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考 

高中 生物

菌株甲为大肠杆菌的甲硫氨酸(Met)营养缺陷型,菌株乙为苏氨酸(Thr)营养缺陷型,分别受 a、 b 基因控制,在基本培养基(M)上不能生长,但可在添加相应氨基酸的培养基上生长。将上述 两菌株的菌液混合一段时间后,从中筛选出 4 种菌株,4 种菌株在不同培养基上的培养结果见表。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菌株

培养基

M

M+Met

M+Thr

M+Met+Thr

菌株Ⅰ

菌株Ⅱ

菌株Ⅲ

菌株Ⅳ

注:“+”表示能生长,“-”表示不能生长。

A . 菌株甲可能缺少合成甲硫氨酸的酶 B . 菌株Ⅰ和菌株Ⅲ分别为菌株甲和菌株乙 C . 菌株Ⅳ可能来自菌株甲或菌株乙的基因突变但不可能发生基因重组 D . 菌株Ⅱ和菌株Ⅳ的基因型可能分别为 ab、AB
下图为经过体外受精和胚胎分割移植培育优质奶牛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片_x0020_100009

  1. (1) A细胞是次级卵母细胞,在进行体外受精前要对精子进行处理。
  2. (2) 进行胚胎分割时,应选择发育到时期的胚胎进行操作。
  3. (3) 通过胚胎分割产生的两个或多个个体具有相同遗传性状的根本原因是
  4. (4) 在对囊胚阶段的胚胎进行分割时,应注意胚胎分割要将内细胞团均等分割,以免
  5. (5) 移植后的胚胎能在受体子宫中存活的生理基础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很多种物质都可以为细胞的生活提供能量,其中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B . 组成蛋白质的元素都是大量元素,它是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C . 脂质不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 D . 胆固醇是对生物体有害无利的物质
下列关于ATP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ATP是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B . 细胞质基质中也能合成少量的ATP C . ATP中的高能磷酸键结构稳定且储存的能量多 D . 细胞代谢加快时ATP与ADP之间的转化加快
下列为有关环境因素对植物光合作用影响的关系图,有关描述错误是(  )
A . 此图中,若光照强度适当增强,a点左移,b点右移 B . 此图中,若CO2浓度适当增大,a点左移,b点右移 C . 此图中,a点与b点相比,a点时叶绿体中C3含量相对较多 D . 此图中,当温度高于2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开始减少
用基因型为AaBb水稻植株的花药培养出来的单倍体植株是纯合子的植株种数是(  )
A . 2种 B . 4种 C . 6种 D . 0种
下图所示为某正常男性精巢中一个精原细胞的分裂过程(除基因自由组合外,未发生其他可遗传的变异),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 . a1与a2细胞中染色体形态相同,遗传信息相同的概率均为1/2 B . a1与a3细胞中染色体形态相同,遗传信息相同的概率为1/223 C . a1与b1细胞中染色体形态相同的概率为1/2,遗传信息相同的概率为1/223 D . a1与b3细胞中染色体形态相同的概率为1/223 , 遗传信息相同的概率为1/223
“淀粉—平衡石假说”认为植物依靠内含“淀粉体”的细胞感受对重力的单一方向的刺激。淀粉体是一种特化的白色体,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葡萄糖聚合成淀粉,再以淀粉粒的形式储存于淀粉体中,淀粉体也含有自己的环状DNA分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淀粉体中也会发生基因突变 B . 淀粉体最终将重力信号转变成运输生长素的信号 C . 植物根部的向地性生长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D . 根的背地侧生长素分布较多,生长较快,而使根向地生长
下表是某同学在做几个实验时所列举的实验材料和实验条件等相关内容,请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材料

实验条件

观察内容

A

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X染液

线粒体

B

浸泡过的花生种子

清水、苏丹Ⅲ染液、

50%酒精

细胞中着色的小颗粒

  1. (1) A组实验的X染液是,这种染液是将(活或死)细胞中线粒体染色的专一性染料.
  2. (2) B组实验所观察到的颗粒颜色是,50%酒精的作用是
1958年,科学家以大肠杆菌为实验材料进行实验(如下图左),证实了DNA是以半保留方式复制的。②、③、④、⑤试管是模拟可能出现的结果。下列相关推论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3

A . 该实验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法,出现④的结果至少需要90分钟 B . 对得到DNA以半保留方式复制结论起关键作用的是试管③结果 C . ③是转入14N培养基中复制一代的结果,②是复制二代的结果 D . 给试管④中加入解旋酶一段时间后离心出现的结果如试管⑤所示
请回答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实践方面的问题:
  1. (1) 传统发酵技术应用十分广泛,果酒和果醋就是常见例子.当发酵装置由果酒酿造转为果醋酿造时,首先要提高 , 其次要注意通入
  2. (2) 微生物培养基通常在压力为lOOkPa,温度为℃条件下,灭菌15至30min,然后待培养基冷却至℃时,在酒精灯火焰附近倒平板.
  3. (3) 菊花的组织培养,一般选择的茎上部新萌生的侧枝;进行菊花组织培养时,一般将pH控制在左右,温度控制在18℃至22℃并每天光照12h.
  4. (4) 植物芳香油的提取方法有蒸馏、压榨和萃取等,柑橘芳香油的制备通常使用法为提高出油率,需要将柑橘皮干燥去水,并用浸泡.
从某动物个体的睾丸中取出的两个精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如图,图中染色体的黑色和白色分别代表染色体的来源来自父方和母方。如果不考虑染色体交叉互换,关于这两个精细胞的来源的猜测,错误的是(   )

A . 可能来自一个次级精母细胞 B . 可能来自一个初级精母细胞 C . 可能来自两个初级精母细胞 D . 可能来自一个精原细胞
玉米有20条染色体,雌雄同株单性花,纯种的甜玉米与纯种的非甜玉米实行间行种植,收获时发现,在甜玉米的果穗上结有非甜玉米的种子,但在非甜玉米的果穗上找不到甜玉米的子粒,对以上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玉米为雌雄同株,无性染色体,研究其基因组应研究10条染色体 B . 玉米可作为遗传杂交实验的材料,其优点之一在于有许多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C . 甜和非甜是一对相对性状,但甜是显性性状 D . 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在于行间的玉米可以随机传粉
下列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非生物界的元素在生物体内都能找到 B . 占细胞鲜重前两名的化合物共有的元素是C,H,O C . 占人体细胞鲜重前四名的元素依次是C,H,O,N D . 油菜缺少B时只开花不结果
下图为某生物细胞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176394755

A . 甲、乙、丙中都没有同源染色体 B . 卵巢中不可能同时出现这三种细胞 C . 乙图细胞中的染色体仍然在联会 D . 丙的子细胞是精细胞

以下图甲表示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图乙是将一定量的淀粉酶和足量的淀粉溶液混合后,温度逐渐升高(a1a2a3分别表示温度达到t1t2t3的时间),麦芽糖积累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t2表示淀粉酶催化反应的最适温度            Bt2t3,淀粉酶的催化效率逐渐降低

Ca3时淀粉分解量达到最大值                      Da2a3,麦芽糖的产生速率逐渐升高

关于糖分解代谢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甜菜里的蔗糖经水解可产生葡萄糖和果糖

B.乳汁中的乳糖经水解可产生葡萄糖和半乳糖

C.发芽小麦种子中的麦芽糖经水解可产生果

D.枯枝落叶中的纤维素经微生物分解可产生葡萄糖

下列属于原核生物基因表达特征的是

A.翻译的模板需在转录后进行加工               B.在转录还未完成时便可开始翻译

C.基因的表达调控要比真核生物复杂            D.转录和翻译具有时间与空间的分隔

将六个大小相同的马铃薯去皮之后,分别置入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数小时后取出称其重量,增减的重量与蔗糖溶液的浓度关系如右图。据图判断,马铃薯细胞液浓度与下列哪项最为接近(  )

A0.4       B0.8                C1.0                D1.6

蛋白质工程中,直接进行操作改造的是()

      A氨基酸结构    B  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C肽链结构 D 基因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