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次 |
站名 |
到达时间 |
开车时间 |
停留时间 |
里程 |
1 |
北京南站 |
-- |
09∶00 |
-- |
0公里 |
2 |
济南西站 |
10∶22 |
10∶24 |
2分 |
406公里 |
3 |
南京南站 |
12∶24 |
12∶26 |
2分 |
1023公里 |
4 |
上海虹桥站 |
13∶28 |
13∶28 |
-- |
1318公里 |
小明猜想:动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质量与物体的速度有关。因此,他设计了如下两种实验方案:
A、让同一辆小车分别从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下滑,与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相碰,比较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的距离(如图甲所示);
B、让不同质量的小车分别从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下滑,与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相碰,比较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的距离(如图乙所示)。
上述两种实验方案中:
(1)A方案是为了探究动能大小与 关系,若木块被撞后移动的距离越远.说明小车对木块的推力 越多,小车撞击木块时的动能 。
(2)小明想用B方案探究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该方案是否合理? 。
理由是 。
利用身边的器材可以做很多小实验来验证我们所学的物理知识。小明同学利用气球做了以下几个小实验:
我国家庭照明电路的电压为 伏;马路上路灯之间是 的( 选填 “并联”或“串联”);人体皮肤在潮湿时的电阻与干燥时的电阻相比会__ ___,在接触一定电压时,通过人体的电流会__ __,所以不要用湿手拨动开关(后两空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家庭电路中用 来辨别火线和零线。
实验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以下是四位同学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A.在测试反应快慢的实验中,被测者接到尺的部位越靠近上端,说明反应越快
B.将两本书相对放在一起并向中间移动,看到书本向上隆起,证明地球板块在不断运动
C.用力拉弹簧,弹簧伸长,用力压弹簧,弹簧缩短,证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方向有关
D.将稀盐酸加入到某固体中,发现有气泡产生,证明该固体是碳酸盐
在大力倡导“低碳生活,绿色出行”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骑自行车出行。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行车时,相对于车上的人,车是静止的
B.行车时,轮胎上的花纹是为了减小与地面间的摩擦
C.刹车时,由于惯性车还要滑行一段距离
D.当自行车从坡顶自由下滑时速度越来越大,是势能转化为动能
下列关于光现象的四幅图中说法错误的是( )
A.大海深处发光的水母是光源
B.雾天透过树丛的光束是直的,表明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
C.医生用电子胃镜通过光导纤维观察人体胃肠道内部是利用光的多次折射传输图象信息
D.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用玻璃三棱镜使太阳光发生色散证明了太阳光是复色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