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2021年是中国成立100周年,回首来时路,我们一起走过了一段曲折的道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创立之路】 纵观陈独秀一生,经历十分复杂......他是那个时代站在中华民族和世界进步潮流前列的人物,对推动中国历史前进作出过重要贡献 , 他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特别是中国早期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也因其一生有过许多变化而成为复杂的历史人物。 ——摘录自《中共党史研究》2019年 材料二:【苏醒之路】 有人说:1927年是中国的苏醒之年。纪录片《中国1927》对应北京、广州、武汉、上海、南京、南昌六座城市坐标,每个城市承载一个主题,用全新的表达方式,讲述最真实的历史,解读不为人熟知的“那一年”。 材料三:【抗争之路】 .....泪别苏区千里雁炮声惊梦,英雄扼腕,莫道征途险。赣南雨夜星河溅,黔北深冬曙光......。” ——《青玉案・遵义会议》 材料四:【胜利之路】 中国人深刻地认识到,苏俄式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经过艰难探索,中国终于找到了“城市-农村-城市”的正确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1) 结合所学知识,用相关史实对上述划线部分加以说明。 (2) 上海、南昌两座城市承载的主题分别为《风暴》、《惊雷》分别与什么历史事件有关? (3) “黔北深冬曙光”中的“曙光”有何寓意?“莫道征途险”,请列举其中充满智慧的一场战斗。 (4) 中国从“城市-农村”,再从“农村-城市”分别与什么事件有关?分别有什么意义? 答案: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高举“民主”“科学”大旗;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主张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号召推倒旧文学,建设新文学;1920年陈独秀在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早期组织等。 上海: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南昌:南昌起义。 遵义会议。遵义会议开始形成了以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集体,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中国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飞夺泸定桥等。 1927年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到乡村,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1949年召开七届二中全会。为夺取全国胜利和建设新中国做了政治、思想上的准备。
历史与社会 试题推荐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