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 历史与社会

下列关于消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现在的消费,我们仍然提倡“新三年,旧三年,缝 缝补补又三年” B . 合理消费,就是在看到商场大幅度降价时再购买 C . “寅吃卯粮”,利用贷款方式提前享受生活的消费方式不可取 D . 消费方式是个人的选择,无所谓孰优孰劣,但应该顺应时代,与收入相适应
我国是世界上能造核武器、自行研制发射人造卫星的第五个国家,标志我国在空间技术领域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的是( )
A . 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 . 1967年,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 . 1966年,导弹核武器实验成功进行 D . 1970年,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某解举办生题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图片展。下图中应该入选“盛唐篇”的是(    )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下图为2018年“金球杯”单人环球帆船赛航行路线图,读图完成下题。

  1. (1) 据图可知本次航行没有经过的大洋是(    )
    A . 太平洋 B . 大西洋 C . 印度洋 D . 北冰洋
  2. (2) 对于图中A大洲描述正确的是(    )
    A . 北回归线穿过大洲中部 B . 东面濒临太平洋 C . 分布着世界最大热带雨林 D . 密西西比河位于该洲
观察“黄土高原示意图”,完成下列题目。

  1. (1) 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形名称。

    A(高原) B(山脉)     C(山脉) D(河流)

  2. (2) 写出下列数字代表的城市。

     ② ③   ④ ⑤

  3. (3) 黄土高原上最富集的能源矿产是
  4. (4) 黄土高原从五带看,属于带;从季风影响看,属于区;从四大地理分区看,位于地区;从阶梯位置看,位于级阶梯。
  5. (5)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防护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下列关于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           
A . 东北平原——春小麦;华北平原——冬小麦 B . 东北平原——大豆;华北平原——花生 C . 东北平原——中温带;华北平原——暖温带 D . 东北平原——湿润地区;华北平原——半干旱地区
内蒙古草原辽阔,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地区。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 (1) 简述内蒙古地区多年平均降水分布的特点,并简要分析产生的原因。
  2. (2) 长期以来,生活在呼伦贝尔大草原的蒙古族同胞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列举两项反映他们生产、生活的习俗。
  3. (3) 近年来,呼伦贝尔大草原的草场退化日趋严重,试分析主要原因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
1947年夏,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消息传到陕北,欣喜地说:“我们总算熬出头了。”这是因为(  )

A . 解放战争打响了 B . 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 C . 大决战开始了 D . 人民解放军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
所谓欧洲文艺复兴,实质可以分为二种:一为脱离宗教关系,一为发生新理想之生活。“新理想之生活”是指(    )
A . 发扬人的个性 B . 追求民主平等 C . 坚持苦行禁欲 D . 信奉神为中心
纬度最高,且为我国地势二,三级阶梯分界线的山脉是(    )
A . 太行山 B . 巫山 C . 大兴安岭 D . 雪峰山
宋代汪洙《神童诗》写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从中可见当时的科举制度起到的社会作用是(    )
A . 加强了中央集权 B . 促成了社会重学风气 C . 提高了行政效率 D . 改变了个人命运
了解历史发展的时序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与图中序号相对应的朝代依次是(    )

A . 东汉、吴、蜀、南朝 B . 东汉、蜀、吴、东晋 C . 西汉、吴、蜀、南朝 D . 西汉、蜀、吴、东晋
英国《泰晤士报》曾刊登记者报道:“这是亚洲一个划时代的历史时刻,虽然不是所有的中国都在手中,但毫无疑问,无论好坏,这是拥有近5亿人民、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一同质种族群体的政府。”这一历史时刻是(    )
A .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B . 中共八大召开 C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 .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主题:改革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

《走向21世纪的中国和世界》一书指出:20世纪“在世界现代化发展上有着三个重要的改革调整机遇,一是在20世纪初的俄国,一次是在30年代西方大危机时期的美国,还有一次是在70年代末期以来的中国”。

  1. (1) 三次改革调整机遇分别指的什么?其出台的背景共同点是什么?
  2. (2) 俄国和美国的改革的突出的特点各是什么?
  3. (3) 你怎样评价俄国和美国的改革在其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苏联的办法把农民挖的很苦。他们所采取所谓义务交售制等项办法,把农民的东西拿走太多,给的代价又极低。他们这样的积累资金,使农民的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论十大关系》

  4. (4) 结合上述材料,说出材料揭示了苏联经济建设中存在哪一突出问题?
  5. (5) 综合以上问题的回答,你认为国家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该关注到哪些问题?   
李克强总理在参观严复故居时赞誉他“放眼世界又葆有纯正中国心”,严复译著的哪本书在当时影响最大?(    )
A . 《海国图志》 B . 《物种起源》 C . 《四洲志》 D . 《天演论》
观察下面的世界三大宗教建筑物图,回答问题。

  1. (1) 图A是教的教堂,图B是教的清真寺,图C是教的佛塔。
  2. (2) 有三位教徒分别是英国的汤姆、沙特阿拉伯的萨比尔和中国的张爷爷,他们分别使用不同的语言,信仰不同的宗教,到图中所示的宗教场所进行宗教活动。

    ①汤姆使用的语言是语。

    ②萨比尔信仰教。

    ③张爷爷的宗教活动在(填字母)地进行。

  3. (3) 汤姆、萨比尔和张爷爷三人要在一起交流各自的生活情况,他们最有可能使用的语言是
下列地区,人口稠密的是(  )

A . 亚洲东部和南部 B . 南极大陆 C . 非洲的撒哈拉沙漠地区 D . 俄罗斯的北部地区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诗句描述了江南地区的梅雨期景象,此地梅雨形成的

原因是(   )

A . 受印度洋上吹来的夏季风影响 B . 受太平洋上吹来的夏季风影响 C . 受蒙古地区吹来的冬季风影响 D . 受西伯利亚吹来的冬季风影响
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的变化,说明革命党人(    )

①摈弃了狭隘的民族主义            ②排斥其他少数民族

③追求各民族之间的平等            ④视中华民族为一个整体

A . ①②④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
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相当活跃,在商业活动中出现的新现象是(    )
A . 出现了早市和夜市 B . 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商标广告 C . 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D . 形成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