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小麦的高杆对矮杆为显性、抗病对不抗病为显性,分别由D/d和T/t控制,这两对等位基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现利用下图两种育种方法来获得抗倒伏抗病的植株。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下列关于细胞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核糖体是由 RNA 和蛋白质组成的 B .酶和抗体一定都在核糖体上合成
C .溶酶体对自身细胞结构也具有水解作用 D .线粒体既有核酸又具有双层膜
下图为细胞周期示意图,一个细胞周期包含分裂间期 (G 1 、 S 、 G 2 ) 与分裂期 (M)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G 1 期与 G 2 期主要进行蛋白质等物质的合成
B . M 期是染色单体形成和消失的时期
C .秋水仙素 ( 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 可作用于 G 期,使染色体数量加倍
D .观察有丝分裂的实验时,需选取植物分裂旺盛的部位,这样大部分细胞都处于 M 期
关于全球气候变暖,下面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由于大气中CO2等温室气体含量的增加
B.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海平面上升,淹没部分岛屿和沿海地区
C.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动物的分布区普遍向北或向高海拔地区移动
D.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部分物种因栖息地丧失而绝灭
有人建议接种人流感疫苗来预防甲型H1N1病毒在人群中的传播,原因是甲型H1N1病毒和人流感病毒具有相似的( )
A.侵染部位 B.致病机理 C.抗原特性 D.传播途径
有关单倍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体细胞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个体 B、体细胞中含有奇数染色体组的个体
C、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D、体细胞中含有奇数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右图表示具有生物活性的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神经末梢与肌细胞的接触部分类似于突触,称“神经—肌接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肌接头“处可发生电信号与化学信号的转变
B.电刺激①处,肌肉会收缩,灵敏电流计指针也会偏转
C.电刺激②处,肌经纤维上的电流计会记录到电位变化
D.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的电流方向相同
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步骤是( )
A.计算、称量、倒平板、溶化、灭菌
B.计算、称量、溶化、倒平板、灭菌
C.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
D.计算、称量、灭菌、溶化、倒平板
目前人类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成功培育出转基因抗虫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毒蛋白基因与质粒结合后直接进入棉花的叶肉细胞表达
B. 抗虫基因导入棉花叶肉细胞后,可通过传粉、受精的方法,使抗虫性状遗传下去
C. 标记基因的作用是鉴别受体细胞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
D. 转基因抗虫棉经过种植,棉铃虫不会产生抗性,这样可以有效消灭棉铃虫
如图表示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含量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据图分析可得出( )
①a阶段为有丝分裂、b阶段为减数分裂;
②②M点所示过程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
③GH段和OP段,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是相等的;
④MN段发生了核DNA含量的加倍.
| A. | ①②④ | B. | ①②③ | C. | ①③ | D. | ①③④ |
下图为碳循环示意图,甲、乙、丙表示生态系统中的三种成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碳循环是指二氧化碳在甲与丙之间不断循环的过程
B.乙在该生态系统中均处于第二营养级
C.甲、乙、丙共同组成了生态系统
D.生物X可能不具有成形的细胞核,生物Y可能含有线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