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地理 

高考试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a曲线,a、b、c三点对应的KW依次增大,且可通过增加c(H+)实现转化
B. 图a曲线,b点下的温度,将pH=2的H2SO4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中性
C. 图b曲线,用0.010 0 mol•L1硝酸银滴定浓度均为0.1000 mol•L1 A-、B-及C-的混合溶液,首先沉淀的是A-
D. 图b曲线,Ksp(AgA)<Ksp(AgB)<Ksp(AgC),故任何条件下AgB沉淀不能转化为AgC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魏羽者,字垂天,歙州婺源人。少能属文,上书李煜,署弘文馆校书郎。时建当涂县为雄远军,以羽为判官。宋师渡江出其境,羽以城降,太祖擢为太子中舍,仍旧职。太平兴国六年,受诏诣瀛州覆军市租,得隐漏数万计。因上言:本州录事参军郭震十年未代河间令崔能前任即墨未满岁迁秩有司调选失平疏远何由闻达请罪典司以肃欺弊上赐诏褒谕。丁外艰,起复莅事,入判大理寺。历度支、户部二判官,召拜本曹郎中。因上疏言三司职官颇众,愿省其半。诏下有司详议,皆以为便。时北边多警,朝议耕战之术,以羽为河北东路营田副使,改两浙转运使,迁兵部郎中。淳化初,拜度支使。四年,并三部为一司,以羽判三司。先是,三司簿领堆积,吏掾为奸,虽尝更立新制,未为适中。是冬,羽上言:“依唐制天下郡县为十道,两京为左右计,各署判官领之。”制三司使二员,以羽为左计使,董俨为右计使,中分诸道以隶焉。未久,以非便罢,守本官,出知滑州。丁内艰,起复,加给事中,徙潭州。真宗即位,召权知开封府。车驾北巡,判留司三司,再为户部度支使。咸平四年,以疾解职,拜礼部侍郎。谢日,召升便殿,从容问谕,勉以医药。月余卒,年五十八。羽涉猎史传,好言事。淳化中,许王暴薨,或有以宫府旧事上闻者。太宗怒,追捕僚吏,将穷究之。羽乘间上言曰:“汉戾太子窃弄父兵,当时言者以其罪当笞耳。今许王之过,未甚于是。”太宗嘉纳之,由是被劾者皆获轻典。尝建议有唐以来,凡制诏皆经门下省审,有非便者许其封驳,请遵故事,择名臣专领其职,迄今不废。羽强力有吏干,尤小心谨事。羽出入计司凡十八年,习知金谷之事,然颇伤烦急,不达大体。
(选自《宋史·列传第二十六》,有删改)
【1】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本州录事参军郭震十年未代河间令/即墨未满岁迁秩/有司调选失平/疏远何由闻达/ 请罪典司/以肃欺弊
B. 本州录事参军郭震十年未代/河间令即墨未满岁迁秩/有司调选失平疏远/何由闻达/请罪典司/以肃欺弊
C. 本州录事参军郭震十年未代河间令/即墨未满岁迁秩/有司调选失平疏远/何由闻达/请罪典司/以肃欺弊
D. 本州录事参军郭震十年未代/河间令即墨未满岁迁秩/有司调选失平/疏远何由闻达/请罪典司/以肃欺弊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迁秩,古代官员晋级。秩,官吏的俸禄,也可代指官员职务级别。
B. 外艰,是指父丧或承重祖父之丧。承重,承受丧祭与宗庙的重任。
C. 封驳,将皇帝诏敕缄封退还并且对诏敕中的不当处加以批驳纠正。
D. 计司,古代掌管财政、赋税、贸易、科举考试等事务官署的统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魏羽颇有文才。少时他便能写文章,后来上书李煜而得到赏识,获弘文馆校书郎的职务,做了雄远军的判官。
B. 魏羽受到器重。为官的过程中,曾先后遭父丧、母丧,但朝廷每次都在他守丧期未满时便下诏令他赴任做官。
C. 淳化四年,朝廷将三部并为一司,虽采纳了魏羽的建议,但最终没能解决过去三司公务堆积、官员为奸之病。
D. 魏羽为人坚忍有毅力,做事谨慎。皇上认为他有智谋,也熟悉当官的方法,只是缺少操守,变化无常的影响。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依唐制天下郡县为十道,两京为左右计,各署判官领之。
(2)有非便者许其封驳,请遵故事,择名臣专领其职。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隋以前,地方官制重叠,滥立名目……形成了“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民少官多,十羊九牧”的状况,出现了“资费日多”“租调岁减”的局面。583年,隋文帝废除郡级;改为州县两级制,并且合并一些州县,裁汰一些冗官。
汉、魏时,州、县两级长官权力很大,可以自行选择僚佐……隋朝确立制度,全国各地的“大小之官,悉由吏部”任命,而且县佐须用别郡人,还规定地方长官及其重要属僚每年年终到中央“上考课”(报告工作),中央还常常派使臣出巡各地,考察州县官员政绩好坏。
——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指出隋朝地方官制改革的背景和主要措施。
(2)简要分析隋朝地方官制改革的历史作用。

早期地球大气中的 O 2 浓度很低,到了大约 3 5 亿年前,大气中 O 2 浓度显著增加, CO 2 浓度明显下降。现在大气中的 CO 2 浓度约 390μmol·mol -1 ,是限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重要因素。核酮糖二磷酸羧化酶 / 加氧酶( Rubisco )是一种催化 CO 2 固定的酶,在低浓度 CO 2 条件下,催化效率低。有些植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 CO 2 浓缩机制,极大地提高了 Rubisco 所在局部空间位置的 CO 2 浓度,促进了 CO 2 的固定。回答下列问题:

1 )真核细胞叶绿体中,在 Rubisco 的催化下, CO 2 被固定形成 ___________ ,进而被还原生成糖类,此过程发生在 ___________ 中。

2 )海水中的无机碳主要以 CO 2 HCO 3 - 两种形式存在,水体中 CO 2 浓度低、扩散速度慢,有些藻类具有图 1 所示的无机碳浓缩过程,图中 HCO 3 - 浓度最高的场所是 __________ (填 细胞外 细胞质基质 叶绿体 ),可为图示过程提供 ATP 的生理过程有 ___________

3 )某些植物还有另一种 CO 2 浓缩机制,部分过程见图 2 。在叶肉细胞中,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 PEPC )可将 HCO 3 - 转化为有机物,该有机物经过一系列的变化,最终进入相邻的维管束鞘细胞释放 CO 2 ,提高了 Rubisco 附近的 CO 2 浓度。

由这种 CO 2 浓缩机制可以推测, PEPC 与无机碳的亲和力 __________ (填 高于 低于 等于 Rubisco

2 所示的物质中,可由光合作用光反应提供的是 __________ 。图中由 Pyr 转变为 PEP 的过程属于 __________ (填 吸能反应 放能反应 )。

若要通过实验验证某植物在上述 CO 2 浓缩机制中碳的转变过程及相应场所,可以使用 __________ 技术。

4 )通过转基因技术或蛋白质工程技术,可能进一步提高植物光合作用的效率,以下研究思路合理的有 __________

A .改造植物的 HCO 3 - 转运蛋白基因,增强 HCO 3 - 的运输能力

B .改造植物的 PEPC 基因,抑制 OAA 的合成

C .改造植物的 Rubisco 基因,增强 CO 2 固定能力

D .将 CO 2 浓缩机制相关基因转入不具备此机制的植物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移动通信发展历程
现代通信技术发展从上世纪70年代起到今天,由1G到4G,再到即将来临的5G,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
1976年美国摩托罗拉公司的工程师马丁·库珀首先将无线电应用于移动电话。1978年底,美国贝尔试验室研制并建成了蜂窝状移动通信网,大大提高了系统容量。同年,国际无线电大会批准了800到900兆赫频段用于移动电话的频率分配方案,正式开启了移动通信新纪元。在此之后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许多国家都开始建设基于频分复用技术(FDMA)和模拟调制技术的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即1G。1G系统采用的是模拟技术,安全性和抗干扰性存在较大问题,因此手机无法真正大规模普及和应用,价格更是非常昂贵,成为当时的一种奢侈品和财富的象征。相信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们都还记得,风衣、墨镜、大哥大这样的打扮在上个世纪90年代的中国可是非常有派头。
即将迈入21世纪时,通信技术进入了2G时代。和1G不同,2G采用的是数字传输技术。这极大的提高了通信传输的保密性。2G技术分为两种,一种是基于TDMA规格所发展出来的,以GSM为代表;另一种则是CDMA规格,复用Multiplexing形式。随着2G技术的发展,手机逐渐在人们的生活中变得流行,虽然价格仍然较贵,但不再是奢侈品。诺基亚3110、摩托罗拉8200C等经典机型更是成为了一代人的记忆。
随着移动网络的发展,高速数据传输的蜂窝移动通讯技术——3G应运而生。3G的出现进一步促进了智能手机的发展, 3G的传输速度可以达到几百KB每秒,人们可以在手机上直接浏览网页,收发邮件。
2008年3月,国际电信联盟指定了4G标准。要求峰值速度在高速移动的通信(如在火车和汽车上使用)达到100Mbit/s,固定或低速移动的通信(如行人和定点上网的用户)达到1Gbit/s。
1G时我们用手机打电话,2G时我们能互发短信、看文字信息,3G时上网看图片,而4G时我们看视频和直播。从1G到4G,不仅信号越来越好,安全性越来越高,上网也越来越快了。那么即将到来的5G会比4G有哪些突破呢?根据国际通信标准组织的定义,5G将具有三大特点:
大带宽:下载速率理论值将达到每秒10GB,将是当前4G上网速率的10倍。
低延时:5G的理论延时是1毫秒,是4G延时的几十分之一,基本达到了准实时的水平。
广联接:5G单通信小区可以连接的物联网终端数量理论值将达到百万级别,是4G的十倍以上。
5G的三个特点分别“催化”出未来三类应用场景:
第一,“快”——在5G网络覆盖下,下载一部分辨率达到4K的电影,理论上不超过18秒。有了5G,VR/AR技术与全息通信的速率提高了,360°的画面清晰而稳定的呈现,我们真正体会到了“远隔万里却身临其境”的神奇。
第二,“稳”——如果只是速度的提升,还谈不上质变。5G最显著的特点是低延时和高可靠性,即在任何环境下都表现稳定。5G网络让医生在“混合现实”工具的帮助下完成精准的开颅手术,比“外科手术般的精准”更精准。
5G技术能够支持速度高达每小时500公里的设备,因此它还推动了无人驾驶汽车。例如,普通人踩刹车的反应速度大约是0.4秒,而在5G场景下无人车的反应速度有望不到1毫秒,这无疑是无人驾驶可能最终获得使用者信任的基础之一。无人驾驶这块巨大的蛋糕正吸引全球众多企业关注。
第三,“密”——5G网络每平方公里可支持100万台设备,非常有助于物联网发展。
材料二
华为在5G发展中的基站和手机技术
无线电频谱的特点是频率越高,允许分配的带宽范围越大,单位时间内所能传递的数据量就越大。通信频谱从1G的900兆赫兹提升到4G的1800兆赫兹以上,而国际电信标准组织定义的5G的主流频段是3000-6000兆赫之间。然而频率越高波长越短,衰减非常厉害,传递的距离就短,也容易被阻挡,用户体验上就会不达标。
如果说高频谱的有效应用能让更多人传递更多的信息,那么决定信号覆盖的基站则决定了我们能不能更好的传递信息。通常一个基站的覆盖范围是一个以基站为圆心的一个圆,在这个圆之内的手机都可以被这个基站的信号所覆盖。离基站近的地方信号就会好,上网速度就会很快,打电话也更清楚。
5G为了信号稳定,运营商可以多建基站,而这样一来工程量巨大,不仅浪费资源,而且多出的成本也会分摊到消费者头上。而华为通过分析现有站点存在的情况,开发出了三种新基站技术,即包括“1+1站点”、“全刀片站点”和“0站址站点”,全面解决了5G基站的推广成本问题。
这其中,“1+1站点”主要通过电源叠加,将现有模块简化,解决30%的站点的电源系统不足问题。“全刀片站点”则是将模块标准化,有效解决了传统的站点占地大,费用高,安装维护复杂的问题。“0站址站点”则不需要额外增加基站或者模块,通过“三层立体组网”的理念,将传统的基站增加杆站层组网,真正实现了现在资源共享。如果三种技术全面实施,基站的建设成本将至少节约50%。
5G小基站,全世界只有华为才能做到。正是如此,华为虽然受到美国等国阻扰,还是获得了32份订单,华为5G基站发货量超过4万个。
从5G基站到5G智能手机,华为无一不是领先世界的领跑者。当地时间2019年2月24日,华为在西班牙巴塞罗那正式发布了首款5G折叠屏手机——HUAWEI Mate X, 8GB+512GB组合,售价2299欧元,相当于人民币1.75万元,国内售价减少4000元,预计于2019年6月份发售。据了解,HUAWEI Mate X搭载业界首款7nm 5G多模终端芯片——巴龙 5000,理论峰值下载速率可达业界最快的4.6Gbps,能带来5G疾速通信联接体验。现场测试结果显示,下载一部1G大小的电影只需要3秒的时间。这款产品还采用全新升级的4500mAh大容量高密度电池、全球最快的55W超级快充,最大限度满足5G时代的全新续航需求。它的突出特点是采用一整张高强度柔性OLED显示屏,采用鹰翼式折叠设计,通过华为自研的革命性铰链技术,将手机+平板两种形态合而为一,实现一体化的折叠形态,兼具手机和平板两种形态, 闭合后是便携舒适的6.6英寸大屏手机,展开后仅5.4毫米轻薄厚度,变身为轻盈灵巧的8英寸平板。在展开状态下,它是一款移动办公与娱乐神器,在浏览网页、查看邮件同时,还能在游戏中给人沉浸式大屏体验。不仅如此,它展开后大屏幕可一分为二,编辑邮件时可以直接从图库中拖拽需要的图片,高效便捷。
从上游的芯片、基站,到5G手机、VR/AR设备,高清电视等5G产品,再到自动驾驶、智慧工厂、智能家居等未来的应用场景,未来5G将大大改变我们的生活。
【1】根据材料内容,关于1G的相关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1G通信起于20世纪七十年代,历时二十余年。
B. 第一代移动电话使用的频段是800到900兆赫。
C. 1G是基于频分复用技术和模拟调制技术建立的。
D. 大哥大采用模拟信号,因为其安全性得到追捧。
【2】根据材料内容,关于2G至4G通讯技术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2G采用的是数字传输技术, 手机走入寻常百姓家。
B. 2G的技术是TDMA 规格和CDMA规格的融合。
C. 3G采用的是高速数据传输的蜂窝移动通讯技术。
D. 从2G到4G,信号越来越好,安全性越来越高。
【3】根据5G的特点,下列应用场景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5G的大宽带,让2019年春节联欢晚会的深圳分会场实现了网络直播。
B. 5G 速度快,通过VR眼镜在丽江古城可以看到昆明海埂大坝海鸥飞翔。
C. 5G的低延时,使孟超医院完成了50公里外远程实验动物肝小叶切除手术。
D. 5G背景下,无人车的刹车速度比普通人快许多,不会再出现交通事故。
【4】关于5G基站建设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电磁波的频率越高,波越长,带宽越大,速度越快,传递距离越长。
B. 国际电信标准组织定义的5G的主流频率和4G频率相比,大幅提高。
C. 可以通过多建基站来缓解高频率信号的衰减,但是通讯成本会提高。
D. 手机在接收信号过程中,离基站越远,信号强度和速度会逐渐递减。
【5】关于华为5G小基站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华为采用“1+1站点”,实现模块简化,解决了站点30%的电源系统不足问题。
B. 华为采取“全刀片站点”,将模块标准化,解决了之前占地大,费用高问题。
C. 华为的“0站址站点”,增加杆站层组网,实现资源共享,基站建设成本节约50%。
D. 华为目前世界第一,凭借基站技术优势,打破美国阻挠,建成4万座基站。
【6】关于折叠手机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华为的首款5G折叠屏手机在西班牙巴塞罗那正式发售。
B. 巴龙 5000芯片峰值下载速率最快达到4.6Gbps。
C. 折叠手机电池具有大容量、高密度,充电快的特点。
D. 华为手机折叠状态屏幕达到6.6英寸,厚度仅5.4毫米。
【7】结合材料一、二,根据5G的要求、特点,华为在基站建设和折叠手机领域有哪些技术创新?
常温下,向10mL0.1mol·L-1CuCl2溶液中滴入0.1ml·L-1的Na2S溶液,滴加过程中溶液中-1gc(Cu2+)随滴人的Na2S溶液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Na2S溶液中:c(S2-)+c(HS-)+c(H2S)==2c(Na+)
B. Ksp(CuS)的数量级为10-36
C. a、b、c三点溶液中,b点水的电离程度最大
D. c点溶液中:c(C1-)=2c(Na+)

(2019·中央民大附中月考)E­mail, as well as telephones, ________ (play) an important part in daily communication.

材料 罗马帝国以其传统宗教为主要信仰,自基督教诞生之日起,帝国就对其进行迫害。公元3世纪以后,罗马帝国的经济、政治和道德开始出现明显的衰败迹象,从宗教中寻求解脱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要求。此时接受基督教的不仅有普通的平民大众,也有达官贵人,军队和政府甚至宫廷中也充斥着基督徒。君士坦丁走上帝位之后,所面临的是一个历经风雨四分五裂的帝国,此时摆在他面前最大的课题便是如何取得 军事与帝国的绝对权力,快速实现大一统的政治理想。而帝国统治者对于基督教迫害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也 使得君士坦丁决定改弦易张。

公元3132月,君士坦丁发布了著名的“米兰敕 令”,宣布信仰自由;另一方面君士坦丁还不断重申他 的统治来自上帝,着手对基督教会进行改造,使自己成 为全国性的大主教,利用教会组织恢复帝国的行政管 理。君士坦丁还将十字标志印于军旗之上。十字符号 在当时有多重含义,基督徒将其看成是耶稣的号召,而 多神教则以之为旧信仰的复兴,从而使不同宗教信仰 的人都在十字军旗之下获得了信心,甘愿为神灵而战。

---刘钊《君士坦丁与“米兰敕令”的政治动因》

(1)根据材料,说明罗马帝国对基督教政策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君士坦丁改革的历史意义。

以直角坐标系的原点O为极点,x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已知点P的直角坐标为,点M的极坐标为若直线l过点P,且倾斜角为,圆C以M为圆心、4为半径.
求直线l的参数方程和圆C的极坐标方程;
试判定直线l和圆C的位置关系.
已知,则“”是“”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古代的法典蕴含着重德礼、慎刑罚,遵伦常、讲忠孝,重和谐、求和睦的民族精神。由此,思想家提出“明刑”(彰明刑罚)可以“弼教”(辅助教育),也就是通过彰显法律规范的内容,使民了解它所蕴含的民族精神,表明法律非以刑人为目的,而以使民远恶迁善为目的,以期实现以刑弼教、以刑辅教。法家主张“以法为教”,使民知法既可以远离犯罪,又可以借法保护其自身的权益。正是由于法具有止恶劝善的功能,并非一味以刑人为目的,因此守法者如沐春风,违法者如履薄冰。

历史上,明刑弼教的内容因朝代不同而略有变化。汉儒传承了以礼乐主宰刑罚的传统,确立了德主刑辅的指导原则,即朝廷以道德感动民众,刑法只作为辅助手段。例如,董仲舒借助阴阳五行之说,大力宣传“大德小刑”,以德化民教民,使民不敢为非、不触法禁。唐代法典《唐律疏议》开宗明义便宣布“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阐明了教化为先、刑焉其后,明刑弼教的真谏。韩愈也曾经说过:“德礼为先而辅以政刑。”明太祖朱元璋认为,要达到天下大治,应效仿圣王,以德化天下,“亦以五刑辅弼之”。为矫正元末法纪败坏、人不畏法、肆意为恶的积弊,以严刑治国。他手订的《大诰》收集了严刑惩治犯罪的案例,意在教民“趋吉避凶”之道。《大明律》旨在运用法律打击奸顽,惩治犯罪,以维护社会的安定与国家的纲纪。明太祖还有意识地对某些案件重法又重情,借以表达明刑弼教之意。例如,“有子犯法,父贿求免者,御史欲并论父。太祖曰:子论死,父救之,情也。但论其子,赦其父。”清代在承袭明代的立法思想的同时,对政刑与礼教的目的做了经典阐述,并指出立法的精义在于“明刑弼教”。《清史稿·刑法志》篇首开宗明义:“中国自书契以来,以礼教治天下,匡之直之而刑生焉。”

从明德慎罚到德主刑辅,再到明礼导民,明刑弼教是贯穿中国古代两千余年的一个传统。它产生于以人为本的基础之上,是人本主义的具体体现。认真贯彻实施则国兴,慢而废弃则国亡,这是一条历史规律。“以德化民”的“化”与“明刑弼教”的“教”二者具有相通性,目的都在于“导民向善”,使民远离犯罪。以德化民与以法治国是互相连接、互补互用的,是国家治理不可忽视的二柄。法与德的结合减少了法律的滥用,柔化了法条严酷的外貌,便于民众接受。以德化民使民心向善,遏制了犯罪的动机,有利于避免法繁刑酷的虐政。德法互补互用,使道德法律化,遵守法律的义务和遵守道德规范的义务相一致,既止恶,而又劝善,使“明刑弼教”的“教”落到了实处。同时,德法互补又使法律道德化,使法律具有稳定性和权威性。

(节选自张晋藩《中国古代国家治理的重心》,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彰明刑罚、辅助教育就是通过彰显法律规范的内容,使人民了解教育所蕴含的民族精神。

B.儿子被判死刑,父亲行贿求情,最后判子赦父,这一事例体现出明太祖重法律又重伦理的情怀。

C.“明刑弼教”的“教”与“以德化民”的“化”之间存在相通性,目的都是使百姓“向善”。

D.以德化民与以法治国互补互用,能止恶劝善,可以使法律道德化并使其具有稳定性和权威性。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列举不同时代的事例,论证了“明刑弼教”是贯穿中国古代治理的传统。

B.文章以董仲舒大力宣传“大德小刑”的事例来论证汉代儒家德主刑辅的主张。

C.文中用韩愈言论、朱元璋修订法律等材料,论证教化先行、刑罚居后的观点。

D.文章从以德化民、以法治国、德法互补的角度阐述了我国古代在治国上的特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古代的法律并非一味以刑人为目的,这对违法者具有约束力的同时,对百姓也有教化作用。

B.清代的立法思想承袭于明代,《清史稿·刑法志》篇首就明确地阐释了政刑与礼教的关系。

C.中国古代国家治理过程中,认真贯彻实施具有人本主义情怀的明刑弼教传统,国家方会兴盛。

D.为了减少法律的滥用、柔化法条严酷的外貌、遏制犯罪的动机等,必须以德化民,使民心向善。

钙钛矿(CaTiO3)型化合物是一类可用于生产太阳能电池、传感器、固体电阻器等的功能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Ti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

(2)Ti的四卤化物熔点如下表所示,TiF4熔点高于其他三种卤化物,自TiCl4TiI4熔点依次升高,原因是____________。

化合物

TiF4

TiCl4

TiBr4

TiI4

熔点/

377

24.12

38.3

155

(3)CaTiO3的晶胞如图(a)所示,其组成元素的电负性大小顺序是__________;金属离子与氧离子间的作用力为__________,Ca2+的配位数是__________。

(4)一种立方钙钛矿结构的金属卤化物光电材料的组成为Pb2+I和有机碱离子,其晶胞如图(b)所示。其中Pb2+与图(a)中__________的空间位置相同,有机碱中,N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__________;若晶胞参数为a nm,则晶体密度为_________g·cm-3(列出计算式)

(5)用上述金属卤化物光电材料制作的太阳能电池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单质铅和碘,降低了器件效率和使用寿命。我国科学家巧妙地在此材料中引入稀土铕(Eu)盐,提升了太阳能电池的效率和使用寿命,其作用原理如图(c)所示,用离子方程式表示该原理_______、_______。

   

某同学想用热敏电阻制作一个“温度计”,为此他需要先探究该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变化的规律.现有下列器材:
待测热敏电阻R(约600~2000
直流毫安表(量程6mA,内阻约0.5
直流电压表(量程3V,内阻约1k
直流恒压电源(输出电压3V,内阻不计)
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500),以及水银温度计.加热装置.开关和导线.


(1)应选择图______(填“a”或“b”)的电路探究热敏电阻的温度特性.
(2)主要步骤:①连接电路,启动加热装置,待温度稳定为某一温度时,闭合开关,记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电压表的读数;②改变温度,多次重复步骤①操作,得出多组数据;③根据数据绘制电阻R随温度t变化的图线如图c.
(3)现将该热敏电阻.恒压电源.开关.导线.______________(填“电压表”或“电流表”)连接起来,把该电表的刻度改为相应的温度刻度,就制成了一个“温度计”.若用此“温度计”测得的温度越高,对应原电表表盘的刻度值越____________(填“大”或“小”).

The doctor recommended that you_______swim after eating a large meal.

A. wouldn’t    B. couldn’t    C. needn’t    D. shouldn't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宋代手工业发达,特别是煤炭的大量使用,导致空气污染。宋代生齿日繁,对土地、林木资源难免出现过度开发之趋势,这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水土流失与生态破坏。宋代设有专门的环境保护部门——虞部,聘请通晓农林知识者担任“农师”,为民众种植作物、林木提供技术指导。朝廷还制订一系列涉及生态保护的法令,如宋太祖曾下诏,“令民二月至九月无得采捕虫鱼,弹射飞鸟,有司岁申明之”。宋政府对绿化尤其重视,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朝廷任命谢德权领护汴河,在京师河段“植树数千万(株),以固堤岸”,促进了汴京沿河商业环境的改善。
——摘编自吴钩《宋:现代的拂晓时辰》
材料二英国是典型的“先污染,后治理”的国家……企业生产和利润的最大化成为支配企业的法则。如何解决生产越多环境污染越严重的难题,英国人在立法上对企业的社会责任进行规定,使企业成为环境保护的主体。议会的立法行动也促使了政府从指导思想上由原来被动的自由放任转变为在法律的前提下积极主动地干预。……1848年英国颁布了《公共卫生法》,1878年通过了《公共卫生条例》,至此英国基本上建立起了完整的水资源污染防治的法律体系。……在英国环境治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的还有包括工人阶级在内的社会各个群体的不懈努力,最终所有的努力使人们重新获得享有良好环境的权利。
——摘编自李宏图《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和治理》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时代背景分别概括古代中国宋朝和近代英国出现环境问题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中国宋朝与近代英国在环境保护措施方面的相同之处,并分析环保措施对各自经济发展的影响。

不为不办找理由,只为办好想办法。 ”2021 年,河北某市市民服务中心新设 办不成事 反映窗口。针对群众反映的 应办未办 事项,限定 5 个工作日内解决;对于 完全不能办理 的事项,限定 3 个工作日内回复并说明不能办理的原因。该市政府此举(   )

坚持了人民利益至上的价值理念

提升了公共事业管理水平

深化机构改革,提升了行政服务效率

创新工作方法,拓宽了为民服务渠道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单位:cm)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单位:cm3)是(   

A.                   B.                  C. 3                   D. 6

已知非零向量a,b满足=2,且(a–b)b,则a与b的夹角为
A. B. C. D.
20世纪20年代,部分教会学校出现退学潮,学生喊出了“与其为奴,勿宁退学”的口号,纷纷离校,广州圣三一学生还组成退学团。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 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B. 民权主义运动的兴起
C. 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
D. 中日民族矛盾的激化
4月12日,英国首相特蕾莎.梅召集内周主要成员,就如何应对叙利亚化武事件进行紧急商谈。14日,梅首相绕过议会,直接授权对叙利亚采取军事行动。这说明英国
①首相要对议会负责,受到议会的制约
②首相领导内阁,对重大问题作出最终裁决
③首相实际上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
④议会的实际权力不断萎缩,并受内阁左右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