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 九年级 中考 

初中 化学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危险品标志,装运乙醇的包装箱应贴的标志是(   )
A . B . C . D .
下列变化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 . 牛奶变酸 B . 食醋除水垢 C . 煤的干馏 D . 海水晒盐
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 西瓜榨汁 B . 粮食酿酒 C . 铜锅生锈 D . 面包变质
铜能与硝酸反应,但不产生H2 . 根据反应方程式:3Cu+8HNO3(稀)═3Cu(NO32+2X↑+4H2O推测 X 的化学式是.
对比分析是化学学习的基本方法,某班化学兴趣小组按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探究化学反应是否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提出假设】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1. (1) 【进行探究】完成实验记录:

    实验现象

    化学方程式

    实验结论

    甲同学

    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气球①,天平平衡

    4P+5O2 2P2O3

    该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乙同学

    烧杯内产生大量气泡,天平不平衡

    该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丙同学

    镁条燃烧,发出白光,反应前后称量质量不相等.

    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2. (2) 【分析与讨论】通过分析,导致乙方案反应前后质量不相等的原因是;丙方案实验现象是正确的,但结论却是错误的,在实验操作完全正确的情况下,导致丙方案实验前后称量质量不相等的原因有
  3. (3) 【实验结论】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探究反思】在探究质量守恒定律时,的反应必须在密闭装置中进行.

粗盐中含泥沙、氯化钙、氯化镁等杂质,某同学自制的简易净水器(如图1)中放置物质的顺序错误,使净水效果不理想。

  1. (1) 请按由上到下的顺序重新排列(填字母).调整后净化的盐水仍含可溶性杂质,他设计了如图2的除杂流程:
  2. (2) 如图2中步骤①②都需要进行操作,步骤④需要进行操作.
  3. (3) 已知试剂X是碱溶液,则沉淀I为(写化学式),下列碱溶液不符合要求的是(填序号).

    A.氢氧化钠溶液     B.氢氧化钡溶液

    C.氢氧化钾溶液     D.氢氧化钙溶液

  4. (4) 步骤②除去氯化钙的反应方程式是

    步骤③中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石油是古代海洋生物、动植物的遗骸埋在土里经过长期复杂的变化形成的,是一种黏稠状的液体,是复杂的混合物,主要含 元素.

加热高锰酸钾,反应一段时间后,剩余固体成分可能有种情况,选择一种情况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

你的猜想

实验方法

实验现象

结论

取实验中的剩余固体放入试管中进行(填一种实验操作)并将伸入试管中

你的猜想

是正确的

一氧化氮在常温下是一种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它能跟空气里的氧气迅速反应,生成二氧化氮。现要收集一瓶一氧化氮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   )

A . 向上排空气法 B . 排水法 C . 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 D . 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
袁隆平院士是我国研究杂交水稻的开创者,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送别隆平,感念稻花香”。试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从营养物质角度:水稻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 (2) 从元素角度:水稻中含有多种人体所必需的元素,如碳、氧、氢、磷等,以上四种元素都属于(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3. (3) 从种植角度:为了提高水稻产量,种植过程中需要施用适量的化肥。某化肥销售处现有

    A.Ca3(PO42 ;B.NH4NO3;C.KNO3;D.KCl四种化肥。

    ①上述四种化肥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填字母序号);

    ②上述四种化肥中分别加入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能释放出刺激性气味气体的化肥是(填字母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下列有关化学反应与反应时间对应的图像不正确的是

A . 镁条点燃生成氧化镁的质量 B .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剩余物的质量 C . 一定质量的木炭与过量氧气在密闭容器内加热使其充分反应 D . 过氧化氢和水的混合物中加入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剩余物中水的质量
证明汽水中含有CO2气体,最合理的做法是(  )

A . B . C . D .
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实验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实验2:倾倒二氧化碳

  1. (1) 实验1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实验2中的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具有_____________性质。
    A . 不能燃烧 B . 不能支持燃烧 C . 能溶于水 D . 密度比空气大
实验探究,小刚同学利用比较的方法探究分子的性质。如图是他设计的实验:
  1. (1) 在第一步中他所观察到的现象是

  2. (2) 在第二个图中,他在A烧杯中盛有浓氨水,在盛有20mL水的B烧杯中加入5-6滴酚酞溶液,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B两个小烧杯。过一会儿,观察到的现象:

    如图3,他想改进改实验,在滤纸上每间隔一段距离滴加一滴酚酞试液,棉花上滴加的物质是。放置一段时间后,他观察到的现象是,由此,说明了分子具有的性质是

某固体混合物由碳酸钾和硫酸钾组成,现取一定量的该固体于烧杯中,加入85g水,充分搅拌,使其完全溶解,然后向烧杯中加入20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钡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后得到白色沉淀6.27g。经分析,该沉淀中有2.33g不溶于稀硝酸,其余全部能够溶解,且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

1)该固体中碳酸钾的质量为多少?

2)反应后,烧杯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计算结果精确到0.1%

15%H2O2溶液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会剧烈反应产生O2.实验室欲利用15%H2O2溶液制取O2,则下列装置中,仪器选择和药品放置最合理的是(  )

A.                                   B

C                                   D

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_____________构成的。

取少量的食盐加到一杯水中,食盐会逐渐消失,蘸一点水尝尝,你会感觉到“水变咸了”,这说明每一点水中都含有_____________的微粒;再取少量的砂糖加到一杯水中,砂糖也会逐渐消失,蘸一点水尝尝,你会感觉到“水变甜了”,这说明每一点水中都含_____________有的微粒。

用化学符号表示:

1两个氢原子              2+3价的铁元素      

3两个氢氧根离子          4)四个二氧化碳分子   

5+5价的磷的氧化物       6)硫酸亚铁的化学式     

氯元素的化合价由低到高的顺序,将含氯物质排列为:HClCl2MHClO2KClO3Cl2O7则其中M应是                                                     

AKCl              BHClO4           CCa(ClO)2      DKClO2

水和溶液在生命活动和生产、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自来水生产过程中先用过滤的方法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再进行消毒.X是一种常见的自来水消毒剂,工业上制取X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NaClO2=2NaCl+2X,则X的化学式是  ,NaClO2中阴离子的化合价为 

(2)井水中通常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属于硬水.可用加入  的方法区别井水和蒸馏水.请写出生活中降低井水硬度的一种方法 

(3)下面是水与其他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及部分反应物已省去).其中属于化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H4→H2O→Ca(OH)2→H2O

(4)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有水存在时水一定是溶剂   B.在水蒸发的过程中,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

C.水不可以用来鉴别硝酸铵、氢氧化钠、氯化钠、碳酸钙四种固体

D.水分子可以保持水的化学性质

(5)2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加热到50℃时现象如图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1中一定为饱和溶液的是  

②图3中表示乙的溶解度曲线是  ;P点表示的含义是 

③在图4所示的实验中,小烧杯内盛放的是20℃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某同学要使小烧杯内有固体析出时,他应向大烧杯的水中加入下列物质中的  (填字母).

A.氧化钙    B.氯化钠    C.氢氧化钠    D.硝酸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