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的实验.
钩码个数 | 1 | 2 | 3 | 4 | 5 |
弹力F/N | 1.0 | 2.0 | 3.0 | 4.0 | 5.0 |
弹簧的长度x/cm | 7.0 | 9.0 | 11.0 | 13.0 | 15.0 |
弹簧压缩量x/cm | 1.00 | 1.50 | 2.00 | 2.50 | 3.00 | 3.50 |
小球飞行水平距离s/cm | 20.10 | 30.00 | 40.10 | 49.90 | 69.90 |
根据表中已有数据,表中缺失的数据可能是s=cm;
某同学在做研究弹簧的形变与外力的关系实验时,将一轻弹簧竖直悬挂让其自然下垂,测出其自然长度L0;然后在其下部施加外力F,测出弹簧的总长度L,改变外力F的大小,测出几组数据,作出外力F与弹簧总长度L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本实验过程中未超出弹簧的弹性限度).由图可知该弹簧的自然长度为m;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N/m.(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测量次数 | 1 | 2 | 3 | 4 | 5 | 6 |
弹簧弹力大小F/N | 0 | 0.49 | 0.98 | 1.47 | 1.96 | 2.45 |
弹簧总长x/cm | 6 | 7.16 | 8.34 | 9.48 | 10.85 | 11.75 |
次序 物理量 | | | | | |
弹力 | 1 | 3 | 4 | 5 | 8 |
伸长量 | 1 | 2 | | 3 | |
表中有一个数值记录不规范,代表符号为.
a.在答题纸上作出m-l图线;
b.根据图线算出弹簧的劲度系数为N/m(结果取三位有效数字)。
接着,将刻度尺靠近弹簧固定。弹簧下端悬挂不同质量的物体,待物体静止后读出指针指示的相应刻度。该同学以悬挂物体的重力为纵轴,弹簧的形变量为横轴,根据测得的实验数据,作出如图所示的图像。由图像可知此弹簧的劲度系数为N/m;
①若弹簧测力计a、b间夹角为90°,弹簧测力计a的读数如下图乙所示,则弹簧测力计b的读数应为N;
②若弹簧测力计a、b间夹角大于90°,保持弹簧测力计a与弹簧c的夹角不变,减小弹簧测力计b与弹簧c的夹角∠boc,则弹簧测力计a的读数(填“变大”“变小”或“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