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株 |
培养基 |
|||
M |
M+Met |
M+Thr |
M+Met+Thr |
|
菌株Ⅰ |
- |
+ |
- |
+ |
菌株Ⅱ |
- |
- |
- |
+ |
菌株Ⅲ |
- |
- |
+ |
+ |
菌株Ⅳ |
+ |
+ |
+ |
+ |
注:“+”表示能生长,“-”表示不能生长。
组别 | 材料 | 实验条件 | 观察内容 |
A | 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 X染液 | 线粒体 |
B | 浸泡过的花生种子 | 清水、苏丹Ⅲ染液、 50%酒精 | 细胞中着色的小颗粒 |
以下图甲表示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图乙是将一定量的淀粉酶和足量的淀粉溶液混合后,温度逐渐升高(a1、a2、a3分别表示温度达到t1、t2、t3的时间),麦芽糖积累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t2表示淀粉酶催化反应的最适温度 B.t2~t3,淀粉酶的催化效率逐渐降低
C.a3时淀粉分解量达到最大值 D.a2~a3,麦芽糖的产生速率逐渐升高
关于糖分解代谢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甜菜里的蔗糖经水解可产生葡萄糖和果糖
B.乳汁中的乳糖经水解可产生葡萄糖和半乳糖
C.发芽小麦种子中的麦芽糖经水解可产生果糖
D.枯枝落叶中的纤维素经微生物分解可产生葡萄糖
下列属于原核生物基因表达特征的是
A.翻译的模板需在转录后进行加工 B.在转录还未完成时便可开始翻译
C.基因的表达调控要比真核生物复杂 D.转录和翻译具有时间与空间的分隔
将六个大小相同的马铃薯去皮之后,分别置入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数小时后取出称其重量,增减的重量与蔗糖溶液的浓度关系如右图。据图判断,马铃薯细胞液浓度与下列哪项最为接近( )
A.0.4 B.0.8 C.1.0 D.1.6
蛋白质工程中,直接进行操作改造的是()
A.氨基酸结构 B. 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C.肽链结构 D. 基因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