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初二)物理上学期上册试题

流星落在地球上会产生巨大的声音,但它落在月球上,即使宇航员就在附近也听不到声音,这是因为(   )
A . 月球表面受到撞击时不发声 B . 撞击声太小,人耳无法听到 C . 月球表面没有空气,声音无法传播 D . 撞击月球产生的是次声波
检查视力时,人与视力表的距离要求为5m,由于医务室房间太小,医生首先将视力表贴在一面墙上,然后在对面墙上正对着视力表挂一大平面镜,视力表到镜子的距离为3m,检查视力时(     )
A . 人应面对镜而坐,人与镜的距离为2m B . 人应面对镜而坐,人与镜的距离为2.5m C . 人应面对视力表而坐,人与视力表的距离为2m D . 人应面对视力表而坐,人与视力表的距离为3m
下列物态变化中,需要吸热的是(  )
A . 液化 B . 汽化 C . 凝华 D . 凝固
如图所示的体温计是利用液体的规律制成的,该体温计的示数是℃,以下最接近这个温度的是:(选填序号)①广州市冬季最低气温;②一个健康的中学生的体温;③冰水混合物的温度(1标准大气压下)。小罗同学觉得,广州市近几年冬天的气温都有所升高,主要是和全球变暖的温室效应有关,请你至少提出一条减缓温室效应的建议:

图片_x0020_100012

如图所示,A、B是镜前一点光源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MN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请在图中画出点光源S的位置。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全国掀起了“停课不停学”的网络在线课堂热潮。下列有关网课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老师对着摄像头,学生可以看到老师,说明摄像头的成像特点与投影仪相同 B . 学生从手机上看到多彩的画面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C . 老师随机提问与学生互动交流的过程,利用了声能传递信息 D . 学生在听课时关闭门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一个成年人正常的步行速度是1.2(填单位)。一个成年人正常的步行两步的距离是1.4(填单位)。
在匀速直线行驶的车内,小明在固定位置给小芳先后拍下甲、乙两张照片如图所示,可判断(     )

A . 车向西运动,小芳相对车是静止的 B . 车向西运动,小芳相对车是运动的 C . 车向东运动,小芳相对车是静止的 D . 车向东运动,小芳相对车是运动的
某凸透镜焦距是10cm,将物体放在离焦点5cm的地方,所成的像( )

A . 一定是实像 B . 一定是虚像 C . 一定是放大的像 D . 一定是缩小的像
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是(   )
A . 在岸上看到水中的腿变“短”了    B . 平静湖面上群山的倒影    C . 透过玻璃砖看到钢笔“错位”了    D . 手影
如图所示,小明透过盛满水的圆柱形透明玻璃杯观看书上的鹦鹉图片(圆圈中的鹦鹉图与书本中的鹦鹉图实际大小相等),改变课本与水杯的距离,他不可能看到的像是(  )

A . B . C . D .
小明利用电冰箱制一些冰块,他在制冰盒里倒入一些冷水,然后放入电冰箱冷冻室,过段时间冰块就制好了,如图的几幅图中,哪个图可以表示制冰过程中水的温度变化曲线?(  )

A . B . C . D .
在暗室内让一束太阳光照射到三棱镜,射出的光射到竖直放置的屏上如图所示,则 区域为,如果我们把一支温度计放在(选填“A”或“B”)点外侧温度计的示数会明显上升,因为具有热效应。

图片_x0020_100010

医生抢救中暑病人时,通常在病人的额头和身上擦酒精,这种方法称为“物理疗法”。这种疗法的依据是酒精(填写物态变化名称)时,(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使病人身上温度降低。根据表中所提供的数据(标准大气压下)可知:80℃的酒精是态。

物质

凝固点/℃

沸点/℃

酒精

一117

78

水银

一39

357

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之间发生折射的光路图,从图中可以看出,空气在界面的(选填“上”或“下”)侧,折射角的大小是

在下面几幅交通标志牌中,能明显表示用于环境保护的是(  )

A . B . C . D .
关于平面镜所成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像是实像 B . 像是虚像 C . 像比物体小 D . 像是倒立的
用皮尺测量教室长度时,测量时若用力拉皮尺,那么由此可能引起测量结果(   )
A . 偏大 B . 偏小 C . 不变 D . 无法确定
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做物态变化实验。

图片_x0020_100006

  1. (1) 如图甲所示,把干冰放入水中时,会发现在水面上方会出现大量“白雾”,这种“白雾”的本质是(水蒸气/二氧化碳气体/小水珠)。它是由空气中的(填物质的名称),经过(填物态变化)而来的。
  2. (2) 把干冰放入试管中,在试管口套气球,如图乙所示。气球体积会逐渐变大,气球中的气体是,它是干冰(填物态变化)形成的。
  3. (3) 一段时间后,试管底部的外壁出现了白霜,如图丙所示。白霜是因为靠近试管外壁的(填物质的名称)(填物态变化)形成的。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欢同学先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恰好在镜后26cm处的光屏上出现一个与蜡烛等大倒立的像;若将此蜡烛移至凸透镜前10cm处时,则(   )
A . 光屏上出现倒立放大的实像 B . 光所上出现倒立缩小的实像 C . 将光屏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光屏上才会出现倒立放大实像 D . 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均不会出现实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