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 历史与社会

年,内外交困的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年,西罗马帝国皇帝被日耳曼人废黜,西罗马帝国灭亡。东罗马帝国以为中心,继续存在了约一千年。
《史记》提出“祖黄帝说”,认为黄帝是华夏始祖……也是夏朝人、商朝人、周朝人、秦朝人的祖先,还是匈奴人、鲜卑人的共同祖先。材料体现的观念是(    )
A . 民族认同 B . 华夷有别 C . 中央集权 D . 天朝上国
下列史实表述正确的有(    )

A . 罗马共和国的政治体制是贵族政治和民主政治的结合 B . 公元前27年,屋大维自称国家“元首”,使罗马民主制达到全盛 C . 中古欧洲时法兰克等国的君主是西欧最大的封建土地所有者 D . 中古欧洲时封臣对自己封主的封主有臣属关系
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一书中说:“现在人们对希腊这一黑暗时代(指古代希腊遭受蛮族入侵)的了解要比印度遭受蛮族入侵时期的了解详尽得多,这主要归功于希腊人自己留下的宝贵遗产。”他在这里说的“宝贵遗产”主要是指( )           
A . 《荷马史诗》 B . 《天方夜谭》 C . 儒略历 D . 《十二铜表法》
它曾有“万园之园”的美称。但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它成为了中华民族屈辱的记号。这里的“它”是(    )
A . 云冈石窟 B . 莫高窟 C . 故宫 D . 圆明园
20世纪拉开帷幕的时候,展现在人们面前的并不是充满希望的舞台,而是列强重新瓜分世界的图景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硝烟。

【图说历史】

图一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位  图二1914年印制的卡通宣传地图

继承人斐迪南及夫人在街头被刺身亡    将”一战”比作”群狗为残羹废品之争

【追根溯源】

图三 20世纪前期欧美主要国家的实力对比示意图

【论丛史出】

                     第一次世界大战相关数据统计表

持续时间

参战国数

战争范围

卷入人口

伤亡人数

经济损失

4年

30多个

14个国家

15亿

3000多万

3000多亿美元

  1. (1) 图一反映的历史事件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有何联系?
  2. (2) 联系图二,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
  3. (3) 结合图三,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4. (4) 请根据上表的史实推导得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相关的结论。
我国县级行政单位开始于(  )
A . 西周 B . 秦国 C . 秦朝 D . 汉朝
某同学用乒乓球、铁丝、胶布等材料制作了一个简易地球仪,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 (1) 图中乒乓球顶部,铁丝穿过的点a,叫做(    )  
    A . 南极 B . 地轴 C . 北极 D . 直射点
  2. (2) 在图中乒乓球上所画的纬线中,最长的是(    )  
    A . 赤道 B . 回归线 C . 极圈 D . 本初子午线
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事件是(     )


A . 美苏军队在易北河会师 B . 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C .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D . 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是春秋晚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主张人们相互爱护,反对暴政。

材料二  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是: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斗争锋芒集中指向封建正统思想——孔孟之道。

材料三  韩非子是战国时期法家的代表人物。他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应当按照现实的需要进行改革,国家权力应集中在君主手中。他还主张以法治国。

材料四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依法治国,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民主法制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以上材料皆摘自岳麓版历史教材

  1. (1) 根据材料一回答,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什么?秦始皇和汉武帝是如何对待儒家思想的?

  2. (2)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你是否赞同新文化运动把斗争锋芒集中指向孔孟之道?简要说明你的理由。

  3. (3) 根据材料三、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韩非子的哪些主张对我国当今社会仍有现实意义?请列举两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民主法制建设中颁布的新法。

  4. (4)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你觉得当代青少年应如何对待中华传统文化?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构成了近代化探索的一条艰辛之路,这四条探索的道路虽然各有特色,但也有一些共同之处,下面哪个选项是他们的相同点(   )
A . 都向西方学习 B . 都努力创办军事工业 C . 都在寻求变法维新 D . 都接受“三民主义”
将三国与其相关的发达产业用直线连接起来。

魏            农业

蜀            造船业

吴            丝织业

“明修长城清修庙”,反映的是清朝对少数民族采取安抚怀柔的政策。下列历史事件中能反映这一政策特点的是(    )
A . 郑成功收复台湾 B . 册封达赖和班禅 C . 政府在多地设置茶马司 D . 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
亚洲最大的淡水湿地是(    )
A . 松嫩平原 B . 东北平原 C . 辽河平原 D . 三江平原
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光辉灿烂,创造力之强大、成就之辉煌,在世界文化之林中独领风骚。下面所示作品的文学体裁是(    )

大人,如今是三伏天道,若窦娥委实冤屈,身死之后,天降三尺瑞雪,遮掩了窦娥迟首。

A . 汉赋 B . 唐诗 C . 宋词 D . 元曲
2020年的新冠疫情让世人对武汉这座城市有了更深的认识。钟南山说:“武汉是座英雄的城市。”从中国近代史角度看,下列历史事件中,见证了武汉是座英雄城市的有(     )

①武昌起义     ② 抗击新冠疫情     ③八七会议   ④武汉会战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西藏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藏族是祖国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清政府加强对西藏的管理,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

①顺治帝接见达赖五世,正式赐予“大懒喇嘛”称号  ②清廷赐予另一位西藏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封号   ③清政府规定,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   ④1727年,清朝开始在西藏设立驻藏大臣  ⑤清朝康熙时期,改土归流制度开始大规模推行,加强了中央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联系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⑤ C . ①③④⑤ D . ②③④⑤
与以往的资本主义统治政策相比,罗斯福新政主要“新”在(     )


A . 调整并维护了资本主义制度 B . 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 C . 国家对经济加强干预   D . 促进了社会发展
黄河的游“地上河”位于平原.黄河的泥沙来自游的黄土高原地区.

探究题,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历史纪年表》(部分)

 

材料二:两宋时期,“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丝、棉纺织业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苏瑚熟,天下足”。

材料三:明朝人方孝孺曾言:“在宋之时,见胡服、闻胡语者犹以为怪,……至于元,百年之间,四海之内,起居、饮食、声音、器用,皆化而同之。”

材料四:美国学者李约瑟说:“每当人们在中国文献中查找任何一个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主要焦点就在宋代。”恩格斯说:“现在已经毫无疑义地证实了,火药是从中国经过印度传给阿拉柏人,又由阿拉伯人和火药武器一道经过西班牙转入欧洲。”   

  1. (1) 材料一图中政权①的建立者是谁?建立政权②的是哪个民族?从图中可以看出宋元时期的时代特征是什么?   
  2. (2)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现象出现的原因。   
  3. (3) 材料三反映了元朝时期的什么历史现象?这一时期出现了一个新民族,它的名称是什么?   
  4. (4) 宋元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高峰时期,请列出除火药以外的其它两项重大发明,并阐明其对世界的影响。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