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考 

高中 生物

下列关于减数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减数分裂过程中可发生基因重组 B . 三倍体西瓜植株不可能产生正常的配子 C . 等位基因的分离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发生 D . 四倍体生物形成的配子中可能含有同源染色体
基因型为Aa与基因型为Bb的动物体细胞混合,用灭活的病毒处理后,不可能获得下列哪种基因型的细胞  (  )。

A . AAaa B . AaB C . Aa D . BB
下列与细胞有关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 细胞膜是细胞的边界,承担着细胞内外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等功能 B . 细胞骨架与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等细胞生命活动有关 C . 细胞核位于细胞的正中央,所以它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 D . 细胞内的生物膜把各种细胞器分开,保证了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
糖类、脂类和蛋白质在动物体内的代谢过程中,都出现的变化是(  )

①分解后释放能量      

②可在体内储存

③其中一种化合物完全可由另两种物质转变而来

④能成为某些细胞的成分      

⑤氧化分解后形成水、CO2、尿素.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④  D . ①⑤
哺乳动物的神经由大量神经纤维及周围的细胞、纤维组织等构成(如图1)。研究发现,哺乳动物由于血-神经屏障的存在,神经组织中的特异性抗原不能进入血液循环。科研组以大鼠为材料,探究神经损伤后产生的免疫反应和神经的再生、功能恢复情况,小组成员对大鼠作了以下实验:

分组

实验处理

神经恢复过程的动态观察(趾展宽度指数TSI)

钳夹组

长挤压伤

一期组

切断中段坐骨神经,随即原位缝合

二期组

坐骨神经切断, 30 d后再次手术缝合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轴突及外层的髓鞘构成了。神经的结构复杂,为尽可能保持其功能,实验中需要将神经断面对齐后缝合,目的是
  2. (2) 该实验因缺乏对照而不具说服力,下列可行的完善方法有(填字母)。

    a.再设一个组,选取生理情况相似的大鼠,对坐骨神经不做处理,测定大鼠后续的趾展宽度指数。

    b.测定大鼠坐骨神经受损一侧肌肉的萎缩情况

    c.测定每组大鼠坐骨神经完好一侧的趾展宽度指数

    d.测定13周后的趾展宽度指数

  3. (3) 在进一步研究中发现,一期组、二期组大鼠内环境中出现了与神经纤维特异性结合的抗体,根据神经结构图推测,原因是。根据图2判断,恢复情况最好的组是组。另2组恢复不良的原因可能有
  4. (4) 该探究实验结果表明,神经损伤后局部发生的反应对神经再生起着作用。
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过程中,要产生2个葡萄糖分子,需要有多少五碳化合物参与CO2的固定,又有多少CO2被固定

A . 2、2 B . 6、12 C . 12、12 D . 24、12
如图是某种遗传病的调查结果,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则7患病的概率是 B . 若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则1、3均为杂合子 C . 该病的遗传方式不可能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D . 若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则7为患病男孩的概率是
下列有关真核细胞 DNA分子复制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 是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 B . 可在细胞核和核糖体上进行 C . DNA的两条链均可作模板 D . 需要四种脱氧核苷酸作原料
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若要生产转基因水稻,可将目的基因先导入到大肠杆菌中,再转入水稻细胞中 B . 质粒是最常用的载体之一,它也可能从真核生物中获取 C . 可以利用基因工程培育生物的新物种 D . 外源基因可以从基因库中直接获取
某两性花植物的花色由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共同决定,其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对应关系见下表。

花色

紫色

红色

白色

基因型

A_B_

A_bb

aa_ _

为了研究花色的遗传规律,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一:AaBb(♂)×aabb(♀),子代紫花、红花、白花分别为202株、199株、404株;

实验二:AaBb(♀)×aabb(♂),子代紫花、红花、白花分别为222、110株、445株。

假设该植物致死的情况仅分为:①合子致死型,即具有某种基因型的个体在胚胎期或成体阶段致死的现象;②配子致死型,即具有某种基因型的配子不能存活的现象。

回答下列问题:

  1. (1) 该植物中开紫花的基因型有种。
  2. (2) 等位基因A/a和B/b的遗传(填“满足”或“不满足”)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依据是
  3. (3) 甲同学根据实验一和实验二的亲子代表现型及其数量关系,认为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中有50%致死。你是否同意甲同学的假说?请阐述理由。
  4. (4) 若实验一和实验二的子代表现型及比例出现的原因是某种基因型的雌或雄配子部分致死所致,乙同学提出符合该前提的假说,并设计如下实验方案检验其假说: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观察并记录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①预期实验结果为;②请你评价乙同学的实验方案。
现有一种链状“十二肽”,其分子式为CxHyNzOwS(z>12,w>13)。已知将它彻底水解后只得到下列五种氨基酸。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组成该十二肽的基本单位的结构通式 。将该十二肽分子彻底水解时需要的水分子数是  个。
  2. (2) 将一个该十二肽分子彻底水解后产生 个半胱氨酸、 个天冬氨酸。
  3. (3) 若该蛋白质是血红蛋白,说明蛋白质具有 作用;若该蛋白质是酶,说明蛋白质具有 作用,该类物质在功能上具有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是 。该类蛋白质经高温加热后,用双缩脲试剂检验(填“能”或“否”)发生紫色反应。
下列各组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 . 豌豆的高茎与绿色豆荚 B . 羊的黑毛与兔的白毛 C . 眼大与眼角上翘 D . 人的双眼皮与单眼皮
下列关于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ATP分子中含有C、H、O、N、P五种元素 B . 植物细胞中合成ATP所需的能量全部来自太阳能 C . 所有生物细胞内都利用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体现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D . ATP水解释放的磷酸基团会使蛋白质分子磷酸化,从而改变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和活性
临床上,医生给低血糖病人点滴,输入葡萄糖液,主要目的是

A . 提供O2 B . 补充微量元素 C . 补充水分 D . 提供能量
下列有关DNA和RNA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
A . 细胞中的DNA为双链结构,HIV中的RNA为单链结构 B . 组成DNA的碱基与组成RNA的碱基完全不同 C . 鉴定DNA用吡罗红染色剂,鉴定RNA用甲基绿染色剂 D . DNA全部分布在细胞核中,RNA全部分布在细胞质中
下图是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根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 (1) 人体的内环境指的是(填图中的数字标号)。图中(填序号)的氧气浓度最高。
  2. (2) 血浆中的葡糖分子被细胞利用,至少要通过层磷脂分子。
  3. (3) 内环境稳态是一种动态平衡,实质是维持相对稳定的范围。现在普遍认为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4. (4) 如果图中表示此人的肌肉组织,则B端比A端明显少的物质有
  5. (5) 为了探究血浆pH维持的机制,某同学以清水、缓冲液(含Na2HPO4、KH2PO4的溶液,pH=7)和血浆为材料进行实验,主要实验步骤如下:加入25mL实验材料→测pH并记录→滴加5 mL0.1 mol/L HCl、摇匀→测pH并记录→倒去烧杯中溶液后充分冲洗→重复实验并记录。实验开始时三种材料的pH都应测量,其目的是。在每组实验结束时均应冲洗烧杯,再进行下一组实验,其目的是

下列各项叙述中,正确的是

A.原核微生物的细胞壁是由蛋白质和糖类构成的,而真核(植物)细胞的细胞壁主要由蛋白质、纤维素构成。

B.接种过 SARS 疫苗的动物不再感染 SARS 病毒,是因体内已经形成抵抗该病毒的抗体和记忆细胞

C.在种群的“S”型增长曲线中,种群的增长率随时间的变化是不断下降的

D.以信使 RNA 为模板,通过逆转录,就可以获得目的基因的一条链

下图表示菊花的嫩枝和月季的花药的离体培养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对菊花来说,要选取生长旺盛的嫩枝来进行组织培养,其原因是 

    对月季来说,适宜花粉培养的时期是    期。为确定花粉是否处于该时期,最常用的方法是  

    (2)月季的花药离体培养与菊花的嫩枝组织培养不同,从植物产生的途径来说,花粉植株产生的途径除了图中所示外,还可以通过    阶段发育而来,这两种发育途径主要取决于     

    (3)两种植物组织培养都需要接种,下列关于接种时应注意问题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接种室要消毒 操作时戴口罩,便可说话 外植体可预先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浸泡,再用0.1%的氯化汞液消毒即可 接种操作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 接种完毕盖好瓶盖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④⑤

    (4)以上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与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不同,但也需要非常严格的操作。使用强烈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称为    ,常用的消毒方法是          (至少两种)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这是唐诗中提及的葡萄酒。19世纪,法国的巴斯德发现葡萄汁变酒是酵母菌的发酵作用。

1)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能进行酒精发酵,反应式是                         ,研究表明,酵母菌也可以在有氧条件下进行呼吸作用,说明酵母菌是一种         微生物。葡萄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以用重鉻酸钾来检验,在酸性条件下,重鉻酸钾与酒精反应呈现          色。

2)酵母菌的酒精发酵过程一般控制在        温度范围,最适合酵母菌繁殖,请简要说明理由。                                             

3)葡萄汁为酵母菌的生长和繁殖提供的营养成分是                     

4)为了提高葡萄酒品质可以在葡萄汁中加入人工培养的酵母菌,可利用____      培养基来分离获得较为纯净的酵母菌种。

5)对野生酵母菌进行诱变可筛选出具有耐高糖和耐酸性的高产突变菌株,利用PCR技术可大量获得突变菌所携带的特殊基因,在PCR扩增反应中加入引物的作用是         ,加入DNA聚合酶的作用是                             

 右图中曲线I、Ⅱ、Ⅲ分别表示某野生动物 种群数量超过环境容纳量后,其未来种群数量变化三种可能的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曲线Ⅰ说明该种群对其栖息地的破 坏程度较轻

B.当曲线)趋近零时,对该动物种群采取的适宜保护措施是易地保护

C.图中阴影部分可能引起该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进而导致物种进化

D.环境容纳量与空间、食物、天敌有关,与同一营养级的其他生物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