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初三):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历史 道法 

九年级(初三)试题

现有A、B、C、D、E五种溶液,它们分别是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碳酸钠溶液、氯化钠溶液和稀硫酸中的一种.鉴别它们可按如图所示的步骤进行,回答下列问题:

  1. (1) B中的溶质是(填化学式).
  2. (2) 用X鉴别D、E时,X可以选用不同的物质.

    ①若X为稀盐酸,写出有气体生成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若X为澄清石灰水,写出有沉淀生成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美国总统特朗普2017年1月签署的暂停中东七国移民人境的行政命令(“禁穆令”),被联邦法院法官裁定为违反宪法,立即暂停执行。这一过程体现的政治原则是(  )
A . 联邦制 B . 地方分权 C . 中央集权 D . 分权制衡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滴加液体   B . 稀释浓硫酸   C . 检查气密性   D . 过滤
某商场销售一种成本为每件20元的商品,销售过程中发现,每月销售量y(件)与销售单价x(元)之间的关系可近似的看作一次函数:y=﹣10x+500.

(1)设商场销售该种商品每月获得利润为w(元),写出w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如果商场想要销售该种商品每月获得2000元的利润,那么每月成本至少多少元?

(3)为了保护环境,政府部门要求用更加环保的新产品替代该种商品,商场若销售新产品,每月销售量与销售价格之间的关系与原产品的销售情况相同,新产品为每件22元,同时对商场的销售量每月不小于150件的商场,政府部门给予每件3元的补贴,试求定价多少时,新产品每月可获得销售利润最大?并求最大利润.

下列方法中,能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的是(   )
A . 观察颜色 B . 闻气味 C . 分别加入石灰水 D . 分别插入燃着的木条
从A或B两题中任选一个做答,若两题均作答,按A计分。

A

B

固体二氧化碳的用途之一是

固体二氧化碳的俗称是

将半径为40cm的圆形铁皮,做成四个相同的圆锥容器的侧面(不浪费材料,不计接缝处的材料损耗),那么每个圆锥容器的底面半径为(   )

A . 10cm B . 20cm C . 30cm D . 60cm
如图所示是某温控装置的简化电路图。

工作电路由电压为220V的电源和阻值R=88Ω的电热丝组成;控制电路由电源、电磁铁(阻值忽略)、开关、滑动变阻器R2(取值范围0~100Ω)和热敏电阻R1组成;R1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温度/℃

90

80

66

60

50

46

40

35

30

25

R1

10

20

40

50

70

80

100

120

125

130

当控制电路电流I≥50mA时,衔铁被吸下切断工作电路;当控制电路电流I≤40mA时,衔铁被释放接通工作电路。

  1. (1) 工作电路正常工作时,电热丝R在1秒内产生的热量是多少?
  2. (2) 当温度为60℃,变阻器R2=50Ω时,衔铁恰好被吸下,控制电路的电源电压是多少?
  3. (3) 若控制电路电源电压不变,此装置可达到的最低温度是多少度?
人体内有很多种酶,不同的酶催化体内不同的化学反应。

例如过氧化氢酶能催化H2O2分解形成H2O和O2 , 这种酶在马铃薯体内也存在。某同学将马铃薯块茎磨碎、过滤得到提取液进行了三次实验:

实验Ⅰ:在温度30℃的条件下,取等量提取液分别加到四支盛有等量H2O2溶液、pH分别为3、5、7、9的试管中,结果每一支试管都产生气体。请回答:

  1. (1) 实验在30℃下进行的原因是
  2. (2) 实验Ⅱ:将加入四支试管中的马铃薯提取液的量减半,重复实验Ⅰ。分别测定实验Ⅰ、Ⅱ中H2O2在相同时间内的含量变化,绘制成如图所示曲线,请回答:

    曲线A是实验(选填“Ⅰ”或“Ⅱ”)的结果。

  3. (3) 曲线A和B中,H2O2的含量的最低点位于横坐标同一位置的原因是
“模拟调光灯”的电路如图甲,电源电压4.5V,电压表量程“0~3V”,电流表量程“0~0.6A”,滑动变阻器(20Ω、1A),灯泡L标有“2.5V、1.25W”,调节滑动变阻器测得多组数据,作出U﹣I图线如图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灯泡正常发光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是10Ω B . 随电压的增加,小灯泡的电阻减小 C . 电路中最小电流是0.18A D . 灯泡正常发光时,电路的总功率是2.25W
This movie will  (吸引)many young people to come from the nearby villages.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小宇根据学习的电学知识设计了一种可以自动煮饭的电饭锅,如图甲所示。图中R1和R2均为电阻丝,S是定时开关,S1是自动控制开关。将该电路接入家庭电路中,原料加入锅中,利用定时开关S定好煮饭时长,就可以开始10min加热,5min保温的循环煮饭过程。时间一到S自动切断电源停止煮饭。某次利用电饭锅煮饭,电路总功率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求:

  1. (1) R1和R2的阻值;
  2. (2) 该电饭锅做一次饭消耗的电能;
  3. (3) 在用电高峰期该电饭锅的实际电压只有209V,求在用电高峰期该电饭锅保温过程中R1消耗的电功率。
                                                  
  1. (1) 如图,把∠AOB绕着O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一个角度,得∠A′OB′,指出图中所有相等的角.

  2. (2) 如图,BD平分∠ABC,BE分∠ABC分2:5两部分,∠DBE=21°,求∠ABC的度数.

在一只不透明的袋中装有红球、白球若干个,这些球除颜色外形状大小均相同.八(2)班同学进行了“探究从袋中摸出红球的概率”的数学活动,下表是同学们收集整理的试验结果:

试验次数n1001502005008001000
摸到红球的次数m68111136345564701

0.680.740.680.690.7050.701

 
根据表格,假如你去摸球一次,摸得红球的概率大约是 (结果精确到0.1).

当今世界,美国“一超”独大,但欧洲则说要“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日本也时而动表现出与美国“貌合神离”,中国等金砖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日新增强。这一现象表明(  )
A .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 B . 两极格局崩溃 C . 世界经济全球化 D . 国际格局走向多极化
若A(m﹣1,y1),B(m+1,y2)在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上,且y1<y2 , 则m的范围是(  )
A . m<﹣1 B . m>1 C . ﹣1<m<1 D . m<﹣1或m>1
A、B、C、D表示四种物质,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其中表示纯净物的有;表示混合物的有;表示化合物的有

实验室有一包固体药品,可能含有Na2SO4、Na2CO3、CuSO4、Ba(OH)2、NaOH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成分,某班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探究。
  1. (1) Ⅰ.称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水中充分溶解,过滤后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由实验现象可知,原固体中一定不含
  2. (2) Ⅱ.取沉淀进行如下操作并记录现象:

    图片_x0020_1098138568

    该操作过程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由实验Ⅰ、Ⅱ可知原固体中必含

  3. (3) Ⅲ.无色滤液中含哪些溶质,小组同学对此展开了下面的研究。

    操作

    现象

    结论

    ①取无色滤液向其中加入足量氯化钙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②取①中上层清液,滴加

    原固体中含NaOH

  4. (4) (反思交流)

    步骤①加入足量氯化钙溶液的目的除了检验一定含有的物质外,还能起到的作用是

  5. (5) 有同学对步骤②的结论产生质疑,原因是
  6. (6) Ⅰ中无色滤液若直接排放可能会对环境造成危害,你认为处理该废液的方法是
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中: 的顶点都在正方形网格的格点上, ,则 的度数为(   )

A . 30° B . 45° C . 60° D . 75°
下列关于西欧封君和封臣关系的表述错误的是(    )
A . 封君必须保护封臣 B . 封臣对封君要忠诚 C . 封臣要无偿地为封君服兵役 D . 封君对封臣没有任何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