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 历史与社会

中国领导中国人民追求民族独立,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壮阔进程,就是不断开拓创新。永续接力的过程。

材料一:在近代中国经济、政治等综合历史背景下,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不可避免受到无政府主义和其他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影响,不可能跳过早期组织的准备期、孕育期。中国发起组(成立于上海石库门地区)积极宣传苏俄社会主义经验,广泛开展工人调查,大力宣传劳工运动,发展党的组织,扩大党员人数......使党实现从无到有的历史性跨越,成为全国性、集中统一的新型政党。

材料二:“革命靠军阀的部队是靠不住的,我们必须建立自己的武装来打到反革命,现在,我们起义成功了。这里的军队归领导”

------摘自周恩来(1927)

材料三:由于拨转了方向,是中国革命在惊涛骇浪中得以转危为安,转败为胜。这是中国革命历史中的伟大转折点。此会议内容已经转达,就得到全党全军的欢呼。

材料四:莫斯科不顾外交受损支持中共按照俄国模式发动苏维埃革命,从政治方针一直到具体政策文件的制定,从决定中共领导人到选派代表亲临上海,甚至直至苏区,就近帮助工作和指导作战,可以说是事无巨细,几乎一包到底。但是,在经历了一系列惨重的失败后......土生土长的在中共领导人中迅速崛起,或可谓是一种不然。

  1. (1) 有学者形象地说,党的发起组是“十月怀胎”,中共一大是“一朝分娩”。根据材料一,分析两者的关系。
  2. (2) 材料二中的起义是什么起义?这次起义有什么意义?
  3. (3) 指出材料三中“拨转了方向”与哪次会议有关?说明其意义?
  4. (4) 根据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论证“在中共领导人中迅速崛起,或可谓一种必然”的正确性
坐落于英国伦敦海格特公墓的马克思墓碑,碑顶为马克思头像雕塑,碑身上方镌刻着马克思的名言: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该名言出自(  )

A . 《人民宪章》    B . 《国际歌》 C . 宣言》   D .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2016年7月8日,美国和韩国不顾包括中国、俄罗斯之内的有关国家的坚决反对,以应对朝鲜核导弹危机为由,宣布将在韩国部署__________反导系统。(    )

A . 安泰 B . 宙斯盾 C . 萨德 D . 爱国者
宋太祖设置通判的主要目的是(    )
A . 分宰相权力 B . 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C . 分知州权力 D . 防止武将专横跋扈
明治维新的内容表达不正确的是( )

①“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②鼓励发展近代工业,允许土地买卖 ③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 ④提倡文明开化,求知于世界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④

如图所示为近代某一战争形势示意图.下列表述中与这场战争相关的是(  )

A . 促成了国共两党合作 B . 沉重打击了北洋军阀 C . 实现了孙中山的理想 D . 完成了民主革命任务
下图柱状图为东晋至北宋时期进入各级政府为官的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国家统一的实现 B . 社会经济的发展 C . 科举制度的推行 D . 教育事业的进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歌词一:“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挥动鞭儿响四方,赞歌更嘹亮…”

歌词二:“大海边哟沙滩上,风吹榕树沙沙响,渔家姑娘在海边,织呀织渔网…”

歌词三:“我家住在黄土高坡,日头从坡上走过,照着我的窑洞,晒着我的胳膊,还有我的牛跟着我…”

  1. (1) 歌词一、二、三分别描写的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地区、地区和地区.

  2. (2) 歌词一所描写地区的主要自然特征是

  3. (3) 歌词二所描写地区的植被类型主要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农田多为;歌词三所描写地区的植被类型主要是,农田多为旱地.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人是一种社会性的动物,在社会中离不开与他人的交往,在交往中也就实现了文化的传播。以下关于生活中的文化传播说法正确的是(    )

①在人际交往中的语言交流不属于文化的传播

②亲朋好友聚会和外出旅游不属于文化交流的途径

③我们身边的各种政治、经济、文化活动都是文化传播的途径

④文化传播存在我们的身边,融入我们的生活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爆发的初期,资本主义各国在应对危机过程中共同面临的难题有(    )

①经济出现高涨    ②对外贸易缩减    ③国家政局动荡    ④社会矛盾尖锐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20世纪的战争空前残酷,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被称为“绞肉机”的战役是(     )

A . 凡尔登战役 B . 日本偷袭珍珠港 C . 斯大林格勒战役 D . 诺曼底登陆战
在青藏高原上被称为“高原之舟”的是(     )
A . 藏羚羊 B . 藏山羊 C . 骆驼 D . 牦牛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世纪是中国发生巨大变化的100年,在这100年中,中国人民醒过来了,站起来了,富起来了。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为使中国人民“醒过来”,1894—1912年间孙中山做了哪些努力?
  2. (2) 为领导中国人民“站起来”,20世纪20年代,总结革命的经验和教训,开创了一条中国式的革命道路。简述这一条革命道路开辟的背景、内容及对我们的启示。
  3. (3) 领导中国人民“富起来”的是谁?为使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在他的支持下,中国农村进行了怎样的改革?有何意义?   
日本华北方面军某作战记录记载:“盘踞华北一带的共军……于 1940年8月22日夜,一齐向我交通线及生产地区进行奇袭。……此次袭击,完全出乎我军意料之外,损失甚大, 需要长时期和巨款方能恢复。”下列对这段记载的解读,合理的( )
A . 发起“奇袭”的“共军”是新四军 B . 这是抗战以来中方取得的首次大捷 C . 这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合作的战果 D . 彭德怀是指挥这次“奇袭”的将领
唐代的繁荣与开放在很大程度上与中外交流有关。以下最能表明中国人学习外国文化的开放意识和刻苦精神的是(    )
A . 玄奘西行 B . 鉴真东渡 C . 文成公主入藏 D . 遣唐使到来
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人类出现在(  )       

A . 亚洲 B . 非洲 C . 美洲 D . 南极洲
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用火烧烤食物、御寒、照明、驱兽。最能支持这一结论的是(  )         
A . 遗址中发现的灰烬、烧石和烧骨 B . 《韩非子》关于远古时代的记述 C . 《山海经》远古时代的神话传说 D . 历史研究学者的推测和论述文章
陈老师在上课时出示了三条信息,与之相符合的历史事件是(    )

信息一:召开三级会议

信息二:攻占巴士底狱

信息三:颁布《人权宣言》

A . 启蒙运动 B .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 . 法国大革命 D . 美国独立战争
汉武帝时期,实行“推恩令”,巧妙解决了诸侯王实力强大的问题。这一建议的提出者是(    )
A . 主父偃 B . 霍去病 C . 董仲舒 D . 张骞
可以更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的地图是(  ) 
A . 等高线地形图 B . 地形剖面图 C . 分层设色地形图 D . 地形平面图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