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 历史与社会

清政府规定:外国商船只准在广州一口通商贸易;对中国出海的商民限期返回,如逾期不归则不准回国。该规定说明清政府(    )


A . 禁止对外贸易  B . 限制对外贸易  C . 加强思想控制 D . 鼓励商业发展
中西两种文明的交流碰撞,有力地促进了近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的发展。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新文化运动大力宣扬民主科学 B . 科举制废除于戊戌变法时期 C . 中国近代第一个教育学制——《奏定学堂章程》 D . 张謇创办大生纱厂
家住金华的小方,2020年寒假要到杭州动物同去玩,为此他准备了三张地图。如果你是小方,你将按什么顺序来使用这三张地图(    )

①杭州动物园游览图    ②浙江省交通图    ③杭州市区图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② C . ②③① D . ③②①
地图是地理学的语言,几乎所有的地图在绘制时都需要对真实的地表做一定扭曲。下侧“戴马克松地图”,能有效地控制绘制时产生的扭曲。结合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1. (1) 关于图中大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①是面积最大的洲 B . ⑤位于西半球 C . ④是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D . ⑥位于⑤的南侧
  2. (2) 以人工运河为界的大洲有(    )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①⑥
对后来欧洲建筑有重大影响的是(    )
A . 罗马 B . 希腊 C . 埃及 D . 波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东西互鉴】丝绸之路是沟通中国与域外交流的一个“交通网络”,通过丝绸之路原产域外的葡萄、苜蓿、胡麻等商品货物也传入中国。从汉朝以来,东罗马、阿拉伯、印度的医药、音乐、歌舞、历法等外来文化技艺大量涌入中国。另一方面,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逐渐传至西方,反映了中国对世界文明发展的巨大贡献。

——耿昇《丝绸之路研究在中国》

【西方中心】世界因15世纪90年代的新发现而发生了变化;西方逐渐成为世界中心。西方国家利用它们在工业技术、政治制度上的优势,孜孜不倦地探求在这个全新时代寻求霸权的道路。

——摘编自《西方大国崛起的条件》等

【努力前行】19世纪……中国人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醒来,才发现“天下”变成了“世界”……一败再败后,……引无数仁人志士为之流泪、流汗、流血……所以,中国人不惮以矫枉过正的姿态否定传统,学习西方。

——节选自杨凯《中国梦的方向》

  1. (1) 根据材料一,说明丝绸之路上中外交流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逐渐成为“世界中心”的历史条件。
  3. (3) 19世纪中国人在“一败再败后”,不断向西方学习,在艰难中前行。这段历史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科技推动社会的变革和发展,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的活动息息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未来5G网络的传输速率可达10Gbps,这意味着手机用户在不到1秒时间内即可完成一部高清电影的下载。除了支持手机和平板电脑外,5G网络将还需要支持可佩戴式设备,例如健身跟踪器和智能手表、智能家庭设备如鸟巢式室内恒温器等。

面对5G时代的到来,中国企业正在积极行动起来,全面拥抱5G,致力于企业的转型和技术升级,全面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材料二:数字化时代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许多机会,也对网络安全性提出很高要求。未来,城市和数字经济都将依赖网络安全。我们要充分利用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制定实施网络空间的规则,并把规则应用在生活中。

材料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研究表明,在18世纪时,知识更新周期为80-90年;19世纪到20世纪初,知识更新周期缩短为30年;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一般学科的知识更新周期为5-10年;到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许多学科的知识更新周期缩短为5年;而进入21世纪,已缩短至2-3年。

  1. (1) 材料一反映人类进入了哪一时代?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说5G技术将会产生怎样的积极.影响。
  2. (2) 材料二告诉我们应怎样正确认识网络技术的发展?“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说明人类进入第几次工业革命?
  3. (3) 结合知识的重要性,谈谈材料三给我们的启示。
放大或缩小手机地图,可以使屏幕中的地图呈现范围时大时小。放大或缩小地图,实际上是在改变地图的(   ) 
A . 比例 B . 方向 C . 图例 D . 注记
“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诗句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 五四运动 B . 秋收起义 C . 红军长征 D . 渡江战役
重庆某服装厂老板老张乘船沿长江自西向东开展一次投资考察活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 (1) 规划行程时,老张绘制了《长江示意图》(见图)。请将下列诗中所咏地理事物(加横线)与图中字母对应起来。

    ①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②洞庭湖上清秋月,月皎湖宽万顷霜。 (

  2. (2) 船过巫山河段时,老张看见了两个大型水电站,奇怪:当地用不了这么多电,国家干嘛还要大力开发这里的水能资源呢?请你帮助分析解答。
  3. (3) 到达上海后,老张进行了全方位的考察,最终决定在上海投资,以实现企业的华丽转型。请结合图示,从上海地理位置的角度说明选择的理由。
新疆的绿洲农业很有特色,主要农作物有  (    )


A . 大豆、棉花    B . 小麦、玉米 C . 小麦、棉花    D . 水稻、小麦
阅览室里贴有四张图幅相同的地图,按内容由详到略排列的选项是(    )

①婺城区地图    ②中国地图    ③浙江地图    ④金华地图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④③② C . ②①③④ D . ②③④①
当“一个民族必须解除与另一个民族之间迄今所存在着的政治联系时,就要求他们一定把那些迫使他们不得已而独立的原因宣布出来。这主张应出自(   )
A . 《权利法案》 B . 《独立宣言》 C . 《人权宣言》 D .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17世纪中期的英国,一位国王与议会矛盾重重,他是(   )​

A . 伊丽莎白女王 B . 查理一世 C . 克伦威尔 D . 路易十六
洋务运动求自强,戊戌变法图立宪,辛亥革命建共和,在一系列救亡图存的运动中,中国逐渐汇人工业文明大潮。这些运动(    )
A . 完善了近代中国的民主制度 B . 取得了反抗外国侵略的胜利 C . 完成了民族振兴的历史使命 D . 反映了近代化道路的艰辛探索

日本工业集中分布于如图所示阴影地区的原因是(  )

①城市和人口集中            

②环境无污染

③多优良港湾                  

④产品主要供出口.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20世纪60年代,西欧国家希望通过建立一个经济共同体来振兴经济并降低未来战争的可能性。目前,这个“经济共同体”已经发展成为(    )
A . 世界贸易组织 B . 欧洲联盟 C .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 . 华沙条约组织
“近年来,逆全球化暗流涌动,中国却向世界传递了共同合作、共同发展的新声音……中国引领的全球化是实现人类和平与发展的新型全球化。”这表明中国(  )
A . 准备退出全球化 B . 为全球化注入了新内容 C . 是全球化的主导与中心 D . 在全球化中获利最大
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粤港澳大湾区以广州、深圳、香港、澳门四大中心城市作为区域发展的核心引擎,目的是要建成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粤港澳大湾区属于(    )
    A . 辽河流域 B . 海河流域 C . 长江流域 D . 珠江流域
  2. (2) 香港是(    )

    ①世界自由贸易港    ②世界航运中心

    ③国际金融中心    ④历史文化中心    ⑤重工业基地

    A . ①②③ B . ③④⑤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⑤
  3. (3) 港澳与祖国内地联系密切,优势互补,互惠互利。以下优势条件属于港澳地区的是(    )
    A . 丰富的淡水资源 B . 先进的技术和充足的资金 C . 众多的廉价劳动力 D . 充足的日常生活消费品
  4. (4) 粤港澳大湾区有多座大桥连接东西两岸,其中港珠澳大桥的通车更是助力大湾区发展。由此可知该区域(    )
    A . 建桥成本低 B . 人口流动少 C . 水运条件缺乏 D . 交通需求量大
20世纪70年代,我国一些农村实行吹哨上工,农民听到“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 . 农村的生产关系已出现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 B . 暴露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下所产生的严重弊端 C . 这是由社会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过渡的表现形式 D . 农村富裕生活使人们普遍产生了非常懒惰的心理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