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初一)历史: 上学期上册  下学期下册

七年级(初一)历史试题

汉武帝、唐太宗都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皇帝,他们采取的相似治国措施是(    )

A . 重视人才的选拔和培养 B . 加强对吐蕃的管理 C . 兴建佛寺,传播佛教 D . 统一文字和度量衡
17和18世纪,当欧洲上空的“理性之光”将人们引向光明时,东方的中国人正逐步被禁锢于“思想的牢笼”。“思想的牢笼”是指:(    )
A . “焚书坑儒” B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 . 八股取士、“文字狱” D . “海禁”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贞观九年,太宗谓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师,……炀帝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此皆朕所目见,……。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百姓安乐。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贞观玫要·治国犹栽树》

材料二:“自古皇帝皆平安中夏,不能服戎狄,朕才不逮古人,而成功过之,……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资治通鉴·唐纪十四》

  1. (1) 你知道材料一中“太宗”的姓名吗?请写下面空白处。

  2. (2) 材料二所引用的《资治通鉴》出自哪个朝代?这是一本什么体例的书?

  3. (3) 综合以上文字,例举出材料中所涉及到的“太宗”在位时采取的任意2点治国措施。

  4. (4) 请用一句话评价这位帝王。
现在的中小学校已普遍开设经典诵读课,经典诵读已成为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弘扬传统美德的重要方式。“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引自《三字经》,其中的“七雄”是指(  )

A . 齐、楚、秦、燕、赵、魏、韩 B . 楚、秦、赵、宋、魏、齐、韩 C . 晋、楚、齐、韩、赵、燕、魏 D . 吴、魏、燕、赵、楚、秦、韩
阅读下列材料: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一一一《史记·商君列传》

请完成:

  1. (1)     材料中“卫鞅”指的是谁?“孝公”是哪国国君?
  2. (2)     材料反映了卫鞅的什么主张?
  3. (3) 结果如何?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结果?
中国历来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如图中,西汉时在A区域设立的管辖机构是(   )

图片_x0020_652087737

A . 伊犁将军 B . 安西都护府 C . 西域都护府 D . 北庭都护府
人类对历史的认识和研究离不开史料。下列选项中,作为研究我国农耕时代居民生活的可靠史料是(   )
A . 女娲造人、精卫填海的神话传说 B . 浙江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骨耜和房屋材料 C . 山西丁村遗址的打制石器和动物化石 D . 司马迁《史记》中有关汉武帝的记载
饱受争议的扬州曹庄隋炀帝墓高票入选2013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下列说法与隋炀帝无关的是(    )
A . 灭掉了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统一了全国 B . 在位期间开凿了一条贯穿南北的大运河 C . 统治后期暴虐无道,引发大规模农民起义 D . 正式设置进士科,按照考试成绩选拔人才
下图所示钱币出自我国古代哪个历史时期?(   )

A . 秦朝 B . 汉朝 C . 唐朝 D . 宋朝
描绘了宋代万千气象社会生活的名画是(  )

A . 《步辇图》 B . 飞天壁画 C . 《清明上河图》 D . 秦兵马俑
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的皇帝是(  )
A . 唐太宗 B . 唐中宗 C . 唐玄宗 D . 唐高宗
研究历史离不开文字资料。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
A . 夏朝 B . 商朝 C . 西周 D . 东周
赤壁之战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战役。这场战役(    )

A . 是秦国统一全国的关键一战 B . 是曹操基本统一了北方 C . 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 D . 导致北方重新陷入割据状态
河姆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的工具是(   )

A . 打制石器 B . 木制工具 C . 铁制工具 D . 磨制石器
 2017年5月14日至15日,中国北京举行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近年来,中国政府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贸易构想,旨在促进各国间的交流合作,推动建立公正的国际新秩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盛唐从习俗风尚到思想文化都体现出胡汉交融和中西贯通的特点。展示了博大开放、海纳百川与充满创新活力的时代精神。

材料二:宋代政府积极鼓励海外贸易,在一些重要港口开设专供外商居住的“蕃坊”,还设置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

材料三:自永乐三年(1405年),奉使西洋,迄今七次,所历蕃国……大小三十余,涉沧凕十万余里。

材料四:清朝乾隆帝在给英王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不屑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1. (1) 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一,列举一例唐代中外交往的典型事例。
  2. (2) 材料二中宋代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是什么?
  3. (3) 材料三反映的什么事件?并说明这一事件的目的。
  4. (4) 材料四中乾隆帝的话在当时演化成什么对外政策?该政策造成什么后果?
  5. (5) 综观古代中国对外政策的变化,请你说说对我们今天的社会发展有何借鉴?
下列人物不属于抗击外国侵略的是(    )

A . 岳飞 B . 郑成功 C . 戚继光 D . 康熙帝
1558年,倭寇攻掠福建长乐城。城崩二十余丈,居民数千“少壮守阵,老稚妇女运砖石”,终于击退倭寇。这一史实说明(   )
A . 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B . 戚继光发动人民抗倭 C . 抗倭得到了人民的支持 D . 人民起义抗倭反明
历史悠久的汉字文明,是建立文化自信、推进文化繁荣的不竭源泉。2017年12月26日,基于其对国际社会了解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的是(   )
A . 甲骨文 B . 《诗经》 C . 《论语》 D . 都江堰
历代中央政府都十分重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努力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元朝时为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而设置了(   )
A . 宣政院 B . 安西都护府 C . 西域都护 D . 澎湖巡检司
3月19日,2016丝绸之路中哈国际文化经济交流活动新闻发布会举行。大唐新丝路群英会董事长郝聚宝介绍说,本次活动目的是“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感受“东方文化”的精髓。同时还将让中国这条东方巨龙在古丝绸之路沿线上放射出新的时代光彩。中国古丝绸之路开通于(    )
A . 西汉 B . 秦朝    c.商朝    D.西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