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组物质中,由相同种类元素组成的是:
A.胆固醇、脂肪酸、脂肪酶 B.淀粉、半乳糖、糖原
C.氨基酸、核苷酸、丙酮酸 D.性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
已知小鼠毛色的棕色、灰色和白色是由两对等位基因B\b和C\c控制,尾形的弯曲与正常由等位基因T\t控制,三对基因独立遗传。研究表明,不同基因组成的配子的活性是相同的。下列是三组杂交实验及其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分析下列问题:
亲代 | 子代表现型及其比例 | |||||
棕色弯曲 | 灰色弯曲 | 白色弯曲 | 棕色正常 | 灰色正常 | 白色正常 | |
①棕色弯曲×棕色弯曲 | 18/48 | 6/48 | 8/ | 9/48 | 3/48 | 4/48 |
②灰色弯曲×白色正常 | 1/2 | 0 | 0 | 1/2 | 0 | 0 |
③棕色弯曲×棕色正常 | 9/32 | 3/32 | 4/32 | 9/32 | 3/32 | 4/32 |
(1)①③组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要鉴别出①组杂交后代棕色性状中的双杂合子,可选用上述三组亲本中的_______________作为亲本进行杂交,若后代中_______________,则该棕色性状的个体其基因型为双杂合子。
(3)根据上述实验,基因与性状的关系,除了一对基因控制一对性状,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T\t除能控制尾型外,T基因还控制_______________的性状,该性状是_______________(填“显性”或“隐性”)性状。
(5)DNA分子在复制过程中可能因脱氧核苷酸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而产生基因突变,这种脱氧核苷酸对的变化也可发生在非基因的片段。结合基因突变的特点,根据自然选择原理,没有亲缘关系的不同个体之间,DNA分子非基因片断脱氧核苷酸序列的差异_______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或“基本等同”)基因片断的差异。
分析“我国人口增长曲线图”和“我国人口年龄结构表”,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人口增长曲线图
我国人口年龄结构表
年龄结构指标 | 1953年 | 1964年 | 1982年 | 1990年 |
0~14岁人口(%) | 36.28 | 40.69 | 33.59 | 27.62 |
65岁以上人口(%) | 4.41 | 3.56 | 4.91 | 5.57 |
老少比例(%) | 12.15 | 8.74 | 14.60 | 20.16 |
(1)1949~1982年,我国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均________,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每年出生的人数有所下降,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990年和1953年相比,我国65岁以上的人口所占比重总体上趋于________,发展到目前,我国人口年龄构成已出现________的趋势。
(3)我国现在人口增长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全世界范围内人口增长引发的环境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有关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浸染细菌实验的异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实验材料都是原核生物
B.都利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C.都能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实验设计思路都是设法将蛋白质和DNA分开
28.右图为生活在定量培养液中的酵母菌的种群增长速率曲线,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t2时种群的数量达到最大
B.t2之后开始出现环境阻力
C.t3-t4段出生率约等于死亡率
D.t4-t5段种内斗争最激烈
细胞膜是细胞的重要结构,关于细胞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 B.细胞膜提高细胞内化学反应的速率
C.氨基酸借助膜蛋白可通过细胞膜 D.蛋白质分子可以嵌入磷脂双分子层
下列关于叶绿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叶绿体的外膜上分布着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
B. 叶绿体的内膜向内折叠扩大了受光面积
C. 叶绿体中ADP可从叶绿体基质转移至类囊体薄膜上
D. 类囊体薄膜上只分布着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子
如图为一突触的结构,在a、d两点连接一个灵敏电流计.已知ab=bd,若分别刺激b、c两点,灵敏电流计指针各能偏转几次?( )
A. b点2次,c点1次 B. b点1次,c点1次
C. b点1次,c点2次 D. b点2次,c点0次
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中,对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临时装片进行了三次观察(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第一次观察时容易看到紫色大液泡和较大的无色细胞质基质区域
B. 第二次观察时可以发现细胞质壁分离首先发生在细胞的角隅处
C. 吸水纸的主要作用是吸除滴管滴加的多余液体,以免污染镜头
D. 为了节约实验时间,通常可以省略第一次显微观察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