出人的“自然状态”,显然体现了近代科学的分析和还原方法,由“自然状态”进而得到的启蒙运动理念,成为人类行为普适的底线(并不是全部)。

——摘编自吕乃基《启蒙运动中的近代科学精神》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内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历史背景。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启蒙运动中所体现的近代科学精神并分析其影响。
  3. (3)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人文主义与理性主义的关系。
他“酣畅淋漓地讴歌爱情,描写人的喜怒哀乐”,被视为“人文主义之父”。他是(   )
A . 但丁 B . 莎士比亚 C . 米开朗琪罗 D . 彼特拉克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希腊人文主义体现出一种“重人”的思想,这一时期的思想家们将哲学追求集中在认识人自己这一命题上,要认识自己,人必须有知识才能达到真善美,强调对单一个体进行的理性思考,认为人可以通过知识的教化而与自然区别开来。

材料二:人文主义小说《巨人传》描写道,1533年时人们都相信,存在着一千年的精神黑暗。相继而来的将不会是新生,而是真理的重新恢复。

材料三: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巨大成就极为欢欣。他们认为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开花落那样,只是周而复始的重复。

材料四:中世纪的欧洲,封建割据严重,王权衰微,天主教势力异常强大,占据了支配地位,罗马教皇终于确立了对西欧的大一统神权统治。

14~16世纪,在西欧,随着商品生产与交换的繁荣,封建生产方式开始瓦解,资本主义萌芽开始产生和发展,同时资产阶级开始兴起,他们反对教会和贵族的特权,强烈要求分享政治权利。

文艺复兴运动的思想家们批判了中世纪教会的蒙昧、禁欲说教与封建的等级特权制度,宣传了个人自由、平等与欲望,提倡竞争进取精神与科学的求知理念。

西欧资本主义进入原始积累时期以后,无论是国内发展还是海外掠夺,都需要有强大国家作支撑。英国、法国等逐渐形成统一的民族国家,天主教会成为西欧各国强化王权道路上的一大障碍。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古希腊人文主义的特点,指出其产生的政治根源。
  2. (2) 材料二与材料三对文艺复兴的评价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你如何理解这两种观点的内涵?
  3. (3) 依据材料四,归纳出欧洲宗教改革运动出现的主要原因。
文艺复兴早期,画家琴尼尼最先提出了科学与技艺的关系问题,指出绘画技艺需要以科学为依据的理论原则;画家阿尔贝蒂主张自然是艺术的源泉,数字是认识自然的钥匙,因而透视学、几何学就是绘画的数学基础。上述观点(   )
A . 旨在宣传科学知识以摆脱宗教束缚 B . 体现了科学精神对艺术创作的影响 C . 为理想社会的建立描绘了政治蓝图 D . 强调科技水平决定绘画的发展方向
文艺复兴的代表人乔叟在《坎特伯雷故事集》中赞美成吉思汗:他又勇敢、贤明、富有、守信、遇事仁爱、公正、生性稳健、象大地的中心一般;他又年轻、活泼、坚强、善战、如朝廷中任何一个武士。其根本目的在于(   )
A . 弘扬开明君主的统治 B . 批判中国传统的文化 C . 讴歌人性力量的伟大 D . 推崇尚武轻文价值观
但丁在《神曲》中说:“你再不用期望我的言语或手势;你的意志已经自由、正直和健全,不照它的指示行动是一种错误;我现在给你加上冠冕来自作主宰。”这反映了文艺复兴(   )
A . 导致极端个人主义泛滥 B . 实质是古典文学的新生 C . 冲击了封建教会的权威 D . 闪耀着科学理性的光芒
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一书的前言中说:“我敢说,在(没有自由的民主社会)中是绝对见不到伟大的公民,尤其是伟大的人民的,而且我敢肯定,只要平等与专制结合在一起,心灵与精神的普遍水准便将永远不断地下降。”下列说法最符合作者本意的是(    )
A . “平等”比“自由”更重要 B . 寻求“平等”,更要捍卫“自由” C . 没有“平等”就没有“自由” D . “自由”与“平等”必须紧密结合
【古代、近代西方的思想】

材料

人物

著作

评价

柏拉图

《理想国》

提出精英治国及分机等原则,洛克、孟德斯鸠等深受柏拉图国家学说的影响。

杰斐逊

《独立空言》

马克思称它为人臭历史上的“第一个人权空言”。

亚当·斯辔

《国富论》

资产阶级经济学的代表作,亚当·斯密被称为现代经济学之父"。

但丁

《神曲》

闪烁着人文主义光芒的史诗。

马克思

《资本论》

这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著作。

爱因斯坦

《狭义与广义相对论浅说》

这是人类科学史上的一部划时代的著作。

孟德斯鸠

《论法的精神》

三权分立说从此开始。

汤国比

《历史研究》

他的思想照亮了庞大的历史,而且以若干理论、事实以及同代中伟大诗人的直觉,把历史支撑了起来。

凯恩斯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该书出版以来,西方世界出现了盛极一时的“凯恩斯主义"。其影响遍及西方经济理论,经济政策和各种思想的形成。

——摘编自邓蜀生《影响人类的100本书》

根据材料所列书单 ,对任意一本书籍的书评,提出你的看法(赞成、质疑、修改皆可),并结合所学世界史知识加以论证。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述充分,表达清晰。)

15.世纪后期至16世纪前半期,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达到鼎盛,出现了“美术三杰”,他们是(   )
A . 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 B . 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 C . 达·芬奇、但丁、拉斐尔 D . 米开朗琪罗、彼特拉克、薄伽丘
15-16世纪,欧洲北方涌现出大量表现荒野图像的宗教题材画。早期艺术家笔下的荒野是个恐怖的地方,人们处于自然力的肆虐下期待上帝的垂怜。16世纪初期,一批批尼德兰、德意志地区的画家涌入意大利学习其艺术精华,人们终以自主的姿态走入荒野之中,与自然和上帝分庭抗礼。这反映了(   )
A . 人类主体意识的增强 B . 意大利新风格与中世纪文化传统相结合 C . 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 D . 浪漫主义绘画风格在欧洲北部逐渐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