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物理下学期下册试题

某同学利用下述装置对轻质弹簧的弹性势能进行研究,一轻质弹簧放置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弹簧左端固定,右端与一小球接触不固连;弹簧处于原长时,小球恰好在桌面边缘,如图(a)所示。向左推小球,使弹簧压缩一段距离后由静止释放;小球离开桌面后落到水平地面,通过测量和计算,可求得弹簧被压缩后的弹性势能。 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中可认为,弹簧被压缩后的弹性势能EP与小球抛出时的动能EK相等,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为求得EK ,至少需要测量下列物理量中的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A.小球的质量m            B.小球抛出点到落地点的水平距离X

  C.桌面到地面的高度h      D.弹簧的压缩量△L

  E.弹簧原长L0

 (2)用所选取的测量量和已知量表示EK,得EK=­­_____________

 (3)(b)中的直线是实验测量得到的X-L图线,从理论上可推出,如果h不变,m增加,X-L图线的斜率会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如果m不变,h增加,X-L图线的斜率会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由图(b)中给出的直线关系和EK的表达式可知,EP与△L_______次方成正比。

   

如图所示,将质量为m的小球以速度由地面竖直向上抛出。小球落回地面时,其速度大小为。设小球在运动过程中受空气阻力的大小不变,则空气阻力的大小等于(  

   A         B       C       D

下列四个实验示意图中,能揭示光的粒子性的是(   

 

半径为r、电阻为Rn匝圆形线圈在边长为l的正方形abcd外,匀强磁场充满并垂直穿过该正方形区域,如图甲所示.磁场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 图线与横、纵轴的截距分别为t0B0.

求:(1)穿过圆形线圈磁通量的变化率;

2t0时刻线圈产生的感应电流大小;

30t0时间内通过的电荷量q

某同学利用单摆周期公式测定重力加速度。

(1)该同学用游标卡尺测量摆球的直径,其读数如图所示,某次测量中该同学又测得摆线长度为42.22cm,则该次实验中单摆的摆长为L=____________cm(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2)若该同学测得单摆进行n次全振动所花时间为t,则计算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为g=_________________((1)(2)问中所给符号表达)

(3)若该同学在用上述方法测量的过程中,误将n-1次全振动当成了n次全振动,则用此方法计算出的重力加速度相对真实值将_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如果另一位同学在做这个实验时没有测量摆球直径,仅仅测出了单摆的绳长l,他多次进行实验,测量了多组数据,描绘出了单摆摆动周期的平方T2随绳长l的关系,则右图中的_______(填“甲”、“乙”或“丙”)最有可能是他测得的图线。若图线的斜率为k,纵轴截距为b,则该同学用这种方法测量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应为____________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用电磁打点计时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在小车a的前端粘有橡皮泥,推动小车a使之做匀速运动,然后与原来静止在前方的小车b相碰并粘合成一体,继续做匀速运动,他设计的装置如图所示,在小车a后连着纸带,电磁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频率为,长木板下垫着小木片以平衡摩擦力。

1)若已测得打点的纸带如图乙所示,并测得各计数点的间距(已标在图上),A为运动的起点,则应选    段来计算a碰撞前的速度,应选     段来计算ab碰后的共同速度(以上两空选填“AB”、“BC”、“CD”、或“DE”)。

2)已测得小车a的质量,小车b的质量,则以上测量结果可得:碰前       ,碰后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AB=x,其右端B处连接一个半径为R的竖直光滑半圆轨道,C为最高点.质量为m可视为质点的小物块静止在A处,若用水平恒力将小物块推到B处后撤去该水平恒力,小物块将沿半圆轨道运动到C处并恰好抛落到A处.重力加速度为g,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求:

1)小物块在C处的速度vc和水平恒力对小物块做的功.

2xR满足什么关系时,水平恒力对小物块做功最小?并求出最小功.

 

公路上匀速行驶的货车受一扰动,车上货物随车厢底板上下振动但不脱离底板.一段时间内货物在竖直方向的振动可视为简谐运动,周期为T.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以某时刻作为计时起点,即t0,其振动图象如图所示,则

AtT时,货物对车厢底板的压力最小 

BtT时,货物对车厢底板的压力最小

CtT时,货物对车厢底板的压力最大 

DtT时,货物对车厢底板的压力最大

正确读出下列测量结果: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 (    mm;游标卡尺的读数为(     cm

如图所示,斜壁形物体的质量为M,放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的粗糙物块以某一初速沿斜劈的斜面向上滑,至速度为零后又加速返回,而斜劈始终保持静止,物块m上、下滑动的整个过程中

A.地面对斜劈M的摩擦力方向先向左后向右

B.地面对斜劈M的摩擦力方向没有改变

C.物块m向上滑动时的加速度大于向下滑动时的加速度

D.地面对斜劈M的支持力小于(Mmg

在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砖折射率的实验中,一位同学在纸上画出的界面abcd与矩形玻璃砖位置的关系分别如图所示,他的其他操作均正确,且均以abcd为界面画光路图。则这位同学测得的折射率与真实值相比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酒后驾驶会导致许多安全隐患,这是因为驾驶员的反应时间变长。反应时间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的时间。下表中思考距离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制动距离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的距离(假设汽车制动时的加速度大小都相同)

速度

(m/s)

思考距离/m

制动距离/m

正常

酒后

正常

酒后

15

7.5

15.0

22.5

30.0

20

10.0

20.0

36.7

46.7

25

12.5

25.0

54.2

66.7

分析上表可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驾驶员正常情况下反应时间为0.5s

B.驾驶员酒后反应时间比正常情况下多0.5s

C.驾驶员采取制动措施后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3.75m/s2

D.若汽车以25m/s的速度行驶时,发现前方60m处有险情,酒后驾驶不能安全停车

某同学身高1.8m,在运动会上他参加跳高比赛,起跳后身体横着越过了1.8m高的横杆.据此可估算出他起跳时竖直向上的速度大约为(取g=10m/s2)(                                                              

    A2.1 m/s                B4.2 m/s          C3.6 m/s   D 3 m/s

                                                                                                           

决定平抛物体在空中运动时间的因素是(                                                                     

    A 初速度                           B 抛出时物体的高度

    C 抛出时物体的高度和初速度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一列简谐波某时刻的波形如图中实线所示.经过0.5s后的波形如图中的虚线所示.已知波的周期为T,且0.25sT0.5s,则(                                                                                                                

                                                         

    A  不论波向x轴哪一方向传播,在这0.5s内,x=1m处的质点M通过的路程都相等

    B  当波向+x方向传播时,波速等于10m/s

    C  当波沿+x方向传播时,x=1m处的质点Mx=2.5m处的质点N在这0.5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D  当波沿﹣x方向传播时,经过0.1s时,质点M的位移一定为零

                                                                                                                                    

小型交流发电机中,矩形金属线圈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与时间呈正弦函数关系,如图2所示。此线圈与一个R=10Ω的电阻构成闭合电路。不计电路的其他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交变电流的周期为0.125s   

B、交变电流的频率为8Hz

C、交变电流的有效值为

D、交变电流的最大值为4A

如图所示,斜面体A静置于水平地面上,其倾角为θ(θ<45°),上底面水平的物块BA上恰能匀速下滑.现对B施加一个沿斜面向上的推力F使B能缓慢地向上匀速运动,某时刻在B上轻轻地放上一个质量为m的小物体C(图中未画出,放上后CB相对静止)A始终静止,B保持运动状态不变.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A间的动摩擦因数μ=tanθ

B.放上C后,B受到的摩擦力不变

C.放上C后,推力F增加了mgsinθ

D.放上C后,A受到地面的支持力增加了mg2mgsin2θ

下列有关物理学史,不符合事实的是    (  )

A、麦克斯韦建立了电磁场理论并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

B、库仑发现了库仑定律,并用实验巧妙的测出了静电力常量

C、牛顿发现了单摆周期公式

D、赫兹首先捕捉到了电磁波

关于物体的动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动量越大,其惯性也越大

   B.同一物体的动量越大,其速度一定越大

   C.物体的加速度不变,其动量一定不变

   D.运动物体在任一时刻的动量方向一定是该时刻的速度方向

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1,m2的两个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中间用一轻弹簧连接,已知水平向右的力F1=10N,水平向左的力F2=4N,轻弹簧的拉力可能为(  

A  2N          B 4N         

C  8N          D 10N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