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 历史与社会

马新良,一名普通的菜场摊主,35年坚守一个菜摊,不短斤缺两,不卖霉烂变质的菜。他身上所彰显的价值准则有(    )

①和谐    ②平等    ③诚信    ④友善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阅读图文,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 1 威尼斯在意大利的位置   图 2 波河流域气候图

材料二:日本渔港的分布

【相关链接】日本渔业发展十分迅速,这得益于其采取的正确措施,如:签署《京都渔场利用协定》, 规定休渔期,禁止使用大量鱼饵;在发展传统渔业的同时,尝试开发潜水体验、海水浴观光、赏鲸体验等新项目;为解决“鳗鱼荒”,积极研发鳗鱼人工养殖技术。

  1. (1) 根据图 1 描述威尼斯的相对位置,结合图 1 和图 2 指出波河的枯水期在    (夏季、秋季、冬季)并简述理由。
  2. (2) 结合材料二与相关链接,分析日本渔业发达的自然和人文条件。
  3. (3) 威尼斯城和日本傍水而居形成不同特色的生产方式,请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建筑是浓缩的历史。下列建筑中见证了中国全面抗战开始的是(    )

A . 图1 B . 图2 C . 图3 D . 图4
中国近代史上发生一系列侵华战争。如下所示,1894年的侵华战争后签订的条约是(    ) 

A . 《南京条约》 B . 《北京条约》 C . 《马关条约》 D . 《辛丑条约》
下列图幅相同的地图中,表示比例尺最大的是(    )
A . 世界政区图 B . 中国政区图 C . 浙江省政区图 D . 宁波市政区图
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世界最大的岛屿是

下列属于“铁血宰相”俾斯麦的重大历史贡献是(    )
A . 阻止奥地利回归 B . 开展工业革命 C . 抗击法兰西的入侵 D . 完成德意志的统一
下图是我国古代某一时期的年代尺示意图,据图回答下题。

  1. (1) 图中①所处朝代开创的制度是(    )
    A . 禅让制 B . 王位世袭制 C . 分封制 D . 井田制
  2. (2) 下列描述符合④所处时代特征的有(    )

    ①出现民族交融

    ②国家统一安定

    ③经历巨大变革

    ④学术思想活跃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2017年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60周年。下表是“一五”计划期间农、轻、重工业产值增长速度和比重变化情况,其中认识正确的是(    )

行业比重

1963—1967年平均增长速度(%)

1953年农、轻、重比例(%)

1957年农、轻、重比例(%)

农业

4.5

52.8

43.5

轻工业

12.8

29.6

29.2

重工业

25.4

17.6

27.3

A . 农业增长缓慢,说明国家对农业发展没有政策支持 B . 轻工业发展平稳,成为繁荣市场经济的中坚力量 C . 重工业发展快速,说明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 D . 从农、轻、重各方面的发展来判断,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解放战争即将取得胜利的背景下,致信李济深等民主人士,提出“召集人民代表大会,加强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的相互合作,讨论新政府的成立,拟订新政府的施政纲领。

材料二: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在某次战争结束后豪迈地说:“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材料三:1953年,中国第一座大型露天煤矿——辽宁阜新海州煤矿建成投产;1955年,中国第一块国产手表在天津诞生;1956年,中国第一辆解放牌汽车在长春生产出来……

  1. (1) 材料一提到的大会是哪次会议?该会议的成功召开有什么意义。
  2. (2) 材料二中的“某次战争”是指哪次战争?请用简要的语言介绍一位该战争中的战斗英雄代表。
  3. (3) 材料三共同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再例举两例20世纪50年代我国所取得的重工业方面的建设成就
  4. (4) 材料二和材料三两个事件之间有什么联系?
下图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整体发展趋势示意图,其中②处对应的历史事件是(    )

A . 英国宪章运动 B . 宣言》发表 C . 法国巴黎公社 D . 俄国十月革命
论从史出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19世纪末获得了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力量登上政治舞台。”以下能证明这个观点的是(    )
A . 严复翻译《天演论》 B . 张謇实业救国、康梁等人掀起戊戌变法 C . 容闳督促政府派遣留学生 D . 李鸿章等兴办民用工业,如上海轮船招商局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恩格斯称赞文艺复兴说:“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

  1. (1) 为什么说文艺复兴是“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进步的变革”?
  2. (2) 文艺复兴产生了哪些巨人?他们有哪些代表作?
  3. (3) 你怎样看待文艺复兴运动的性质?

读图“不同的国界图”, a.b.c三幅图中的国界,划分的主要依据分别是(  )

A . 山脉、河流、经纬线 B . 经纬线、河流、山脉 C . 河流、山脉、经纬线 D . 经纬线、山脉、河流
杭州的小李寒假要去黑龙江省哈尔滨旅游,为了制定旅行计划他先后要用到(   )

①《黑龙江省交通图》  ②《中国政区图》   ③《哈尔滨旅游图》   ④《世界地图》

A . ①②③ B . ④②① C . ④①③ D . ②①③
凯末尔说:“我们希望成为一个现代化国家,我们的头脑愿意接受现时代思想,但我们仍得保持自身不变。”为此他推行的改革有( )

①废除政教合一  ②用拉丁字母拼写土耳其语  ③走苏俄发展道路  ④大力发展农业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有些人的名字往往与时代特征有一定的联系,下列名字中与他出生的时代特征不相符合的是(    )           
A . 出生于1949年,取名建国 B . 出生于1951年,取名援朝 C . 出生于1958年,取名跃进 D . 出生于1978年,取名文革
二战结束以后,美苏两大集团全面冷战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是(    )
A .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 .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 . 北约和华约的建立 D . 东西德国的分裂
中国远征军的悲壮史实反映了(    )

①中国与英国等国家组成了反法西斯联盟

②中国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做出的贡献最大

③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是各个国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④中国军人用鲜血和忠魂谱写了壮丽的诗篇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中国外交披荆斩棘,开创局面,贡献出智慧与方案。回答问题
  1. (1) 1953 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的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是(  ) 
    A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 “求同存异”方针 C . 共商、共建、共享 D .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
  2. (2) 1971 年中国政府邀请美国乒乓球代表团正式访华。美国《时代》杂志报道说:“这‘乒’的一声全世界都听到了!”这件事推动了(  ) 
    A . 《波茨坦公告》的发表 B . 中苏两国正式建交 C . 《朝鲜停战协定》的签署 D . 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