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初三):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历史 道法 

九年级(初三)试题

2018年2月23日,教育部公布《关于做好2018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要求,要落实优质高中招生指标合理分配的区域内初中的比例不低于50%的要求,并适当向薄弱初中、农村初中倾斜。《通知》的要求(    )

①缩小了区域、城乡教育差距,维护了教育公平

②从根本上解决了偏远山区和农村教育资源匮乏的问题

③限制特长生,不利于青少年的长期发展

④为青少年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提供了可能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③④ D . ①④
小林同学在做探究质量守恒定律实验时,称取2.4g镁条在点燃的条件下与充足的空气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实验完毕后,称得所得固体的质量小于4.0g

[查阅资料]镁在空气中燃挠时,除了镁与氧气反应外,还可发生反应:

反应后固体质量小于4.0g是由于发生反应(填“①"或“②” )造成的,其理由是

在实验室配制15%的氯化钠溶液50g。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克,需水的体积为mL,该同学按如图所示步骤依次操作:其中操作错误的步骤是(填字母);E中玻璃棒的作用是。若图A中砝码的质量为5g,游码为2.5g,则小明称得的氯化钠质量实际为克。若无其它错误,此实验最终导致所配制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将(填“偏大”或“偏小”)。

下列关于燃烧或灭火的操作,如图所示,其中表述正确的是(  )

A . 图甲中水下白磷未燃烧是由于没有与氧气接触 B . 若将图乙中的白磷换成红磷也能观察到燃烧现象 C . 图丙中移走液化气罐是为了使其与氧气隔绝 D . 图丁中用水灭火时,水的作用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罪恶的“三角贸易”在历史上持续了几百年。这里的“三角”是指(   )

①欧洲      ②非洲     ③大洋洲    ④美洲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一元二次方程 的解为(   )
A . B . C . D .
议论文阅读《谈读书》选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须咀嚼消化。换言之,有只需读其部分者,有只须大体涉猎者,少数则须全读,读时须全神贯注,孜孜不倦。书亦可请人代读,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淡而无味。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因此不常做笔记者须记忆力特强,不常讨论者须天生聪颖,不常读书者须欺世有术,始能无知而显有知。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1. (1) 请选出对文段分析有错的一项(   )

    A . “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须咀嚼消化。”这句话指出了“粗读、泛读、精读”三种不同读书方法。 B . 文段采用了引用论证、正反对比论证方法,使说理更透彻、更充分、更令人信服。 C . 作者运用排比说理,使所说的道理十分显豁,读起来富于气势,增强了说服力和感染力。 D . 作者举了一系列的例子,从正面指出,目的是论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
  2. (2) 以上选段中有很多名言警句,请从中任选一条作为论点,并试着给它配上一个论据。

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已知A是人体胃液中的一种物质,可帮助消化;B、C、E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气体,C、D、E为氧化物,F为固体。它们之间的转换关系如下图所示。(“→”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一”表示相连两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省略))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物质A的化学式是
  2. (2) 物质F的用途是(任写一种即可);
  3. (3) 若物质D为红棕色固体,请写出D与E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家庭食用碱的主要成分是 Na2CO3 , 为测定该食用碱中 Na2CO3 的质量分数, 某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取 40g 食用碱,平均分为四份,然后分别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 CaCl2 溶液,实验数据见下表(假设该食用碱中不含难溶性杂质且杂质均不与CaCl2溶液产生沉淀)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实验四

食用碱的质量

10g

10g

10g

10g

加入CaCl2溶液的质量

20g

40g

60g

80g

生成沉淀的质量

3g

m

8g

8g

请分析表中数据回答并计算:

  1. (1) m =g
  2. (2) 40g 该食用碱与足量 CaCl2 溶液反应,最多生成沉淀质量为g
  3. (3) 该食用碱中 Na2CO3 的质量分数是?(写出计算过程,答案精确到 0.1%)
某兴趣小组做以下实验探究分子的运动.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实验Ⅰ: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入2~3滴酚酞试液(无明显变化),再向其中滴加浓氨水(酚酞试液变红).

  1. (1) 实验Ⅱ(如图甲所示):烧杯B中的现象是;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2. (2) 为使实验结论准确可靠,兴趣小组成设计实验Ⅲ(如图乙所示)作为对比实验.你认为有无必要,理由是
将一个半径为4cm的圆分割成三个扇形.
  1. (1) 它们的圆心角的比为2∶3∶5,求这三个扇形圆心角的度数;
  2. (2) 若分成4个大小相同的扇形,则每个扇形的圆心角为多少度?
  3. (3) 若其中一个扇形的圆心角为30o,你会计算这个扇形的面积吗?
(本题的所有夹持仪器均已省略)请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 (1) 图中仪器③④⑤的名称:③,④,⑤
  2. (2) 实验室制取氧气,某同学设计了图 A 的装置,并用仪器③收集氧气。其中,仪器①中盛放的试剂应为,此法生成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收集氧气的方法为。若④换成(填仪器名称),则可测量 生成氧气的体积。
  3. (3)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从 B~G 中选择仪器,组装发生装置,要求能方便控制反应 的发生或停止,你的正确选择为(填字母)
  4. (4) 如图是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微型实验装置图。与图A 对比,眼药水瓶的作用相当于仪器(填仪器编号)。写出青霉素药瓶中反应化学方程式:

已知点A(a,m),B(a﹣1,n),C(3,﹣1)在反比例函数y= 的图象上.若a>1,则m,n的大小关系是(   )
A . m<n B . m>n C . m=n D . m,n的大小不确定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学习了气体的制取和收集后,对相关知识进行总结,请你一起参与,并完成下面内容:
  1. (1) 写出下列仪器名称:b
  2. (2) 请写出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可用装置D收集氧气的原因是。若用E装置收集氧气,验满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填“c”或“d”)处。
  3. (3) 选择D装置收集到的氧气不纯,可能原因是(写一种即可)。
  4. (4) 装置B、C都可用来制取二氧化碳,装置C相对于装置B在操作方面的优点是
某报报道一则消息:“上海的雨点鸽从内蒙古放飞后,历经20余天返回上海市区的鸽巢.”信鸽这种远距离辨认方向的本领实在令人称奇.人们对信鸽有高超的认路本领的原因提出了如下猜想:

A.信鸽对地形地貌有极强的记忆力;

B.信鸽能发射并接收某种超声波;

C.信鸽能发射并接收某种次声波;

D.信鸽体内有某种磁性物质,它能借助地磁场辨别方向.

如果你选出了答案,能否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想?

如图,△ABC中,AD是中线,将△ABD旋转后与△ECD重合.

  1. (1) 旋转中心是点,旋转了度;
  2. (2) 如果AB=3,AC=4,求中线AD长的取值范围.
如图,反比例函数y= (k>0)的图象经过矩形0ABC对角线的交点D,分别交AB、BC于点E、F。若四边形OEBF的面积为6,则k的值为(    )

A . 1 B . 2 C . 3 D . 4
如图,已知Rt△ABC中,∠C=90°,AC=6,BC=8,点E、F分别是边AC、BC上的动点,且EF//AB,点C关于EF的对称点D恰好落在△ABC的内角平分线上,则CD长为

如图所示是某电能表表盘的部分数据(imp表示电能表指示灯闪烁的次数).当电路中某用电器单独工作6min时,电能表指示灯闪烁了320次,则该用电器消耗的电能是kW•h,它的功率是W.


用化学知识填空
  1. (1) 活性炭净水是利用它的性。
  2. (2) 硬水会给生产和生活带来许多不便,生活中有些硬水可用的方法降低它的硬度。
  3. (3) 常用二氧化碳灭火,原因是
  4. (4)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5. (5) “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体现碳单质常温下化学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