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 历史与社会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既是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说它是“难得的机遇”是因为(     )

①有利于世界范围内资源的合理配置

②有利于各地区加强经济技术合作

③有利于世界经济和人类的发展

④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1944年6月6日,盟军横渡海峡,成功在登陆,这是世界战争史上最大规模的战役,极大地打击了德国的军事力量,加快了战争的最后胜利。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郑和是明代杰出的航海家,1405~1433年,他七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岸和红海沿岸。他秉承明政府命令,同亚非各国发展和平友好关系,各国也派使节和明朝通好。

材料二:……我在1492年发现新大陆以及大批岛屿……而王上依据我的陈述,在我所发现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我征服该岛使他的居民纳贡。

一一哥伦布的遗言(节录)

材料三:郑和下西洋比欧洲航海家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的航行都早得多,运航规模也大得多。但郑和下西洋后,明朝的经济仍然是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体,资本主义经济仍处于萌芽阶段。而欧洲在新航路开辟以后,资本主义经济却得以迅速发展。

  1. (1) 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哪里?远航的目的是什么又有何历史意义?
  2. (2) 郑和下西洋和欧洲航海家开辟新航路,对明朝和欧洲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截然不同的结果,试说说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
某处名胜古迹有这么一副对联:“废两千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积四十载经验,遗言启迪后来人。”该对联洋价的历史人物是(  )
A . 康有为 B . 孙中山 C . 陈独秀 D . 蒋介石
尼克松访华是中美关系史上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这一事件表明(    )
A . 中美结束了长达二十多年的敌对状态 B . 美国彻底放弃了遏制中国的立场 C . 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即将恢复 D . 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在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发动了一系列侵华战争,强迫当时的中国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灾难。其中,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割占了(   ) 


A . 中国香港岛    B . 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地区 C . 中国台湾、澎湖列岛及附属岛屿等 D . 中国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地区
是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也是我们了解社会、认识社会的主要渠道。

中国近代史上人才辈出,与下图信息点内容有关的民族英雄是(    )

A . 邓世昌 B . 李秀成 C . 林则徐 D . 左宗棠
2021年是中国成立100周年,回首来时路,我们一起走过了一段曲折的道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创立之路】

纵观陈独秀一生,经历十分复杂......他是那个时代站在中华民族和世界进步潮流前列的人物,对推动中国历史前进作出过重要贡献 , 他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特别是中国早期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也因其一生有过许多变化而成为复杂的历史人物。

——摘录自《中共党史研究》2019年

材料二:【苏醒之路】

有人说:1927年是中国的苏醒之年。纪录片《中国1927》对应北京、广州、武汉、上海、南京、南昌六座城市坐标,每个城市承载一个主题,用全新的表达方式,讲述最真实的历史,解读不为人熟知的“那一年”。

材料三:【抗争之路】

.....泪别苏区千里雁炮声惊梦,英雄扼腕,莫道征途险。赣南雨夜星河溅,黔北深冬曙光......。”

——《青玉案・遵义会议》

材料四:【胜利之路】

中国人深刻地认识到,苏俄式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经过艰难探索,中国终于找到了“城市-农村-城市”的正确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1. (1) 结合所学知识,用相关史实对上述划线部分加以说明。
  2. (2) 上海、南昌两座城市承载的主题分别为《风暴》、《惊雷》分别与什么历史事件有关?
  3. (3) “黔北深冬曙光”中的“曙光”有何寓意?“莫道征途险”,请列举其中充满智慧的一场战斗。
  4. (4) 中国从“城市-农村”,再从“农村-城市”分别与什么事件有关?分别有什么意义?
读俄罗斯国家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1. (1) 大河和山脉成为俄罗斯大的地形区的重要界线,试填出图中符号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            , B              , C              。A、B之间的地形区的名称是                     。

  2. (2) 从图中可以看出俄罗斯的运输方式以铁路为主且大致分布在南方,导致这种交通布局可能的原因是(     )

    A . 南方地形平坦,铁路建设成本小 B . 南方土地多且土壤肥力低,建设铁路正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 C . 铁路运输方式灵活,速度快 D . 北方气候严寒,不利于其他运输方式的建设和利用
  3. (3) 河流往往是一个地区农业生产的首选之地,俄罗斯的农业生产主要布局在南方的     流域和 流域。

  4. (4) D地形区内沼泽密布,可能的原因是(     )

    A . 该区域降水较多     B . 该区域地势较低且蒸发较弱 C . 该区域内地势较高  D . 该区域河流支流较多
  5. (5) 俄罗斯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其发展经济当务之急是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依据其国情可实施的战略部署是(     )

    A . 东部大开发  B . 南部大开发  C . 西部大开发   D . 北部大开发
有学者认为,中共一大选择在.上海召开,有三个主导因素:上海是新文化运动的发源地;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早期组织……第三个因素最有可能上海是(    )
A . 五四运动爆发之地 B . 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C . 辛亥革命首义之地 D . 工人力量最强大的城市
青藏高原是我国的高寒牧区,分布最广的三大牲畜有,它们都能适应等特殊高原环境。主要农业区分布在谷地和谷地。
在古希腊神话中,神的动机和行为与人类别无二致,只是他们比现实中的人更为俊美健硕或性感魅感。这说明古希腊神话( )           
A . 是商品经济发达的结果 B . 迷信色彩十分浓厚 C . 具有神人同形同性特征 D . 是民主政治的产物
以色列人努力开发节水作物(如);种植水果、蔬菜、棉花和花卉等高的作物,并进行生产,让宝贵的土地资源和水资源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

读图,按要求回答问题

  1. (1) 将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A.海        B

    D海峡       E山脉

  2. (2) 此岛为我国第大岛,与祖国大陆隔海相望的是省.

  3. (3) 该岛的地形以为主,气候类型以为主.

  4. (4) 该岛素有“东方甜岛”的美称,主要是因为该岛盛产         

    A . 稻谷 B . 甘蔗 C . 茶叶 D . 香蕉
  5. (5) 该岛地处亚欧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因而多火山、地震.

新疆地区正式接受中央政权管辖开始于(      )


A . 公元前138年 B . 公元前127年 C . 公元前119年    D . 公元前60年
秦始皇实行郡县制,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和宋太祖任用文臣做知州, 其共同目的是(   )
A . 扩大疆域 B . 整顿吏治 C . 创新行政体制 D . 加强中央集权
下列属于古代罗马政治体制的有(    )

①元首制    ②共和制    ③君主立宪制    ④城邦民主制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远看是山,近看成川”.这句俗语描写的景观位于高原,其分布范围主要包括两个省级行政单位.它们的简称分别是;它们的行政中心分别是

2013-2017年,海峡两岸累计贸易额达到8512.3亿美元,人员往来达到4096.7万人次。大陆方面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台湾同胞在大陆学习、工作、生活提供更多便利,越来越多台湾同胞长期居住在大陆,进一步融入大陆社会。这反映了海峡两岸(  ) 
A .   经济交流频繁 B . “三通”开始启动 C . 文化交流频繁 D . 深化融合发展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