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 九年级 中考 

初中 化学

A、B、C、D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1)若A是难溶性盐,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00,D为生活中常见的有毒气体.则B的化学式为  ,由B转化为A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若B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常温下呈液体,D能供给呼吸,则由C转化为D的化学方程式为 .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请解释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会降低肥效的原因.
  2. (2)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原理.
溶液对动植物以及人的生理活动和人类的生产、科研活动等具有重要意义。
  1. (1) 室温下,某实验小组欲配制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25%的硫酸镁溶液,按如图所示步骤操作。

    ①计算:需称取硫酸镁g,量取适量的水。用量筒量取水时,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保持水平。

    ②称量:将称好的硫酸镁固体放入烧杯中。

    ③配制溶液:将量好的水倒入盛有硫酸镁固体的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搅拌的目的是。这样得到的溶液即是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25%的硫酸镁溶液。

  2. (2) 现有MgSO4和Na2SO4的固体混合物15g,将其全部放入一洁净的烧杯中,然后加入足量蒸馏水,搅拌,固体物质完全溶解。再向烧杯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滴入NaOH溶液的质量与生成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试回答:

    ①当滴入NaOH溶液60g时(即图中B点),烧杯中溶液里一定大量存在的阴离子为(写离子符号)。

    ②当滴入NaOH溶液40g时(即图中A点),恰好完全反应,试通过计算,求固体混合物中MgSO4和Na2SO4的质量比

儿童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发育不良。如图为某种补锌口服液说明书的一部分,请回答

图片_x0020_1904037075

  1. (1) 葡萄糖酸锌由种元素组成。
  2. (2) 葡萄糖酸锌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3. (3) 每支口服液中锌的质量分数为(1g=1000mg)
  4. (4) 除了葡萄糖酸锌外,人们还经常给儿童服用乳酸锌(C6H10ZnO6)补锌,如果本需服用一支葡萄糖酸锌口服液,现需乳酸锌多少毫克?(精确到0.01%)(请写出计算过程)。
归纳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 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 . 单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则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C . 碱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则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D . 铝比铁更容易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则在空气中铝制品一定比铁制品更易被腐蚀
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图中“一”表示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表示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已省略。已知A、B、C为单质,且A呈紫红色。D、E、F、G为氧化物。E在常温下为液体,D为磁铁矿的主要成分,F和G组成元素相同。H为鸡蛋壳的主要成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写出化学式:C;G
  2. (2) 写出D和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在该反应中发生了还原反应。
  3. (3) 写出B生成A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某化学兴趣小组将光亮铜片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发现表面变黑,他们对黑色物质来源产生了兴趣,铜片表面黑色物质是什么呢?

(猜想与假设)甲认为:铜片表面的黑色固体是烟灰

乙认为:铜片表面的黑色固体可能是空气中的氧气与铜反应生成的新物质

丙认为:铜片表面的黑色固体既有烟灰又有氧气与铜反应生成的新物质

(查阅资料)

①酒精不充分燃烧产生炭黑(即黑烟)

②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加热条件下能与金属铜反应生成黑色的氧化铜

  1. (1)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和方法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一:取一小段光亮铜片,放入试管内,然后用试管夹夹持试管,放在酒精灯的外焰部位加热

    铜片变黑

    推知(填甲、乙、丙)的不正确。说明黑色物质的出现可能与空气中的有关

    实验二:取一试管,将一小段光亮铜片放入试管中,塞上胶塞,并用注射器抽出试管内的空气,封好胶塞,并加热,趁热取下胶塞,观察现象

    取下胶塞前的现象:

    取下胶塞后的现象:

    乙的猜想正确

  2. (2) (反思拓展)

    实验一将铜片放入试管中加热,目的是排除了的干扰。

  3. (3) 实验二用注射器抽出试管内空气的目的是
  4. (4) 通过对黑色物质来源的探究,写出金属铜的化学性质是
《天工开物》中记载了采矿和冶炼金属锡的场景。

  1. (1) 采矿(图1)“水锡…其质黑色…愈经淘取”,水中淘取锡砂(指锡矿石)时,所用容器的孔径需小于锡砂颗粒大小。锡砂主要成分为SnO2(选填“易”或“难”)溶于水;
  2. (2) 冶炼(图2)“凡煎炼亦用洪炉,入砂数百斤,丛架木炭亦数百斤,鼓(指鼓入空气)熔化。”其原理是高温下,木炭会把锡从锡砂(SnO2)中还原出来,同时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使用:①锡往往与其它金属制成合金使用,目的是(选填“增大”或“减小”)硬度;

    ②古代锡器常用来饮喝茶,很少装酸性物质,原因是

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 称量NaCl固体    B . 点燃酒精灯 C . 加热液体    D . 振荡试管
甲、乙、丙三种物质均含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甲、乙是组成元素完全相同的化合物,丙是单质,乙通常为液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可分解成丙,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和条件已略去),则甲分解生成丙的反应式为从微观角度解释甲乙性质有差异的原因为

化学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图片_x0020_1493736994

  1. (1) 如图菜品中,含蛋白质最丰富的是(填序号)。
  2. (2) 目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常见的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自热米饭是利用发热包中的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热量来进行加热,生石灰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次氯酸钠(NaClO)是常用的饮用水消毒剂,它的消毒原理是溶于水后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HClO),利用次氯酸的强氧化性消毒杀菌。如果保存不当,NaClO还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Na2CO3)和次氯酸,致使消毒剂变质而失效。

    ①保存NaClO时应注意、避光、放在阴凉处;②用NaClO对饮用水进行消毒的方法属于(选填“物理”或“化学”)方法;③写出NaClO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并回答问题。
  1. (1) 取一段打磨好的镁条在空气中点燃, 用来夹持镁条的仪器是
  2. (2) 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反应后溶液质量与原来相比(填“变大”或“变小”);
  3. (3) 乙醇在空气中完全燃烧,该反应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4. (4) 用石灰浆和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该反应所属基本反应类型:
  5. (5) 二氧化碳和氨气可以合成尿素[CO(NH2)2]同时生成水,通过该反应可以成功的固定和利用二氧化碳:,该反应产物中有机物的用途
            
  1. (1) 钌是一种稀有金属元素,它在地壳中的含量最小。钌在有氧化剂(如KClO3)存在时,与氢氧化钾固体一起熔融,可以转变为钌酸钾(K2RuO4)。则钌的元素符号是;在K2RuO4中钌元素的化合价是
  2. (2) 在没有催化剂存在时,小心加热KClO3固体,它会发生分解反应生成KClO4(高氯酸钾)和KCl(氯化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明明将浑浊的河水倒入烧杯中,先加入明矾搅拌溶解,静置一会儿,然后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过滤,请回答:

图片_x0020_100020

  1. (1) 图中还缺少的一种仪器是,其作用是
  2. (2) 加明矾的作用是
  3. (3) 操作过程中,他发现过滤速度太慢,原因可能是
  4. (4) 过滤后,观察发现,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是。(答一点即可)
  5. (5) 改进后再过滤,得到了澄清透明的水,他兴奋的宣布:我终于制得了纯水!对此你的看法是(填同意或不同意),理由是,若要制取纯水,还需要采用的净化方法是
  6. (6) 明明又取少量这种净化后的水于试管中,加入,振荡发现有较多的泡沫,说明这种水是。(填软水或硬水)
倒完液体时,为什么立即盖紧瓶塞?

葡萄中含有丰富的白藜芦醇(C14H12O3),白藜芦醇可预防癌症的发生及发展。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白藜芦醇由碳、氢、氧元素组成 B . 白藜芦醇由29个原子构成 C . 白藜芦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28 D . 白藜芦醇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2
妈妈带着小静去采摘园采摘,请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在去生态园的路上,小明发现路旁堆着许多废弃塑料,请写出废弃塑料带来的“白色污染”的防治措施
  2. (2) 小静看到路边的树木上涂刷含有硫磺粉等的石灰浆(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它的作用
  3. (3) 在采摘园墙外,小静就闻到了果香,说明分子具有什么性质

几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_____________( 填写字母标号 )

A 氯原子的质子数为 17 ,最外层电子数为 7

B 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31

C X 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16 ,元素名称为硫,元素符号为 S

D X 元素与氧元素位于同一周期

(2) 一种碳原子叫做碳 12 ,是含有 6 个质子和 6 个中子的碳原子,一个碳 12 原子的质量为 ag ,则一个氧原子的质量为 _________________( 用含 a 的代数式表示 )

(3) 2 所示粒子共表示 _____________ 种元素。 X 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图 2 _____________ 的化学性质相似 ( 填写字母标号 )

在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能一步实现转化的是

A C→CO 2 →CO→CuO B O 2 →MgO→H 2 O→H 2

C Fe→FeCl 3 →Fe(OH) 3 →Fe 2 O 3 D NaNO 3 →NaOH→Na 2 SO 4 →Ba 2 SO 4

在浓硫酸的催化作用下,固体草酸(H2C2O4)受热分解生成碳的氧化物和水。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对生成物中碳的氧化物种类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生成物中有哪几种碳的氧化物?

【实验猜想】猜想1:只有CO    猜想2:只有__  __      猜想3:含有COCO2

【设计实验】基于猜想3,依据COCO2的性质,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探究】

(1)观察到__  __(填字母)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草酸分解有CO2气体生成。

(2)有两种实验现象都能分别证明草酸分解的气体中含有CO

C装置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F装置中__                           

E装置中出现__                     的现象。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探究证明:猜想3成立。

草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__                                  

【问题讨论】

B装置的作用是__                                                     

D装置的作用是_                              _

装置末端酒精灯的作用是__                                   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