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 历史与社会

医术高明,擅长外科手术,研制成全身麻醉的药剂“麻沸散”,他是(   )          

A . 扁鹊 B . 张仲景 C . 华佗 D . 李时珍
观察下图,回答第1 ~ 2题。

  1. (1) 图中P、S、T、N分别代表四个地点,其中海拔最高的是 (      )

    A . P点 B . S点  C . T点 D . N点
  2. (2) 图中甲、乙、丙、丁代表四条小河,画法明显有误的是 (      )

    A . B . C . D .
“苏联”这个词已成为过去,直接导致苏联解体的事件是(  )

A . 赫鲁晓夫改革 B . 东欧剧变 C . 欧洲联盟成立 D . 戈尔巴乔夫改革
中美关系是中美两国之间最主要的国际关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借机派第七舰队开进了台湾海峡,(1950年)10月,美军无视中国的警告,越过三八线,将战火扩大到鸭绿江边,新生政权的安全受到了威胁。

——选自《复兴之路》解说词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实行外交孤立政策,不与中国建交。1953年底,我国政府同印度就两国在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1954年6月,周恩来率领中国代表团访问印度,有针对性地阐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本思想……

——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三: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指出,中美关系是典型的大国关系,总体定位非常重要。双方虽然在社会制度等方面存在不同,但在认识到不同后再去看彼此的共同点和共同利益,这就体现了“积极”。

——新华网

材料四:“(1972年访问中国时)我走完梯级时决心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周恩来)走去。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选自《尼克松回忆录》

  1. (1) 在材料一中,当“新生政权的安全受到了威胁”时,中国人民反击美国侵略行为的历史事件是什么?根据材料二指出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国对新中国采取怎样的态度?
  2. (2) 根据材料三指出中美两国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材料三体现了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提出的什么方针?
  3. (3) 材料四中,“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是指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我国著名的人口地理分界线是(   )
A . 黑河—腾冲一线 B . 黑河—昆明一线 C . 秦岭—淮河一线 D . 北京—腾冲一线
人类文明在变革中探索前进,在变革中铸就辉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 (1) 【强国之变】这注定是影响中国千年的变法,因为这场变法,秦国成为战国中后期实力最强的国家,才有以后秦朝统一六国,才有以后的“百代皆行秦制”。

    材料中的变法是指哪一历史事件?并举出其内容中影响至今的一项。

  2. (2) 【民主之变】该城邦执政官克里斯提尼进行改革,基本铲除了旧贵族的政治特权,扩大了公民权利,确定了新的民主政治制度,对今天西方国家的民主政治制度产生了巨大影响。

    “该城邦”指的是哪一城邦?并举出其除了政治领域外的一项成就(文化科技等方面)

  3. (3) 【融合之变】“从今以后要禁绝鲜卑语和北方其他少数民族语言,一律使用汉语。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或许难以骤然改变;三十以下,凡朝廷中一切人等,不得使用旧语。”

    这是哪一次改革?有何历史意义?

  4. (4) 【仿效之变】公元7世纪中期,日本仿效中国的制度推行改革,把日本历史推入一个新时代。

    材料反映的是日本历史上的哪一事件?这之后日本成为了一个怎样的国家?

  5. (5) 四个变法的结果共同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五四”运动爆发前,发起创办《新潮》杂志,成为新文化运动先驱的衢州籍国学大师是

A . 毛子水 B . 徐存 C . 蔡元培 D . 胡适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洋务运动前期,洋务派以“自强”为旗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江南机器制造总局、金陵制造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等一批大型近代化军事工业相继问世。短短几年中,中国就已经具备了铸铁、炼钢以及机器生产各种军工产品的能力,带动了一系列的近代事业发展。随着军事工业的创办,洋务派认识到,强大的国防基础在于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要求能源、钢铁等工业与之配套。同时,为了维护民族利益,也必须发展民族经济,与洋人“商战”“争利”。于是,他们提出了“求富”的口号,兴办了一批民用工业。1872年,李鸿章在上海建立了轮船招商局,这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个民用企业。招商局开办仅三年时间,就为清政府回收了一千三百多万两银子,还将业务发展到国外,打破了外国航运公司的垄断局面。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史实,用年代尺的形式,体现洋务运动期间两个口号的时空关系。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史实,回答洋务运动对中外经济的影响。
  3. (3) 从当时的世界趋势和运动的内容入手,分析该运动失败的原因。
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其中作为主体的民族是(     )

A . 壮族       B . 藏族       C . 汉族       D . 维吾尔族
从地理位置上看,美国首都华盛顿选址在东部地区南北方的天然分界线——波托马克河畔,并不放在任何一个州,而是单独设立一个特区。这种做法有什么政治上的考量?
中国“十四年抗战”开始的标志是( )           
A . 九一八事变 B . 西安事变 C . 八一三事变 D . 七七事变
唐都长安城里繁华的商业区叫做(    )
A . 瓦肆 B . C . D .
读下图,回答问题。

  1. (1) 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大洲名称:F;G;J
  2. (2) 写出图中洲界名称:A(山脉名称)一乌拉尔河一里海—B(山脉名称)—C(海域名称)—D(海峡名称)。
  3. (3) 图中E为(运河名称),沟通了H(海域名称)和I(海域名称)
下图所示文物可以直接印证唐代(    )

A . 社会政治状况 B . 科举选才标准 C . 思想开放程度 D . 手工制作水平
大国兴衰构成了世界历史的重要篇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俾斯麦老早就承认,在欧洲存在着不可调和的彼此敌对的两大势力,……英国与德国。德国的商贩和英国的行商,在地球上每个角落都彼此竞争。无数小冲突会成为大战的借口,总有一天世界上会发生这种大战……    

——1897年英国杂志《星期六评论》

材料二:我们对一个在强大邻邦(德国)压境下的小国不论抱有多大同情,但总不能仅仅为了它而不顾一切地使整个不列颠帝国卷入一场战争。

一一引自英国首相张伯伦在1938年9月的广播演说

英国与其他国家“已经议定了关于将德军消灭的计划”,并就对德国的军事行动的规模和时间达成一致,呼吁所有大小国家积极参加对德作战。   

——1943年《德黑兰宣言》

材料三:1914年-1918年期间,英国失去了其对外投资的四分之一,而德国则失去了其全部对外投资…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这场大战,使得英、德两国军民死亡人数总数超过700万,直接经济损失达2500亿美元以上。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 (1) 请用20世纪初的史实证实该杂志的预言变为现实,并说出两大参战军事集团的名称?
  2. (2) 英国对纳粹德国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史实说明发生变化的原因?
  3. (3) 综合上述材料,从英、德的历史发展中你获得怎样的启示?
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    )
A . 农业 B . 重工业 C . 轻工业 D . 资本主义工商业
在图中火车站距离学校约6千米,在图上量的两地之间的直线距离约3厘米,则该图比例尺为(    )
A . 1:2000 B . 1/200000 C .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3千米 D .
台湾岛和海南岛是我国第一、第二大岛。2018年央视春晚设置的分会场和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的召开,海南岛再一次成为旅游热土。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中甲为海峡,乙为海峡;丙是省。
  2. (2) 根据台湾岛图分析台湾省的城市、人口主要分布在什么地方?
  3. (3) 根据海南岛图河流流向判断,海南岛地势特点是怎样的?
  4. (4) 根据下面所给的海口和高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分析,两地属于什么气候类型?气候有什么特点?

    海口                           高雄

下列宗教与其发源地对应正确的是(  )

A . 佛教﹣泰国 B . 基督教﹣欧洲西部 C . 伊斯兰教﹣中东 D . 犹太教﹣德国
人口分布深受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的影响。读北美洲人口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北美洲人口主要分布在(  )
    A . 东部沿海地区 B . 西部平原地区 C . 中部高山高原地区 D . 热带雨林气候区
  2. (2) 北美洲北部人口稀少,主要原因是(  )
    A . 地形以山地为主 B . 地形以盆地为主 C . 纬度较高,气候寒冷 D . 纬度较低,气候干燥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