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 上学期上册  下学期下册

四年级语文试题

依词义写词语

①做梦也在追求。指愿望极其强烈迫切。

②教导,训诫。

③原指猛兽怒吼。比喻人发怒吼叫。

看拼音,写词语。

zhàn

chù  jiǎo

jūn   yún

bǐnɡ

hén  jì

lǎo   hǔ

辨字组词。

  砌  溜  幅  罢

  彻  榴  福  置

阅读课文《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填空

       我现在是多么怀念我的那位班主任和我的妈妈呀。班主任温和又严肃的面容和妈妈那满含着忧愁的眼神,好像还在我的眼前。让我们一起记住“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这句名言吧!一个人如果总是用自己的长处去比别人的短处,那么他不但会停止前进,还会孤独没有同伴,十分寂寞;如果他能不断找出自己的短处,不断发现与学习别人的长处,他就会飞快地进步,越来越奋发乐观.

  1. (1) 把文中画横线的部分用一个成语代替

  2. (2) 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尺和寸放在一起,尺比寸长,但尺和更长的东西相比就显得短了;寸虽然很短,但寸和比它小的东西相比,它又显得长了”

  3. (3) 根据课文回答:

    怎样才能是使自己进步,越来越乐观?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夸父逐日

    远古时代,在我国北部荒原中,有一座巍山——成都载天山,夸父族的居民就生活在这里。他们的首领叫夸父。夸父高大威猛、力大无穷,有着钢铁铸就的体魄和性格。夸父生性率真、富于幻想,并且最喜欢看日出时阳光普照大地、万物焕发生机时的瑰丽景象。可是, 太阳每天东升西落,黑夜难免交错降临,一天中总要有一半的时间笼罩在黑暗与阴冷之中。这使夸父感到非常恼怒,于是他对全族的子民说:“我要把太阳追回来,让光明和温暖与我们同在!让夸父族的天空永远晴朗!”说完,他迈开大步,向着西斜的太阳飞奔而去。

    夸父追啊追,跨过了一座座高山,穿过了一条条河,转眼之间跑出了几千里,来到了太阳落下的地方——禺谷(也叫“虞渊”)。夸父高兴极了,眼前是一团极大极亮的火球,他的身体被红彤彤的阳光包裹着。他情不自禁地张开双臂,想要拥抱这炫目的太阳。忽然,一阵难忍的干渴与燥热占据了他的身躯,他几乎支撑不住,险些倒下。是啊,这样马不停蹄地跑了大半天,加上被炙热的太阳连续烘烤,怎么能不口渴呢?

    于是,夸父俯下身子,去喝黄河、渭河里的水,几下就把两条河的水都喝干了。可那份焦渴的感觉,依旧十分强烈。

    夸父又向北方奔去,想去喝大泽(又叫“瀚海”,传说是雁门山北边一片纵横千里的水域) 里的水。可是,他还没有跑到,便在半路上渴死了。

    夸父死后,他的身体变成了一座巍峨壮丽的高山。他随身携带的手杖,化作一片枝叶繁茂、硕果累累的桃林。人们说,夸父想要把这些留给后世追求理想和光明的勇士,在漫漫长路中为他们遮阳蔽雨、充饥解渴。

  1. (1) 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幻想——       光明——          温暖——

    燥热——       笼罩——          恼怒——

  2. (2) 在下面括号中填入恰当的量词。

    树林     一高山    一大河

  3. (3) “远古时代”又称(   )
    A . 上古时代 B . 太古时代 C . 洪荒时代
  4. (4) 这篇文章表现了夸父什么样的精神呢?
  5. (5) 文章结尾说:“夸父死后,他的身体变成了一座巍峨壮丽的高山。他随身携带的手杖, 化作一片枝叶繁茂、硕果累累的桃林。”你是如何理解的?
读课文,摘抄句子。

①写出桂林山的句子。

②写出桂林水的句子。


选择

①丹麦             A.豪夫童话

②中国             B.王尔德童话

③德国             C.安徒生童话

④英国             D.张天翼童话

按要求写句子。
  1. (1)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用自己的话说说句子的意思)
  2. (2) 见到同学们有困难,我们怎能不帮助呢?(改成意思相同的陈述句)
  3. (3) 妈妈一走,我就把屋里所有的灯都打开,然后钻进被窝,蒙上头,大气都不敢喘。(仿照例句用动作描写来表现“生气”)
老师为什么把角色分给“我”?(    )
A . 因为老师特别喜欢“我”。 B . 因为“我”从来没在台上表演过。 C . 因为“我”能扮演老虎,别人扮演不了。 D . 因为“我”殷切期待的目光引起了老师的注意。
根据意思写成语。
  1. (1) 形容各种美好的东西很多(多指书籍或工艺品)。
  2. (2) 春天下雨后竹笋长得很多很快,比喻新事物大量出现。
  3. (3) 形容形象高大,气概雄伟豪迈。
读古诗《送元二使安西》,用现代文翻译下列句子。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课内阅读。

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1. (1) 这首诗的作者是代诗人
  2. (2) 这首诗描写的是季的景色。
  3. (3) “急走”的意思是
  4. (4) 理解古诗,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篱笆和小路表明这里是乡村。 B . 枝头的花已经落了,枝叶繁茂。 C . “急走”“追”形象地刻画出儿童天真活泼、好奇心强的特点。 D . “无处寻”表现出儿童的天真和稚气。
  5. (5) 说说读完这首诗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情景。
短文阅读。

仙企鹅登陆

    澳大利亚著名的菲利浦岛因为有仙企鹅登陆的奇观,成了一处游览胜地。

    仙企鹅是一种稀罕的鸟。它小巧玲珑,饶有风趣,无论谁见了都觉得可爱。它退化得短小的双翼,不能带动身躯在天空中飞翔,却能在水中游泳。它走起路来摇摇摆摆,加上他那洁白的胸脯和深灰色或黑色的背部和头部,活像西方穿着燕尾服的绅士。

    夕阳西下,海滩上人山人海,大家有序地站在海滩的两边,海滩上留下了一条通道。岸上配有的照明灯一亮,就可见第一只仙企鹅出现在惊涛骇浪之中,这个“总领队”首先游到岸边,在海滩上左顾右盼一番,然后回头引领“众兄弟”大摇大摆地鱼贯上岸,,每队约有50只,在后面排成三列纵队,整整齐齐,像是训练有素的士兵。队伍排好后,总领队“嘎嘎”声令下,全队开步走,直奔海滩沙丘。第一队登陆后,第二队接踵而至……

    夜深了,人们久久不愿离去,以惊奇的目光看着一队又一队的仙企鹅在这里登陆。

  1. (1) 按要求填空。

    “翼”字是结构的字,部首是,再查画。

    “燕”字是结构的字,共画,第五笔是

  2. (2) 补充成语。

    小巧    人山人   大

       接   左

  3. (3) 读句子,判断对错。

    ①因为仙企鹅不会飞翔,所以它不是鸟类。

    ②它的退化了的短小的双翼,能带动身躯在天空飞翔,却不能凭借它在水中游泳。

拓展阅读

月光下的童年

又是一个夜晚,我披着银白色的月光,走在青石板路上,欣赏美丽柔和的月光下的景色。

我是在月光下长大的。

记得夏天每当夜幕降临,外婆就带着我到小院子里乘凉。外婆用长满老茧的手抚摸着我,一边扇着扇子,一边给我讲老掉牙的民间故事,我每晚便在故事声中入睡。

幼时,我很爱捉虫,在朦胧的月色下,随处可以听见各种虫子的鸣唱,那唱得最动听的肯定是蛐蛐儿了。我悄悄走进草堆打着手电筒,翻开一块块的大石头,便有披着黑色“大衣”的蛐蛐儿在那里又蹦又跳。我就迅速地用双手一捂,然后,小心翼翼地捉起来,借着月光,跟邻居小伙伴斗蛐蛐儿。

中秋节,是我感到最温馨的时候。我和家人在月光下品尝月饼,还一边唱着“八月十五月儿圆”的歌,真快乐。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我也渐渐长大了,在我眼中,月亮仍然那么美。

  1. (1) 仿写词语

    小心翼翼(ABCC)

    又蹦又跳(又*又*)

  2. (2) 短文一共写了“我”小时候在月光下做的几件事?
  3. (3) 在“我”的印象中,月光的特点是什么?
我会选择恰当的量词填空。

        棵     条    个    座     位     幅

大峡谷    一大拐弯    一雪山

画卷      一大树      一科学家

换偏旁变新字并组词。

银---       撼---

踏---       珍---

按要求填写古诗句。
  1. (1) 同样是描写春天的美丽景色,杜牧在《江南春》中是这样写的:",。”而程颢在《春日偶成》中则是这样写的:“。”
  2. (2) 人们常用"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来赞美黄河的雄伟气势,你能借用古人的诗句来赞美下面的事物吗?(任选一种写一句诗)

    A.庐山   B.小草   C.荷叶   D.春雨

    ,

  3. (3) 古诗中的儿童天真可爱,《小儿垂钓》中“ , 。“写出了儿童垂钓时怕鱼儿被吓走的担心。描写儿童的诗句还有“”等。
仿写句子
①泉水从地下往上涌,好像一串串珍珠。
②泉池正中有三股比吊桶还粗的清泉,“咕嘟咕嘟”地从泉底往上冒,如同三堆白雪。
用“参差不齐”写一句话。

给画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 (1) 每天晚上,妈妈总是把床(pū  pù)(pū  pù)好。
  2. (2) 优美的歌(qǔ  qū)飘荡在弯(qǔ  qū)的林间小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