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初二)物理上学期上册试题

下列数据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 . 一张课桌的高度是1.6m B . 沸水的温度是100℃ C . 人的正常体温为37℃ D . 不影响人正常睡眠、休息的声级为70dB以下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下列诗词涉及光学知识,对其解释正确的是(   )
A . “起舞弄清影”,影子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实像 B . “明镜可鉴形”,明镜成像是因为光发生了折射 C . “潭清疑水浅”,潭水看起来浅是因为光发生了反射 D . “瀑水喷成虹”,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
我国“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已于9月25日晚21时10分04秒成功发射升空。担任此次发射任务的是长征2号F型运载火箭。在火箭发射时,高温火焰向下喷射到发射塔的底部,底部的钢支架遇到这样的高温火焰将会发生,为了保护发射塔,工作人员在塔底建了一个大水池,让高温火焰喷到水中,利用水的来吸收巨大的热量,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火箭升空瞬间,伴有迅速扩展的庞大“气团”是水蒸气形成的。长征火箭是以氢、氧作为燃料的,为了减小火箭的体积采用的方法使气态氢、氧后储存在燃料室中。
下列关于声波和电磁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真空中不同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也不同 B . 声波和电磁波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 . 声波和电磁波都是既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 D . 声波和电磁波都不会对人类和环境造成危害
阅读题:

        小明根据生活经验,大胆地提出了自己的想法:物质的粘性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他认为可能与温度有关,于是他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如图所示,将蜂蜜分装入二个小瓶,一瓶放在冰箱,一瓶放在室内,另一瓶放在微波炉加热一会儿,然后找三支相同的试管,用三支滴管分别从三个小瓶中各取一滴蜂蜜,同时,分别滴到同样倾斜放置着的试管内壁上,观察各滴蜂蜜流到试管底部的时间,并记录实验数据如下:

蜂    蜜

在冰箱中

在室内

经微波炉加热

温    度

较低

一般

较高

流淌时间

较长

一般

较短

  1. (1) 小明得出的结论是:有些物质(如蜂蜜),随着温度的升高,它的粘性。(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 (2) 这一结论可以用下面的图像来表示。

  3. (3) 在上述探究过程中,小明运用了“控制变量法”,还运用了“转换法”,她将不能直接测量的转换成可以测量的来完成实验探究。在物理学习中还有很多地方用到这两种方法,请将与各探究方法相同的实验序号填入空格中.

    应用“控制变量法”的有: ;应用“转换法”的有:

    A.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

    B.研究光的传播时引入光线

    C.研究影响声音响度与振幅的关系时采用控制钢尺长度不变来控制音调不变

    D.通过蜡烛火焰是否晃动来判断声音是否具有能量

    E.研究乒乓球跳动的远近反映振幅的大小

    F.将光分成可见光和不可见光进行研究

小虎乘坐着一艘速度为10m/s的汽艇匀速驶向一座山崖,他向山崖大喊一声,历时5s听到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求:
  1. (1) 5s内,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路程是多少;
  2. (2) 汽艇匀速行驶0.4km所花的时间是多少;
  3. (3) 他听到回声时离山崖有多远.
室温恒定不变的情况下,有两支示数相同、规格相同且完好无损的温度计甲、乙,温度计甲保持表面干燥,将温度计乙的玻璃泡用浸透水的湿润棉花包裹(湿润棉花的温度与室温相同),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温度计甲、乙的示数会一直相同 B . 包裹温度计乙的湿润棉花中的水蒸发降温致冷,需要放热 C . 温度计乙的示数会减小,原因是棉花中的水蒸发,需要吸热 D . 如果用扇子扇温度计甲,只要有风,没有液体蒸发,它的示数也会下降
有一种新型声纹锁,只要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就能把锁打开,如果换了其它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这种声纹锁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 

在庆祝建党100周年歌咏比赛中,能辨别出二重唱男声和女声的依据是(   )
A . 音调 B . 响度 C . 音色 D . 频率
为了观察光的直线传播,将一束单色光从玻璃槽的外侧由左侧倾斜向上射入盐水中,但光在盐水中并不是沿着直线传播,而是发生了弯曲,如图所示。这是由于(   )

A . 光从空气到玻璃发生了折射 B . 盐水不均匀使光发生了弯曲 C . 光发生了色散 D . 光从玻璃到盐水发生了折射
如图所示,小凡同学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1. (1) 他的操作如图A所示,其中错误之处是
  2. (2) 纠正错误后,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B所示,沸点为℃,说明此时气压(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
  3. (3) 分析图C所示图像,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的特点是:
如图所示,是某液体的凝固图象,当该液体凝固后,它是(填“晶体”或“非晶体”);第15分钟的内能(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第10分钟的内能;若500g该液体从A点降温到B点,共放出J的热量。【c=4.2×103J/(kg•℃)】

小英和小红两家一起自驾游,在路边上看到
  1. (1) 如图甲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标志牌上的数字“60”表示的意思是,汽车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此标志牌处到达长江大桥,最快需要

  2. (2) 两辆汽车的路程s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从图象可知,小英家车做的是 运动,其速度是

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空气射向水面,已知入射光线AO,画出其折射光线和反射光线

练习使用温度计:
  1. (1) 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的规律制成的。
  2. (2) 如图甲所示温度计的分度值是℃,读数方法正确的是(选填“A”、“B”或“C”).示数为℃;如图乙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图丙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

下列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
A . 人的心脏正常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3s B . 成年人的步行速度约为4 km/h C . 人体正常的体温约为37.8℃ D . 课桌的高度约为120cm
如图所示,把点燃的蜡烛放在音箱前,当音箱播放乐曲时,烛馅伴着音箱所发声音有节奏地来回摆动.此现象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下列单位换算的写法中正确的是(   )
A . 2cm=2cm÷100=0.02m B . 2cm=2×0.01m=0.02m C . 60μm=60μm÷1000μm=0.06mm D . 60μm=60÷1000=0.06mm
如图,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小孔a处,它成像在距小孔b的半透明纸上,且a大于b。则半透明纸上的像是(    )

A . 倒立、放大的虚像 B . 正立、缩小的虚像 C . 倒立、缩小的实像 D . 正立、放大的实像
下列现象可用光的反射原理解释的是(  )

A .      放大镜赏花  B . 手影游戏       C .      水中折笔     D .      水中倒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