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考 

高中 生物

下列有关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一定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而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 . 分离定律发生在配子产生过程中,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配子随机结合过程中 C . 多对等位基因遗传时,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D . 若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双杂合子自交后代不一定出现9∶3∶3∶1的性状分离比
大麦种子萌发过程中需要α-淀粉酶水解淀粉供胚生长需要。赤霉素与受体GID1结合后通过一系列过程激活。淀粉酶基因的表达,促进种子萌发;脱落酸可以抑制种子萌发;细胞分裂素可促进种子的萌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植物激素直接参与细胞的代谢而调节植物生命活动 B . 冲洗种子可以解除脱落酸对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 C . GID1 基因突变体中α-淀粉酶基因的表达受影响,种子不能正常萌发 D . 适宜浓度的细胞分裂素处理种子可以解除脱落酸对种子萌发的抑制
酵母细胞自噬作用是一种“应急”机制,该过程发生在液泡中。细胞的某些非必需成分被降解、回收,并重新利用,为细胞适应不良环境提供保障。请回答问题:
  1. (1) 科学家在缺乏含氮营养的条件下诱导酵母细胞发生自噬。显微镜下观察诱导30min和8h后酵母细胞液泡中的变化,如图1所示。

    据图1可知,酵母细胞发生自噬的特征是自噬体数目。研究发现,自噬体中存在多种酶,可将包裹在自噬体中的蛋白质降解为氨基酸,释放到液泡中,最终被细胞回收利用。

  2. (2) 科学家对基因P在自噬中的作用进行研究,通过特定方法抑制基因P的作用,若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则可证明基因P的表达能够激活酵母细胞自噬作用过程。
  3. (3) 科学家在四组酵母细胞培养液中,加入14C标记的亮氨酸,使细胞中蛋白质具有放射性。从培养液中每隔1h取样,检测自噬体水解后释放到液泡的细胞液中的14C标记亮氨酸,得到图2所示曲线①~④。

    实验结果支持酵母细胞的基因P能启动自噬。判断的依据是

  4. (4) 研究人员用致癌物A诱发大鼠肝癌的同时,在肝癌发展期用自噬抑制剂B对大鼠进行处理,一段时间后观察大鼠的肿瘤发生情况,得到下表所示结果。

    肿瘤检测项目

    对照组

    A处理组

    B处理组

    A+B处理组

    肿瘤发生率/%

    0

    90

    0

    60

    最大肿瘤体积/mm3

    0

    312.0±132.9

    0

    8.3±6.0

    肿瘤数量/个

    0

    3.6±0.7

    0

    1.6±0.6

    请结合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并据此提出一条治疗癌症的建议

某A家族中有一种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甲病),B家族中有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乙病),该致病基因只在男性中表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题干中

A . B两家族的后代中都有男性和女性患者 B . 患甲病的男性与一个甲病基因携带者的女性婚配,生一个女儿不患甲病的概率为1/4 C . 患乙病的男性(杂合子)与一个完全正常不含致病基因)的女性婚配,生一个患乙病后代的概率为1/4 D . 若一正常的杂合女性和一个只患乙病的纯合男性婚配,则女儿患乙病的概率为1/2
西南大学北碲试验田某种水稻经过人工诱变获得黄化突变体(其他生物结构不变),测得叶片各项生理指标如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材料

叶绿素a与叶绿素b的比值

类胡萝卜素与叶绿素的比值

净光合作用速率(μmol CO2 . m-2 . s-1)

细胞间CO2浓度(μmol CO2m-2 . s-1)

呼吸速率(μmol CO2 . m-2 s-1)

突变体

9.30

0.32

5.66

239. 07

3.60

野生型

6.94

0.28

8.13

210. 86

4.07

A . 突变体可能表现出叶片变黄的现象 B . 突变体净光合速率降低的原因可能是突变降低了光反应速率 C . 突变体细胞间 CO2浓度较高是因为突变导致气孔增多,外界 CO2大量进入 D . 突变体叶片中叶绿体对 CO2的消耗速率比野生型降低了2.94μmol CO2·m-²·s-1
下列物质通过细胞膜时需要载体蛋白的是(    )
A . 乙醇进入胃壁上皮细胞 B . 氧进入肺泡上皮细胞 C . 葡萄糖进入人体红细胞 D . 二氧化碳进入毛细血管
某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提高你的呼声,而不是海平面”,世界环境日中国的主题是“向污染宣战”。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如果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过高会导致海平面升高 B . 提倡“低碳”生活有利于保护环境 C . 环境污染主要是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过高所引起 D . 环境污染可能会导致生物多样性锐减
曲为酒之魂,水为酒之魄。酒曲的生产技术在我国北魏时代的《齐民要术》中就已经得到全面总结。现代科学表明,民间传统酒曲中含有大量的微生物。为探究酒曲中的主要微生物种类,进行如下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 (1) 将酒曲用无菌水制成悬液后,取适量的酒曲悬液用(接种法)接种到培养基上,经培养后根据(写出二种)等菌落特征以统计不同微生物的菌落数,发现酒曲中主要有两类微生物,即酵母菌和霉菌。
  2. (2) 研究者发现在液体中酵母菌比霉菌生长快;而酸性培养基中酵母菌比细菌生长更适宜。据此设计实验将酵母菌从酒曲中进行分离。

    实验一:用小刀切开曲块,挖取米粒大小一块投入酸性蔗糖豆芽汁培养液中,然后置于25℃培养箱中培养两天。上述实验操作中,需要灭菌的物品或材料有

    实验二:取浑浊的培养液1mL转接到另一瓶酸性蔗糖豆芽汁培养液中培养,如此重复多次。本研究中的酸性蔗糖豆芽汁培养液是液体培养基,从功能上看,属于培养基。

    实验三:多次转接后,取稀释液接种在蔗糖豆芽汁平板上。

    ①下图所示接种方法为平板划线法 ,该培养基中(“需要”或“不需要”)添加琼脂,理由是

    ②为了检测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对培养基的灭菌是否合格,应进行的操作是

  3. (3) 酒曲中的酵母菌是(代谢类型)生物,在无氧条件下可能进行发酵。
碱基互补配对发生在下列哪些生理过程或生物技术中(  )

①受精作用②病毒的增殖过程③蛙红细胞的无丝分裂 ④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的结合⑤细胞的融合⑥翻译⑦逆转录.

A . ②③④⑥⑦ B . ①③④⑤⑥ C . ①②④⑤⑥ D . ②③⑥⑦

构成香菇子实体的每一个细胞,其染色体套数为                                                       

       A3n                   Bn                     Cn+n                   D2n+2n

有一动物重4g10min内消耗了2cm3的氧,下列数字中哪一个是该动物的呼吸速率?以cm3氧/(g体重/min)为单位。

    A0.01           B0.05           C0.1            D1.0

关于在自然条件下,某随机交配种群中等位基因Aa频率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一般来说,生存环境一旦改变,频率高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都不能适应新环境

      B  持续选择条件下,一种基因的频率可以接近于0

      C  在某种条件下两种基因的频率可以相等

      D  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与环境的选择有一定的关系

汉麦林(hammerlin)的实验如图,将单细胞的地中海杯状藻先在近核处切断,再在近杯处切断(a),中间的茎(b)置于海水中可再生一杯(c),但将此杯切掉后,不能再生第二个杯(d).对这个实验的解释合理的是(  )

决定杯状藻藻杯的形态发生的遗传信息来自细胞核

决定杯状藻藻杯的形态发生的遗传信息来自细胞质

杯状藻藻杯的形态发生是由细胞核和细胞质的遗传物质共同作用的结果

b)能再生一杯是因为(b)中含有由细胞核转录而来的遗传信息.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7.有一种疾病称为重症肌无力,病人的神经肌肉接头处的乙酰胆碱受体被当作抗原而受到攻击,致使神经冲动传递低下,肌无力,其发病机理与哪种病最相似

A. 系统性红斑狼疮                   B. 获得性免疫缺陷病

C. 过敏反应                         D. 感染引起的关节炎

下图为某人工鱼塘食物网及其能量传递示意图(图中数字为能量数值,单位是J.m-2.a-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该食物网中最高营养级为第六营养级

B. 该食物网中第一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5%

C. 太阳鱼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为1357J.m-2.a-1

D.  该食物网中的生物与无机环境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猪的初级卵母细胞中含有20对同源染色体,它产生的卵细胞中染色体有()

      A                       10                           B 20                     C   40      D 60

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相同点表现在(  )
没有同源染色体存在;
后期着丝点断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点在中期都排列在细胞中央赤道板的位置;
对同一生物来说,这两次分裂过程所含的染色体数目相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胰岛素是在胰岛B细胞中合成的,刚合成的多肽称前胰岛素原,接着在信号肽酶的作用下,前胰岛素原的信号肽被切除,而成为胰岛素原.最后胰岛素原在蛋白酶的作用下水解,生成胰岛素和一个C肽(如图所示).胰岛素原水解所需的水中的氢用于(  )

A.参与形成﹣COOH和﹣SH

B.参与形成﹣COOH和连接碳的﹣H

C.参与形成﹣SH和﹣OH

D.参与形成﹣NH2和﹣COOH

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不同颜色的光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利用图1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O2传感器能监测密闭锥形瓶内的O2浓度,实验小组分别用红光和绿光照射甲、乙两个锥形瓶,锥形瓶中的同种绿色植物的生理状况和初始质量完全一样,保持适宜的温度,两个锥形瓶中的O2浓度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叶肉细胞产生O2的具体场所是____________。
(2)C点后,锥形瓶中的O2浓度不再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16 min时,甲、乙锥形瓶中植物干重较大的是_______________。
(3)实验小组在16min后给予白光照射,发现甲瓶中的O2浓度不变,乙瓶中的O2浓度上升。由此可知,16 min时限制甲、乙锥形瓶中植物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现有载有水绵和好氧型细菌的临时装片、红光源和绿光源,请设计实验验证植物光合作用对红光的利用率大于对绿光的利用率,简要写出实验方案。
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某树林中黄杨树高低错落分布,不能体现群落的垂直结构
B. K值不受自然条件的影响,不会因环境的改变而变化
C. 对板结的土壤进行松土,能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D. 人类的某些活动可能会干扰生物群落的演替速度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