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初二)物理上学期上册试题

生物课上,我们要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显微镜的物镜是凸透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物镜所成的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B . 为了看清本身不发光的细胞,有时需要利用凹凸镜提高高度,这个凹凸镜利用了光的反射 C . 物镜所成的放大实像是可以用光屏承接的 D . 物镜所成的像与照相机所成的像性质相同
我们常常能看到岸上景物在水面形成的倒“影”,能表示其形成光路的是(  )
A . B . C . D .
声音可以传递能量与信息.下列实例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
A . 利用超声波清洗机清洗眼镜 B . 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 C . 利用超声波检测锅炉有无裂纹 D . 盲人利用超声导盲仪探测前进道路上的障碍物
在敲响大钟时,有同学发现停止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余音不止”,其原因是(   )

A . 一定大钟的回声 B . 大钟虽然停止振动,但空气仍在振动 C . 是因为人的听觉发生“延长”的缘故 D . 大钟仍在振动
很多冰箱冷藏室里的食品如果不用塑料袋包装会变干,这是现象;冷冻室内四周会有霜形成,这是现象;用湿手摸冷冻室里的冰块会粘手,这是现象。(以上均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为了解决酷暑季节的控温、降温问题,在上海世博园区内使用了如冰墙、喷雾机器人等设施.“冰墙”是利用冰的吸热,“喷雾”是利用雾的吸热(以上两空均填物态变化的名称),从而达到降温的目的.

            
  1. (1) 如图1所示,该圆的直径是cm;如图2所示,该秒表读数为s。
  2. (2) 小华想探究“光的反射规律”中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请你在图3虚线框内设计出实验记录表格。

如图所示,把一可沿ON折叠的白色硬纸板放置在平面镜上,使一束光紧贴硬纸板射向镜面上的O点,在纸板上描出入射光线AO和反射光线OB , 并测出反射角和入射角.改变光的入射角度,重复上述实验步骤.

  1. (1) 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
    A . 光能否发生反射? B . 光线是否沿直线传播? C . 光是否只能在镜面上反射? D .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间的位置有什么关系?
  2. (2) 硬纸板放在平面镜上时,要保持与镜面
  3. (3) 将ON右侧纸板向后折,就看不到反射光线,这说明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在
  4. (4) 接下来,如果想探究对于已知光路,光能否沿它的反方向传播,请你简要说明做法.

如图所示,一束光照射到平面镜上,根据反射定律画出这束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

在运输食品的过程中,常用干冰作为冷却剂,这是因为    (    )

A . 干冰升华时可以吸热 B . 干冰熔化时可吸热 C . 干冰凝华时可放热 D . 干冰凝固放热
家住德州的小宏想在“五一”假期陪奶奶去北京游玩,他在网上查到动车运行时刻表的一部分如附表所示.

附表:动车组时刻表

请根据附表帮小宏选择并求出:

  1. (1) 小宏要想到达北京用时最短,应该选择哪次动车?
  2. (2) 小宏所选动车在这段路程里的平均速度是多少?(结果保留整数)
完成下列光路图,如图标出入射角.

2020年6月21日,我国多地可以看到罕见的日环食,天文爱好者用墨水成像、小孔成像、相机拍照等方式观看或记录了这一天象奇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日食形成的原因是光沿直线传播 B . 太阳在墨水中形成倒影是光的折射现象 C . 太阳通过小孔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 D . 太阳通过照相机镜头成的是虚像
新冠病毒防疫期间,外卖小哥购买了一辆按新国标生产的电动自行车专送外卖(如图),该车部分参数如表所示,已知小哥质量为60kg,求:

项     目

参数

最高车速(千米/小时)

25

整车质量(千克)

40

最大输出功率(瓦)

400

  1. (1) 小哥骑行时人和车的总重量;
  2. (2) 小哥在某次接单中要将外卖送到与其距离5km的客人住处至少需要的时间;
  3. (3) 小哥在上述的送货过程中,其骑行的电动自行车所做的功。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女生的音调都是一样的 B . 光在真空中能传播 C . 我们能凭声音分辨吉他和古筝,是因为音色不同 D .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如图是装有水的圆柱形玻璃杯、将铅笔靠近玻璃杯的后面,透过玻璃杯可以看到笔尖指向左侧,此时所成的像为正立、(选填放大或缩小)的虚像。如果将铅笔由靠近玻璃杯的位置向远处慢慢移动,你会看到笔尖方向(填改变不改变),此时所看到的像是(选填实橡,或虚像)。

请按要求完成下列作图:
  1. (1) 在图甲中画出折射光线的入射光线;

  2. (2) 图乙中小磁针处于自由静止状态,在括号内标上“N”或“S”。

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

图片_x0020_1472270224

  1. (1) 为了使烛焰的像完整地成在光屏中央,只需要调整高度一个元件是.若不调整,会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选填“上”或“下”)方.
  2. (2) 若实验中使用的凸透镜焦距为10cm,调整高度后,不改变图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发现光屏上无像,此时应该向(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将会在光屏上呈现一个倒立、的实像.
下列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 . 渔民叉鱼 B . 凿壁借光 C . 自行车尾灯 D . 雨后彩虹
考试时要用到2B铅笔填涂机读卡,2B铅笔中的石墨是材料;发光二极管是一种电子元件,简称LBD,二极管是由材料制成的。(以上选填“导体”、“绝缘体”、“半导体”或“超导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