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初一)历史: 上学期上册  下学期下册

七年级(初一)历史试题

最近几年来,内部有新疆暴恐分子不断制造恐怖事件。外部有日本霸占中国的钓鱼岛;菲律宾霸占中国岛屿;越南也挑起南海之争所以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反对民族分裂,维护国家统一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前提。

材料一:

材料二:自去年5月23日严打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新疆公安机关率先行动,……截至今年4月30日,共打掉暴力恐怖团伙181个,96.2%的暴恐犯罪团伙被摧毁在预谋阶段。……暴恐案犯罪嫌疑人(女):“我没想到全镇的人都在搜捕我,更没想到我行凶后,没有任何一个人愿意收留我。”

——央视新闻,2015年5月25日

材料三:(汉代)丝绸之路以商队运输形式从中国到罗马帝国,连接了欧亚大陆的两端。丝绸之路流通着大量的、品种多样的手工业品和农产品。商人、传教士和其它一些旅行者,也带着他们的信仰、价值观念和宗教信念来自遥远的西方。

——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材料四: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等率领一千多名官兵,乘海船横渡某海峡,到达夷州。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 (1) 材料一的地图所指的是哪一事件?
  2. (2) 根据材料二回答,哪一朝代哪一机构的设置说明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3. (3) 材料一为哪一事件奠定了基础?当今我们国家建设“一带一路”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4. (4) 材料四中的“夷州”是指今天哪一地区?历史上关于该地区的记载最早在什么时期?
  5. (5) 通过以上材料,我们得到什么启示?
四位同学在做研究性学习时,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西方历史影响为题,各做了一个命题,你觉得下列主题适合的是(    )

①大汉的文明传承——纸改变了西欧的文化进程    ②西方海外殖民地助跑器——指南针

③火药——荡平了欧洲封建城堡的致命武器   ④印刷术——西方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产物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下面是《中国历史纪年表》(部分)。其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某个政权的名称,请选出其名称。(在答题卡将相应题号的选项涂黑)

A.北宋      B.南宋      C.金朝       D.西夏

《史记》记载:汉文帝“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狗马服御无所增益,有不便,辄弛(放弃)以利民。”该材料说明了汉文帝(   )
A . 注重以农为本 B . 废除严刑峻法 C . 提倡节俭治国 D . 减免徭役赋税
承德避暑山庄的修建用时(    )
A . 近30年 B . 近50年 C . 近80年 D . 近100年
春秋时期,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是(   )
A . 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B . 用羊耕作 C . 大兴水利 D . 青铜器的使用
历史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记录,历史就在我们身边。请结合下列发现历史的途径,回答问题。

【遗址中的历史】

【文物中的历史】

【传说中的历史】

材料一:“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遂禽杀蚩尤。”

——《史记•五帝本纪》

材料二:“古者舜耕历山,陶河濒,渔雷泽,尧得之服泽之阳,举以为天子,与接天下之政,治天下之民。”

——《墨子•尚贤》

【探究中的历史】

  1. (1) 结合图一回答元谋人在我国人类发展的历史中有着怎样的特殊地位?
  2. (2) 参观图二中的周口店遗址中我们可以了解古人类使用的生产工具是什么?
  3. (3) 图三文物被我国哪一原始居民使用过?图四是哪一原始居民制作的彩陶?图三和图四反映的原始居民已经进入了农耕时代,请你结合史实加以说明。
  4. (4) 材料一记述的是哪一场战役?材料二的内容记载了我国原始社会哪一种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
  5. (5) 通过探究我们可以知道,了解历史的途径有很多,请你再举出一例来。
从猿到人的演变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作用,猿和人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会使用工具。
元代开始实行的行省区划,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局面,从而使行省官失去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这一举措(    )

A .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 . 促进了边疆经济发展 C . 改变了南北经济格局 D . 抑制了民族融合趋向
近十几年来,在马来西亚发掘出与汉代陶片纹饰相似的陶片,在印度尼西亚出土了汉代的钱币和陶器,这些考古发现说明汉代开辟了(    )
A . 丝绸之路 B . 海上丝绸之路 C . 通往西域的道路 D . 通往漠北的道路
吴晗在《朱元璋传》中提到:“朱元璋继承了历代皇权走向独裁的趋势,对官僚机构大加改革,使其更加得心应手,忠实可靠地为皇家服务。”使朱元璋走向独裁的改革措施是(   )
A . 设立六部 B . 设立军机处 C . 废丞相 D . 修筑长城
“他应日本‘留学僧’的邀请,前后历时12年,经历了5次失败,终于在66岁时取得成功。他将佛学、建筑、雕塑等技术带到日本”。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 张骞出使西域 B . 鉴真东渡 C . 玄奘西行 D . 郑和下西洋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成就辉煌,为人类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制度创新】

【边疆管理】

【科技文化】

据英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中国——发明和发现的国度》一书统计,现代世界赖以建立的基本的发明创造,几乎有一半以上源于中国。15世纪前,中国科技一直领先于世界,尤其是宋元时期更是我国科技发展的高峰。

  1. (1) 图一反映了哪一制度?创立于哪一朝代?到明朝演变为什么形式?
  2. (2) 元朝开创了哪一制度?今山东省归哪一机构管辖?
  3. (3) 图二、图三实物资料与我国当今哪一地区有关?为巩固统治,清朝在该地区采取了哪些措施?该地区正式纳入中国版图是在哪一朝代?该朝代为有效地管理此地区,设置了哪一机构?
  4. (4) 请举例说明宋元时期我国对世界文明与进步产生重要影响的古代发明。
  5. (5) 【感悟历史】
    通过以上材料你有何感想或认识?
经过几十年的恢复和发展,到汉武帝的时候,西汉国力强盛。然而,身居高位的汉武帝却无法摆脱问题。而他也正是在不断地消除问题的过程中,开拓出了一个崭新的大汉帝国。请你根据下列史料,完成下列任务。

[“守业难”之王国问题]

材料一:同姓王引起的藩国危机

[“守业难"之经济问题]

材料二:汉武帝刚继位时,私人铸币还没有完全 禁绝,盐铁经营权也都掌握在豪强手中,因此社会上出现了许多富商大贾,控制了国家的经济命脉。

["守业难”之思想不统一]

材料三:

材料四: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 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董仲舒

  1. (1) 图1和图2说明了什么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问题是怎样造成的?
  2. (2) 由图2到图3的变化是汉武帝采纳谁的建议而取得的结果?
  3. (3)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汉武帝实施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4. (4) 依据材料三,指出汉武帝为什么“心神不宁”
  5. (5) 材料四中“六艺之科、孔子之术”指的是哪家学说?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什么建议?
  6. (6) 试用一句话评价汉武帝。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北方出现过哪几次统一局面?

魏国建立者是(    )

A . 曹操 B . 曹丕 C . 孙权 D . 刘备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诸卫,蒋沈韩杨,朱秦尤许,何吕施张……”大家都很熟悉,这就是《百家姓》开头的几句。下面的甲骨文都是《百家姓》当中出现过的姓氏,你知道分别是什么吗?

在半坡遗址发掘过程中,考古人员发现了一个罐子里存储了芥菜之类的种子,这个罐子应该是(    )
A . 青铜器 B . 铁器 C . 铝器 D . 陶器
史书记载西周初年有800多个诸侯国,到了春秋初年,还剩170多个,而到战国初期只有十几个诸侯国了,最终如图所示,这表明,在争霸与兼并的过程中(   )

图片_x0020_100004

A . 百家争鸣文化繁荣 B . 社会经济高速发展 C . 民族交融逐渐加强 D . 国家逐渐走向统一
假如你要研究华夏族主干的起源,准备选择实地考察,你首选的地方应该是(    )
A . 长江流域 B . 黄河流域 C . 青藏高原 D . 成都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