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地理 

高考试题

从1937年到1944年,东北煤产量增长了84.4%,生铁增长了57.1%,电力增长了175.9%,但轻工业是负增长,有的产品还大量减产。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 东北工业畸形发展
B. 日本试图以战养战
C. 东北重工业基础较好
D. 日本轻工业生产发达
已知函数的图象大致为( )
A. B.
C. D.

       on the light in the bathroomor you will experience an unfortunate fall.

ATurn                                                         BTurning

CBeing turn                                                 DHaving turn

一列简谐横波,在t=1s时刻的波形如图甲所示,图乙为波中质点的振动图象,则根据甲、乙两图可以判断:___________

A. 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
B. 该波的传播速度为6m/s
C. 从t=0时刻起经过时间△t=3s,质点通过路程为6m
D. 在振动过程中P1、P2的位移总是相同
E. 质点P2做简谐运动的表达式为y=2sin(t-)m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十九世纪中叶,英国完全抛弃了关税保护,确立起自由贸易政策。资本主义发展到最繁荣的阶段,无论是生产力的水平还是产品的数量,都执世界之牛耳。由于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英国工业资产阶级的力量日益强大,代表工业资产阶级利益的自由党,成了政治舞台上的主导力量并长期执政。随着英国全面推向国际市场,工业开始由轻工业向重工业转轨,制铁业、机器制造业和采煤业得到迅速发展,商品充斥海内外,成为“世界工厂”。自由贸易政策就是将那些不发达国家特别是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作为原料供应地和商品销售地纳入市场轨道,围绕工业国运行,并成为其经济附庸。
——摘编自宋华《英国自由贸易政策的形成及其影响》等
材料二 作为资本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自由主义,20世纪以来发生两次深刻变革。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开启西方主流意识形态的首次转型。战后西方各国纷纷采用凯恩斯主义理论,确立了国家干预的现代化道路。20世纪70年代末的“撒切尔主义”,标志着新自由主义在西方大国上升为主流经济政策取向。新自由主义的兴起绝非偶然,由于国家干预的产生部分是因为恐惧社会主义而做出的一种反应。当发达国家内的社会主义威胁力量减退使国家干预逐渐失去存在缘由……新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与以弱化国家职能和强调市场为特征的新自由主义理念相契合。可见,新自由主义中确有一些反映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内容,其政策主张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增长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推动欧美国家反滞胀的改革。
——摘编自刘献《论20世纪以来西方主流意识形态的演变其功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英国自由贸易运动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西方自由主义政策两次转型的共性之处,分析新自由主义兴起的原因。
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0 gD2O中含有的质子数与中子数均为5NA
B. 标准状况下,22.4LCHC13中含C-Cl键的数目为3NA
C. 密闭容器中,1mol NH3和1molHCl反应后气体分子总数为NA
D. l00mL1.0 mol/L FeC13溶液与足量Cu反应,电子转移数为0.2NA
下列化学反应中溴元素仅被氧化的是
A. 2NaBr+Cl2=2NaCl+Br2 B. Br2+2NaI=2NaBr+I2
C. 3Br2+6NaOH5NaBr+NaBrO3+3H2O D. HBr+NaOH=NaBr+H2O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二氧化硫能够杀死会将酒变成醋的酵母菌
B. 二氧化碳可以作为温室大棚里的气态肥料
C. 可以用熟石灰鉴别所有的氮肥和钾肥
D. 蔗糖、淀粉、纤维素都属于糖类物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传统工艺及其器具产品历来是用与美的完美结合典范,凝结着人类自身的生活智慧,线条优雅、纹样工整、器形端庄、功能适度、取材天然。工艺本身的造物之美以及器具所折射出的文化传承肌理,历时久远却仍能让人闻其芳香,充满着浓郁的生活情趣,这一鲜明的特性到了当下,却恰恰成了一把双刃剑,既是优势也是劣势,并且极大地制约了传统工艺的发展。
传统工艺多采用一些纯天然的材质进行手工制作,不论是编扎工艺所用的竹、藤,还是雕刻工艺所用的玉石、原木,从产品个体而言都非常绿色环保,生产过程以及消费过程也很少产生污染。但从大的生态环境发展以及传统工艺可持续发展角度着眼,不断地索取以及依赖天然材质,不仅是对自然界的一种极大破坏,同时也给传统工艺的发展留下了隐患。一旦资源耗尽枯竭,传统工艺也就失去了其生存最基本的基础环境,发展与传承就捉襟见肘,工艺衰退也就不可避免。
传统工艺素以制作精美细致著称,故而技艺较为繁琐堆砌,很多传世的传统工艺品有着现代人难以想象的美,这是古人对日用器具的品质追求以及其审美特性的一种极大表现,也因此吸引了很大一部分人的目光。可是也不难发现,传统工艺背后所隐藏的精雕细琢的艺术追求固然令人赞叹与欣赏,但从根本上说这一审美特性在现代生活中已经缺乏根基,因其与现代人追求简约的审美情趣与需求完全相悖,市场低迷在所难免。
此外,传统工艺传承方式中占很大一部分比例的是口口相传的师徒制,技师与传人之间的面对面长时间授艺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技艺传承的完整性,但这种传承方式也相对脆弱,极易出现人才断层与流失,使得传统工艺的发展潜藏了极大的不稳定性。在没有大工业生产普及、也没有那么多外在从业诱惑的年代,经年累月的从业训练可以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优秀工艺传人,但到了现代,经济成本与时间成本核算直接导致传统工艺后继乏人,面临“人在技在,人亡艺绝”的困境,传承之路越走越窄。
因此,传统工艺传承,真正需要关注的是如何深入挖掘现代生活需求,通过要素整合创新提供更合理有用的产品,使传统工艺借由这些产品重新走进并融入现代人的生活,成为其密不可分的一部分,从而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传承。
(摘编自梁玲琳、朱麒宇《再论中国传统工艺传承中的要素整合创新》)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传统工艺品将实用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这一鲜明的特性从古至今既是优势也是劣势。
B. 依赖天然的材质,使得传统工艺的发展与传承捉襟见肘,进而导致工艺衰退。
C. 精雕细琢是传统工艺的艺术追求,但从根本上说这种审美特性与现代人的追求完全相悖。
D. 师徒制曾是传统工艺传承的主要方式,但这种方式在现代社会却陷入了绝境。
【2】下列对原文论述方面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从材质特性、审美特性、传承特性等三个角度阐述传统工艺的发展问题。
B. 文章综合运用了分点阐述与辩证说理的方法,但没有对典型事例进行详细分析论证。
C. 文章在论述中先阐述了传统工艺的优点,然后再揭示出这些优点背后的隐忧。
D. 文章针对传统工艺存在的问题,先总后分,逐层递进并对比分析,最后提出总体解决方案。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如果自然资源不会耗尽枯竭,传统工艺的发展与传承问题就可以不用担心。
B. 产品是传统工艺的最终承载者,它可以带着传统工艺重新走进现代人生活。
C. 只有顺应上时代需求,将传统工艺与现代生活相结合,才是真正的文化传承。
D. 制约传统工艺传承的因素有很多,围绕工艺本身特性进行分析只是一种视角。
如图,物体从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时间图象,关于物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在t=6 s时,速度为0
B. 物体在t=6 s时,速度为18 m/s
C. 物体运动前6 s平均速度为9 m/s
D. 物体运动前6 s位移为18 m
如图为实验室培养和纯化大肠杆菌的部分操作步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步骤①中导入培养基后立即盖上培养皿盖
B. 步骤④中接种环只需在第一次划线前灼烧处理
C. 将接种后的图④平板放入培养箱中培养时无需倒置
D. ③步骤操作时不需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评价王维“诗中有画”,《使至塞上》一诗中“_______,______”两句充分体现了这一特色,勾画出了塞外雄浑的景象。
(2)荀子在《劝学》中以雕刻来作比,从正而论证坚持学习的重要性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
(3)白居易的《琵琶行》中“________”—句,写山琵琶女梦中啼哭满脸泪痕的浓凄苦;“________”—句,写山诗人听间琵琶女的遭遇后泪洒衣襟的情景。
《汉书》记载:“武帝时柏至侯许昌、平棘侯薛泽、武强侯庄青翟、商陵侯赵周,皆以列侯继踵,龊龊(谨小慎微的样子)廉谨,为丞相备员(凑足人数,充数)而已,无所能发明功名著于世者。”造成这些丞相“备员”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 察举制未脱离世卿世禄的藩篱
B. 行政中枢机构权力的转移与嬗变
C. “推恩令”以恩德之名收削藩之实
D. 外儒内法改变了丞相位尊权重的传统
如图所示,用波长为λ0的单色光照射某金属,调节变阻器,当电压表的示数为某值时,电流表的示数恰好减小为零;再用波长为0.8λ0的单色光重复上述实验,当电压表的示数增加到原来的3倍时,电流表的示数又恰好减小为零。已知普朗克常数为h,真空中光速为c。该金属的逸出功为( )

A. B. C. D.
过氧化钙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易溶于酸、难溶于水、乙醇等溶剂,温度在350℃以上容易分解。其主要用作杀菌剂、防腐剂、解酸剂、油类漂白剂等。农业上用作种子及谷物的无毒性消毒剂及鱼池的增氧剂。
(1)过氧化钙工业上常用以下合成路线进行合成。

已知:氯化铵的作用是提高Ca2+的浓度。
①反应温度需要控制在常温下产率最高,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使产率降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母液的主要溶质是__________。
②整个过程的总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也可利用反应Ca(s)+O2(g) CaO2(s),在纯氧条件下制取CaO2。其装置示意图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仪器a上方橡皮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D装置中的试剂为________。
②根据完整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后,装入药品;打开分液漏斗活塞,通入一段时间气体,加热药品;待反应结束后,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__(填序号);拆除装置,取出产物。
a 停止通入氧气并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 b 熄灭酒精灯 c 反应管冷却至室温
(3)利用如图装置测定反应2CaO22CaO+O2↑产品中CaO2含量时,停止反应且冷却至25℃后的装置如图所示。A装置中存在的错误是___________,若B装置直接读数确定25℃、1个标准大气压下气体的体积,则测量结果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改革开放40年间,中国发生了______的变化,我们的文学生动地书写、积极地参与到了这段历史之中。( )1978年1月,《人民文学》发表了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该文被认为是新时期报告文学的______。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古华《芙蓉镇》等写于改革开放初期的作品获得巨大社会反响。同时,各种文学思潮、创作流派涌现,______。诗人叶延滨深有感触:“改革之初,中国诗坛就是一本《诗刊》、一本年选、一篇年度评论、几本名家诗集,而现在全国有十余家公开发行的诗刊,数百种民间诗歌社团不定期出版的诗刊诗报。”
改革开放,为文学提供了______的创作资源,也让中国文学置身于宏阔的国际文化背景中,建构新的格局,莫言、曹文轩、贾平凹、阎连科、麦家、刘慈欣……越来越多中国作家的作品被翻译、推介到国外。2012年,莫言更是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中国文学在世界上有了更大影响力,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关系,实现了从学习到对话的转变,这是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文学的重要收获。
对世界文学的了解,也进一步加深了中国作家对本土文化传统重要性的认识。近年来,先锋文学诸多作家重新回到了文学的现实主义立场,用心描绘中国故事。中国文学正向世界发出自己有力的声音,建构起自己鲜明的形象,正进入繁荣发展的新时期。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近年来,先锋文学的诸多作家重新回到了现实主义的文学立场,用心描绘中国故事。
B. 近年来,诸多先锋文学作家重新回到了现实主义的文学立场,用心讲述中国故事。
C. 近年来,先锋文学的诸多作家重新回到了现实主义的文学立场,用心讲述中国故事。
D. 近年来,诸多先锋文学作家重新回到了文学的现实主义立场,用心描绘中国故事。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广大文学工作者和作家潜心创作、朝气蓬勃、团结一心、锐意创新,推出一大批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优秀作品。
B. 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朝气蓬勃、团结一心、潜心创作、锐意创新,推出一大批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优秀作品。
C. 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朝气蓬物、潜心创作、锐意创新、团结一心,推出一大批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优秀作品。
D. 广大文学工作者和作家朝气蓝勃、锐意创新、团结一心、潜心创作,推出一大批深受是人民群众喜爱的优秀作品。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翻天覆地 发轫之作 异彩纷呈 取之不尽
B. 焕然一新 扛鼎之作 异军突起 源源不断
C. 翻天覆地 扛鼎之作 异军突起 取之不尽
D. 焕然一新 发轫之作 异彩纷呈 源源不断

改错:Robert's new book about space exploration is fantastic. You simply could read i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业上以钛铁矿(主要成分为钛酸亚铁( FeTiO3),含有MgO、SiO2等杂质)为原料,制备金属钛和铁红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①酸浸时, FeTiO3转化为Fe2+和TO2+;②本实验温度下,Ksp[Mg(OH)2]=1.0×10-11;③溶液中离子浓度小于等于1.0×10-5mol/L时,认为该离子沉淀完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酸浸时如何提高浸取速度和浸取率________(至少答两种方法)
(2)“水解”生成H2TiO3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3)“沉铁”过程中,气态产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该过程需控制反应温度低于35℃,原因为_______。
(4)滤液3可用于制备Mg(OH)2。若滤液3中c(Mg2+)=1.2×10-3mo/L,向其中加入NaOH固体,调整溶液pH值大于________时,可使Mg2+恰好沉淀完全。
(5)“电解”时,电解质为熔融的CaO,两电极材料为石墨棒。则_______极石墨棒需要定期更换,原因是________。
(6)测定铁红产品纯度:称取m克铁红,溶于一定量的硫酸之中,配成500.00mL溶液。从其中量取20.00mL溶液,加入过量的KI,充分反应后,用 c mol/L硫代硫酸钠(Na2S2O3)标准液滴定至终点,发生反应:I2+2S2O32-=S4O62-+2I-。平行滴定三次,硫代硫酸钠平均消耗体积为VmL。则铁红产品的纯度为:________(用c、V、m表式)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________,不提更远的传说,只凭史籍记载,周代的宫廷教育科目有“礼、乐、射、御、书、数”六项——“书”是识字,当然属于语文;“数”的教科书《九章算术》一直与“小学”(文字、音韵、训诂学)同科,是用语文的方式编写的;“礼乐”,要训练,但观念、规范写在经书上,也要阅读文本,理解文意,其实也是高级语文。当时的宫廷教育分文武两科,______;但是,“射御”在“礼乐”的覆盖下,也是要阅读和理解文本的。所以,_______。西周至今3000余年,不可谓不早。中国古代社会制度都是帝制,虽然固化,但上古、中古到近古,内在的变化也很复杂。社会变,语文不能不变;但是,这样一门古老的课程,自然会有万变不离其宗的中国体式,保留着太多的传统,也形成了太多的习惯。
2019年1月10日,广东省教育厅等13部门联合印发《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的实施办法(试行)》,对学生欺凌事件的种类和适用做出了明确规定。其中给他人起侮辱性绰号、在社交媒体上发表贬低或者侮辱他人人格言论等列入情节轻微的一般欺凌事件。学校对于屡教不改或者情节恶劣的严重欺凌事件中的欺凌者,在批评的同时给予惩戒,严重者可以给予留校察看、勒令退学、开除学籍的处分。这一《实施办法》的依据是
①不同的文化环境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目标的确定和行为的选择
②充分的物质条件,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发展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是主观的,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④一个人“三观”的形成是各种文化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A. ①④ B. ③④ C. ①② D. ②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