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初二)物理上学期上册试题

如图所示为分别敲甲、乙两个音叉时记录下来的波形,观察波形可知,两音叉发出的声音音调高的是 (选填“甲”成“乙”)。

利用如图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 (1) 实验室有四种玻璃板:①2mm厚无色透明②2mm厚浅茶色透明③5mm厚无色透明④5mm厚浅茶色透明,在探究活动中应选用序号为的玻璃板竖立子水平桌面上.
  2. (2) 在玻璃板前放置棋子A,将完全相同的棋子B放在玻璃板后后并移动,人眼就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B与A的像完全重合由此说明:
  3. (3) 为了探究像的虚实情况,将一张白卡片竖直放在B所在的位置,应在玻璃板(前/后)侧观察白卡片上是否有A的像.
  4. (4) 改变A的位置,重复(2)中步骤并分别测出A和B到玻璃板的距离,记录在表中,表中“B到玻璃板的距离”应是B到玻璃板(前/后)侧的距离.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到结论:

     序号

    1

    2

     3

     A到玻璃板的距离c/m

    3.00

     5.00

    8.00

    B到玻璃板的距离 c/m

    3.00

     5.00

    8.00

  5. (5) 实验中如果观察到棋子A的像太暗,可以用手电筒照射(棋子A/玻璃板前表面)的方法改善效果.
如图所示,是根据照相机成像原理自制模型照相机,在“自制照相机模型”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取材时,胶片使用的材料是透明薄膜 B . 为使成像清晰,观察时应选择暗的物体做观察对象 C . 照相时,镜头离景物的距离要大于二倍焦距,才能在薄膜上看到清晰的像 D . 用自制的照相机先拍摄到了远处的物体,再拍摄近处物体时,应增大AB间的距离,此时薄膜上的像变小
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因而污水净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图所示为小明发明的太阳能净水器,在污水净化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 . 先熔化,后液化 B . 先汽化,后液化 C . 先升华,后凝华 D . 先汽化,后凝固
一个运动物体在前2秒内的平均速度是3米/秒,后3秒内的平均速度是5米/秒,则它在5秒内的平均速度是(  )

A . 等于4米/秒 B . 小于5米/秒而大于3米/秒 C . 等于5米/秒 D . 大于5米/秒
如图所示是用频闪照相机给两个运动的小球A和B拍摄的频闪照片,闪光时间间隔1s,图上数字为闪光时刻小球位置的编号,图中每一个小格的长度为0.2m.根据照片回答下列问题:

  1. (1) 小球A在编号1至编号3这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m/s,小球A在编号3至编号7这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m/s;
  2. (2) 小球B做运动。
如图所示是几种声波在相同时间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丙、丁都是乐音,乙是噪音 B . 丁比乙的音调低 C . 甲和乙的音调、响度、音色均相同 D . 甲和丁的音调相同
小锋假期和爸爸乘车外出,发现公路边的树木向后运动,这是以为参照物的。如果小锋发现汽车在每10 s时间里刚好经过4颗树木,且每颗树之间的距离均为50m,则该车平均速度为 m/s,合km/h 。
在医院、学校和科学研究部门附近,有如图所示禁鸣喇叭的标志。在下列方法中,与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相同的是(     )

A . 在道路旁设置隔声板 B . 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 C . 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 D . 上课时关闭教室的门窗
在山区道路急转弯处,都安装有一面大的凸面镜,因为凸面镜的反射光是的,可以扩大视野;探照灯、射灯、汽车前大灯都是凹面镜,因为它的反射光是
下列4个说法中正确的判断个数为(   )

①优美的音乐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是噪声   ②医生用听诊器给病人诊断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③某物体运动的速度是20m/s表示它每秒运动的距离是20m/s    ④在测量时如果选用最精密的测量工具,采用最科学的测量方法,让最严谨的老师进行测量加上一些偶然因素,就可能没有误差.

A . 0个 B . 1个 C . 2个 D . 3个
如图所示的透镜是透镜,用这种透镜做成的眼镜可以用来矫正眼。

熔喷布是口罩的核心材料,生产时,由喷丝孔挤出液态聚丙烯,通过高速空气流对其进行牵伸,再经(填物态变化)形成超细纤维,组合成布。将熔喷布制成口罩时,使其带上静电,利用带电体具有的性质,增强口罩的过滤效果。
长期生活在 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听力会受到严重影响,并产生神经衰弱、头疼、高血压等疾病.
下列选项属于液态水存在的形式的是(   )
A . 冰花 B . C . 雾凇 D . 初冬季节,在室外嘴呼出的“白气”
小明在“研究物体的颜色实验”中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

①找几张颜色不同的纸,白的、黑的、红的、绿的、蓝的,再找几张颜色与上面相同的透明玻璃纸和一个发光比较强的手电筒。

②把几张色纸排列在墙上,在黑屋子里,先用手电筒射出的白光依次照射各张纸,记下它们的颜色。

③再用各张透明的色纸蒙住手电筒前端,用不同的色光依次照射各张色纸把观察到的各张色纸的颜色填入表。

 

  1. (1)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你可以得到的结论是(请写出两条):

  2. (2) 若舞台上,一名演员身着白色上衣黄色裤子在跳舞,当红色的演出灯光照射到该演员身上时,台下观众看到她的衣着颜色是
物体距凸透镜20cm处,在光屏上得到放大的像,则应选择的凸透镜的焦距为(     )
A . 5cm B . 10cm C . 15cm D . 20cm
下列有关光学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 . 近视眼的矫正是佩戴合适的凸透镜 B . 用照相机照相时,景物在照相机镜头的二倍焦距以外 C . 人站在穿衣镜前看到自己在镜中的像是实像 D . 人通过放大镜看到的是物体正立放大的实像
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误差是未遵守操作规则产生的 B .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减小误差 C . 误差就是实验中产生的错误 D . 只要选用精密测量仪器,认真测量,可避免误差
下列光学器具中,主要利用光的反射原理的是(   )
A . 放大镜 B . 近视眼镜 C . 潜望镜 D . 照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