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考 

高中 生物

在正常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中,前者随后者变化情况中与图中走势不符的是(    )

A . 抗利尿激素﹣﹣饮水量 B . T细胞浓度﹣﹣HIV浓度 C . 促甲状腺激素浓度﹣﹣甲状腺激素浓度 D . 胰岛素浓度﹣﹣血糖浓度
下列关于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   )
A . 实验过程中氧是引起酵母菌呼吸方式不同的外界因素 B . 培养液中葡萄糖浓度过高会影响酵母菌的繁殖和生长 C . 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培养酵母菌的培养液温度都升高 D . 酵母菌细胞呼吸的产物都能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鉴定
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揭示了遗传的基本定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孟德尔遗传定律实质涉及的过程发生在有丝分裂中 B . 孟德尔巧妙设计的测交方法只能用于检测F1的基因型 C . F2出现9:3:3:1性状分离比前提条件之一是各种基因型个体成活的机会相等 D . F1形成配子时,产生了数量相等的雌雄配子,各种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

如右图所示,a、b、c、d为物镜和目镜的长度,e、f为观察时物镜与标本切片间的距离大小。如要获得最大放大倍数的观察效果,其正确组合是(  )

A . ace B . bdf C . bce D . bde
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染色时先用甲基绿染液,再用吡罗红染液 B . 用8%的盐酸目的之一是使DNA与蛋白质分离 C . 酒精灯烘干载玻片主要的目的是防止细胞死亡时溶酶体对核酸的破坏 D . 用高倍显微镜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到呈绿色的染色体和呈红色的RNA分子
下图甲、乙、丙、丁表示环境因素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示意图,对图中曲线描述正确的是(   )

A . 若植物长期处于图甲所示环境中,则该植物能正常生长 B . 从图乙中可看出,在25℃左右时该植物生长最快 C . 图丙中曲线ab段形成的原因是由于光照强度降低所致 D . 图丁中b点时,甲、乙两植物的真光合速率相等

牛胰核糖核酸酶由一条多肽链构成,包含8个带巯基(﹣SH)的半胱氨酸,脱氢后形成4对二硫键(﹣S﹣S﹣).形成下图所示结构时,该酶具有生物活性.图中圆圈表示氨基酸,序号表示氨基酸的个数,半胱氨酸缩写为“半胱”,其它氨基酸的标注略.

请回答问题:

(1)牛胰核糖核酸酶中的肽键数量为 个.

(2)科学家发现β﹣巯基乙醇可破坏该酶的二硫键,尿素可破坏该酶的氢键.若用β﹣巯基乙醇和尿素同时处理该酶,会使其失去活性.若去除β﹣巯基乙醇只保留尿素时,该酶活性仅恢复到1%左右,从二硫键重建的角度分析,可能的原因是 ;若去除尿素只保留β﹣巯基乙醇时,可以重新形成氢键,该酶活性能恢复到90%左右,说明在维持该酶空间结构的因素中,氢键比二硫键的作用 .

(3)由此分析, 决定了蛋白质分子中氢键和二硫键的位置,使蛋白质具有特定的空间结构,进而决定其生物活性.

一批基因型为AA与Aa的豌豆,两者数量之比是1:3.自然状态下(假设结实率相同)其子代中基因型为AA、Aa、aa的数量之比为(  )

A . 3:2:1 B . 7:6:3 C . 5:2:1 D . 1:2:1
下列不属于群落演替的是(  )
A . 人们在地震后的废墟上重建家园 B . 湖泊因泥沙淤积而成沼泽长出植物 C . 弃耕的农田逐渐长出杂草 D . 过量砍伐的森林重新长出林木
下列关于细胞器的叙述中,正确的一组是(  )
(1)线粒体 (2)叶绿体 (3)高尔基体 (4)核糖体   (5)内质网 (6)中心体
①上述所有细胞器都含有蛋白质
②与分泌蛋白形成有关的细胞器只有(3)(5)
③含单层膜的细胞器只有(3)(5)
④含RNA的细胞器只有(1)(2)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下列关于细胞增殖、分化、衰老、死亡、癌变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A . 已经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具有全能性 B . 体内正常细胞的寿命受分裂次数的限制,在人的一生中,体细胞一般能够分裂50~60次 C . 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细胞全能性的实现与分化无关 D . 骨折造成的细胞死亡属于细胞坏死
在西葫芦的皮色遗传中,已知黄皮基因(T)对绿皮基因(t)为显性,但在另一白色显性基因(R)存在时,基因T和t都不能表达。亲本杂交,子代的基因型及比例如图所示。则亲本的基因型和子代中绿皮个体占(   )

A . TtRr×TTRr、0 B . TtRr×TTRr、3/4 C . TtRR×TTRr、0 D . TtRR×TTRr、3/4
下列关于蓝细菌和酵母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蓝细菌不含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B . 酵母菌进行需氧呼吸的场所只有线粒体 C . 酵母菌以DNA为遗传物质,蓝细菌以RNA为遗传物质 D . 蓝细菌和酵母菌均有核糖体,成分为蛋白质和核糖体RNA
基因型为 AaBbCc(独立遗传)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和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分别产生的精子和卵细胞基因型的种类数比为(   )

A . 4︰1 B . 3︰1 C . 2︰1 D . 1︰1
下列关于“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的活动的叙述正确的(    )

A . 不同pH下的实验结果不可能相同 B . 实验的检测指标是反应结束时收集到的气体体积 C . 反应小室中先加2mLH2O2溶液再迅速加入pH缓冲液 D . 除肝脏细胞外,血细胞中也含有较多的过氧化氢酶

夏天的一个下午,几位同学结伴到郊外游玩,看到鱼在水中漫游,蛙在湖边跳跃,蜥蜴在地上爬行,鸟在空中飞翔……。面对这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一个同学想到了寒冬时,温度下降到0℃,鸟和蜥蜴的耗氧量将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A.均减少                               B.均增加     

C.鸟增加,蜥蜴减少                     D.鸟减少,蜥蜴增加

如下图所示表示一条染色体中DNA含量的变化曲线,下列细胞分裂图像中不属于BC范围内的是(  )

科学家将人的生长素基因与大肠杆菌的DNA分子进行重组,并成功地在大肠杆菌中得以表达.过程如下图,据图回答:

1)过程(1)表示的是采取       法来获取目的基因.

2)图中(1)过程是以           为模板,逆转录形成DNA单链,再进一步合成DNA双链.

3)图中(2)所示为         ,它含有目的基因.

4)图中(3)过程用人工方法,使体外重组的DNA分子转移到受体细胞内,主要是借鉴细菌或病毒         细菌的途径.一般将受体大肠杆菌用    处理,以增大           的通透性,使含有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容易进入受体细胞.

比较H2O2在不同条件下分解的实验中,新鲜肝脏研磨液和FeCl3溶液属于

A.因变量           B.自变量       C.无关变量         D.以上都对

鼠尾藻是一种着生在礁石上的大型海洋褐藻,可作为海参的优质饲料。鼠尾藻枝条中上部的叶片较窄,称之狭叶;而枝条下部的叶片较宽,称之阔叶。新生出的阔叶颜色呈浅黄色,而进入繁殖期时阔叶呈深褐色。研究人员在温度18℃(鼠尾藻光合作用最适温度)等适宜条件下测定叶片的各项数据如下表。

叶片

光补偿点

光饱和点

叶绿素a

最大净光合速率

新生阔叶

16.6

164.1

0.37

1017.3

繁殖期阔叶

15.1

266.0

0.73

1913.5

狭叶

25.6

344.0

0.54

1058.2


(1)据表分析,鼠尾藻从生长期进入繁殖期时,阔叶的光合作用强度____________,其内在原因之一是叶片的___________。
(2)依据表中_________的变化,可推知鼠尾藻狭叶比阔叶更适应_________(弱光强光)条件,这与狭叶着生在枝条中上部,海水退潮时,会暴露于空气中的特点相适应的。
(3)新生阔叶颜色呈浅黄色,欲确定其所含色素的种类,可用________提取叶片的色素,然后用层析液分离,并观察滤纸条上色素带的______________。
(4)在一定光照强度等条件下,测定不同温度对新生阔叶的净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影响,结果如图。

①实验测定净光合速率时所设定的光照强度________(大于/等于/小于)18°C时的光饱和点。
②将新生阔叶由温度18℃移至26℃下,其光补偿点将________(增大/不变/减小)。因此,在南方高温环境下,需考虑控制适宜的温度及光照强度等条件以利于鼠尾藻的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