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 九年级 中考 

初中 化学

对物质进行分类研究,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想方法。
  1. (1) 请将下列物质按照“单质、氧化物、酸、碱盐”进行分类并回答问题:
    物质 碳酸钠 熟石灰 硝酸 生石灰
    类别
  2. (2) 上述五种物质能做干燥剂的是(写化学式)。
  3. (3) 上述物质之间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 (4) 上述物质可以相互反应制取烧碱的化学方程式为
金属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

  1. (1) 图甲所示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填化学式);
  2. (2) 家用电线常用铜制,但在高压远距离输电中,常用铝代替铜,请根据图乙的信息分析,其原因是
  3. (3) 在空气中,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其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4. (4) 为探究铁、铜的金属活动性,分别将铁丝、铜丝插入稀硫酸中(图丙),说明铁比铜的金属活动性更强的实验现象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下列对关于溶质类属和溶液的名称正确的是(   )

A . 混合物、碘酒 B . 单质、液态氢气 C . 化合物、生理盐水 D . 氧化物、白酒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我们常吃的紫甘蓝磨碎取汁,可作酸碱指示剂检验身边的物质.这是因为紫甘蓝中含有的花青素遇酸性或碱性溶液会改变颜色.花青素(化学式:C15H11O6)是植物花瓣中的主要显色物质,水果、蔬菜、花卉等五彩缤纷的颜色大部分与之有关.试回答下列问题:

  1. (1) 花青素属于(填“氧化物”“混合物”“化合物”“无机物”“有机物”中的两项).
  2. (2) 花青素分子中氧、碳原子个数比(填最简整数比).
  3. (3) 花青素中所含元素质量分数最高的是(填元素符号).
  4. (4) 花青素提取物可作为保健品成分,有增强免疫力和抗癌的作用.下列关于保健品的说法中,最正确的一项是(填序号)        
    A . 保健品对人体健康有益,人人都应多多服用 B . 服用保健品无任何副作用,多吃可治疗百病 C . 保健品具有特定保健功能,可代替药物起治疗作用 D . 增进人体健康应以平衡膳食为主,保健品为辅助.
现有X、Y、Z三种金属,已知:①X+YCl2═XCl2+Y,②把Y、Z两种金属分别放入稀硫酸中,只有Y和稀硫酸反应.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 . X>Z>Y B . Z>Y>X C . Y>Z>X D . X>Y>Z
以下是小吴同学对所学知识的整理归纳,完全正确的是(   )

A、物质在微观上都是由粒子构成的,如:

B、气体的性质决定了收集方法,如:

C、物质的性质决定了它的用途,如:

D、物质因组成结构差异,在性质上表现不同,如:

A . A   B . B   C . C   D . D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已渗透到我们的“衣、食、住、行、医”中。
  1. (1) 衣:区分羊毛线和棉纱线的方法是灼烧,羊毛线燃烧时能闻到 的气味。
  2. (2) 食:维生素C能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下列南宁本地产品中富含维生素C的是      (填字母)。
    A . 武鸣沃柑 B . 隆安叮当鸡 C . 上林香米
  3. (3) 住:选择环保的装修材料可以有效地减少居室污染,劣质胶合板释放出的主要污染物是    (填字母)。
    A . NO B . CH4 C . 甲醛 D . SO2
  4. (4) 行:汽车使用乙醇汽油能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其中乙醇的化学式为
  5. (5) 医:下列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的药剂是     (填字母)。
    A . 氯化钠 B . 氢氧化铝 C . 氢氧化钙
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氧化物的是()

A . 净化后的自来水、高锰酸钾 B . 空气、氧气 C . 汽水、水蒸气 D . 冰水混合物、二氧化碳
下列实验能检验二氧化碳的是(   )
A . 用眼睛看或鼻子闻 B . 将它对着干燥的玻璃片 C . 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D . 观察颜色
乙二醇是一种无色无臭、有甜味的液体,能与水以任意比例混合。可用作溶剂、防冻剂以及合成聚酯树脂等的原料。下列有关乙二醇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乙二醇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3∶16 B . 乙二醇分子中的质子数等于电子数 C . 乙二醇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构成的有机化合物 D . 一个乙二醇分子中含有10个原子核
按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时倾斜锥形瓶使过氧化氢溶液与催化剂接触,瓶内气压的变化如图2所示。

  1. (1) 写出实验室中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2. (2) 对比分析坐标图中的点,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催化剂的种类有关。
  3. (3) 请从催化剂的角度解释,在实验过程中,上述两个反应虽化学反应速率不同,但完全反应后两个装置内压强相同的原因是
下列化肥中属于复合肥的是(   )
A . KCl B . NH4H2PO4 C . CO(NH2)2 D . Ca3(PO4)2
2016年3月22日是第二十四届“世界水日”,下列关于自然中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水结成冰分子间间隔减小 B . 水的天然循环主要是通过水分子的不断运动实现的 C . 用工业废水直接浇灌农田可节约用水 D . 为防止天然水体的污染禁止施用化肥、农药
某实验小组开展了如图有关碱的化学性质探究活动:

图片_x0020_100015

  1. (1) 实验1的目的是
  2. (2) 实验2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 (3) 实验3中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后,小萍想知道反应后溶液中除NaCl外,是否还含有其他溶质(不考虑酚酞),于是她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一种试剂,从而得出了结论。小萍加入的试剂可能是

t2℃时,向盛有10mL水的A、B两试管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可溶性固体,使其充分溶解后,观察到如图一所示的现象,请回答:

  1. (1) t2℃时,试管中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2. (2) 图二中表示乙物质溶解度曲线的是

  3. (3) 分别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析出晶体较多的物质是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自然界的水都不是纯水,通过多种途径可以使水得到不同程度的净化

B、烧煮硬水易生水垢,常用肥皂水来鉴别硬水和软水

C、利用活性炭来净化水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D、净化水的方法有多种,如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                 

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了解到,某石灰厂有一批石灰石原料,其中含有的杂质是二氧化硅(二氧化硅不溶于水,不能与盐酸反应,高温时不发生分解反应)。为了测定该石灰石的纯度,兴趣小组同学取用2 g这种石灰石样品,用实验室现有的未知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20 g4次加入,充分反应后,经过滤、干燥等操作后称量,每次稀盐酸用量及剩余固体的质量见下表,利用实验数据绘制的图像见下图。(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稀盐酸的用量

剩余固体的质量

第一次加入5g

1.5g

第二次加入5g

1.0g

第三次加入5g

0.5g

第四次加入5g

0.3g

⑴该石灰石样品的纯度是_______________

⑵所用的20 g稀盐酸中共含氯化氢的质量是多 少?

下列不是氢氧化钠俗名的是

A.火碱           B.烧碱        C.纯碱            D.苛性钠

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元素符号为Br.

(1)在图中x=  ,Br属于  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

(2)如图2表示的微粒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是  (填序号,下同),与Br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某厂废水中含有质量分数为4.9%的稀H2SO4,需要中和后才能排放。某兴趣小组同学经过讨论,提出了两种中和方案,所用试剂的价格如下:

中和试剂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

价格/(元·吨-1)

800

450

 1)请从经济与产物角度说明选择氢氧化钙的理由:

              ▲      ;②       ▲     

   2)有同学建议用氨水进行中和后再直接排放,这会引起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填标号)。

       A.重金属污染    B.有毒物质污染     C.富营养化污染     D.悬浮物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