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大革命 知识点题库

从路易十六召开三级会议的目的看,三级会议在当时拥有的权力是

A . 审判重大案件 B . 行政管理 C . 批准征收新税 D . 制定法律
法国大革命之所以在现代民主政治发展史上具有典范意义,一个重要的方面在于对“平等”原则的落实。这种落实的一个典型表现是  

A . 高度认同政党政治 B . 不惜牺牲部分自由以保证障平等 C . 定期召开三级会议 D . 通过三权分立以确立制衡原则
恩格斯说:“假如不曾有拿破仑这个人,那么他的角色会由另外一个人扮演的,这点由下面的事实可以证明,即每当需要这样一个人的时候,他就会出现,如凯撒、克伦威尔等。”这段话的含义是

A . 英雄人物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并不重要 B . 英雄人物适应时代需要而产生 C . 英雄人物的活动是受历史规律支配的 D . 英雄人物的出现是历史的偶然
吉伦特派在法国大革命期间曾发挥过非常积极的作用,但其历史贡献不包括(  )
A . 确立了新制度的基本原则 B . 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C . 结束了法国君主专制政体 D . 审判并处死国王路易十六
下列关于法国大革命前社会状况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 处在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下 B . 资产阶级属于统治阶级 C . 教士和贵族属于统治阶级 D . 第三等级包括资产阶级等
法国人民掀起震惊世界的大革命,推翻了波旁王朝,处死路易十六,宣布法国为共和国,法国民主力量取得初步胜利。根据所学知识思考1789至1792年法国初步改造的表现有(  )

①实行君主立宪制 ②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 ③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 ④确认了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法国著名小说家雨果的长篇小说《九三年》描绘了1793年发生在法国的壮观历史场面我们从中可能读到的内容有

①法国封建势力在各地发动叛乱

②雅各宾派专政建立,革命进入激进阶段

③“热月政变”把罗伯斯庇尔等推上断头台

④国民公会宣布法国实行君主立宪政体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①③ D . ②④
黄万盛先生说:“法国大革命的反思是一面‘革命之镜’,它可以映照革命的合理性,也可以衬视革命的非理性的灾难,这一切都共存于那个伟大的历史进程中。革命的历史意义并不是道德情感的批判可以替代的,只有理解那个时代,才能理解那场革命”下列事件最能应证这一观点的是

A . 雅各宾派颁布《惩治嫌疑犯条例》 B . 国民公会处死路易十六 C . 制宪议会通过《人权宣言》 D . 拿破仑帝国的对外战争
马克垚认为“原则民主”指把民主当做自由和平等这两大人类核心价值的体现而加以赞美的态度。而“程序民主” 指把民主当做治理人类社会的最好手段来予以认同的态度。据此,下列文献中集中体现“原则民主”的是(    )
A . 《权利法案》 B . 《1787年宪法》 C . 《人权宣言》 D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阅读下列材料:

下面是《人权宣言》的部分引文

国民议会在主宰面前并在他的庇护之下确认并宣布下述的人与公民的权利:

第一条 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只有在公共利益上面才显示出社会上的差别。

第二条 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存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利,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

第三条 整个主权的本原主要是寄托于国民。……

第六条 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除德行和才能上的差别不得有其他差别。……

第十七条 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

  1. (1) 颁布《人权宣言》的当权派是谁?《人权宣言》规定了哪些最基本的人权?
  2. (2) 《人权宣言》被称为“旧制度的死亡证书”和“新制度的诞生证书”。依据宣言的思想内容和它对法国革命的影响,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 (3) 为什么《人权宣言》能在欧洲迅速传播?
1793年初,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在革命高潮中被送上断头台。与这一事件相联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从此法国废除了君主制 B . 这一事件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结束 C . 这一事件为拿破仑上台创造了条件 D . 君主制的幽灵并未因此在法国消失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超出资本主义经济自由原则最典型的措施是(   )

A . 雅各宾派的土地法 B . 制宪会议撤消内地关卡的法令 C . 废除农奴制度和封建义务 D . 雅各宾派的限价法令
雅各宾派专政使法国大革命进入到最高、最激进的阶段,其主要原因是(   )

A . 第一共和国的建立和处死国王 B . 巴黎人民第三次武装起义 C . 雅各宾派的恐怖政策 D . 扭转了国内外的紧张局势
材料一“如果说在和平时期政府的根基是美德,那么在革命时期就是美德和恐怖,没有恐怖的美德是有害的……恐怖就是严厉不可动摇的正义……恐怖不仅仅是一个原则,它是民主原则的结果。”

——罗伯斯庇尔

材料二1793年5月罗伯斯庇尔领导法国人民起义,推翻吉伦特派统治,建立雅各宾派专政。执政期间……采取一系列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宗教措施,粉碎了国内外敌人颠覆共和国的阴谋,捍卫了革命成果,把大革命推向了高潮。

罗伯斯庇尔……以革命的恐怖政策惩罚罪犯和革命的叛徒,史称“恐怖统治”,许多无辜的人都被诬告并杀害,成千上万人被送上断头台。……有人批评这种政策为“诛九族”和违反人道。

  1. (1) 概括材料一中罗伯斯庇尔的主要观点。

  2. (2) 结合材料二,应该如何评价罗伯斯庇尔在法国大革命期间实行的恐怖政策?(要求答出评价方法和具体评价内容)

一套百科全书的“政府”条目中写道:“政府必须以人民的利益为宗旨。根据自然的法则,根据理智,行政长官被赋予实现这个宗旨的权力。人民最大的利益是自由。”这套百科全书应该首次出现在(    )

A . 伯里克利时的雅典 B . 宗教改革时期的日内瓦 C . 大革命之前的法国 D . 十月革命后的苏维埃俄国
有学者在评论17至18世纪的法国人时指出,“他们除了土地、保险箱、他们自己所控制的企业或他们认为自己懂得的企业以外,畏惧把自己的储蓄投入任何事业”。据此分析,19世纪法国工业落后的原因是(    )

A . 人们落后的价值观念 B . 工商业资本严重缺乏 C . 小农经济的大量存在 D . 君主专制政体的束缚
法国大革命前夕,全国耕地面积中的比例:农民土地占1/3强,资产阶级土地占1/4弱,贵族土地为1/4强,教会土地为1/10.公社土地为5%。这说明法国农村(    )

A . 土地所有制多元化 B . 资产阶级与贵族势均力敌 C . 阶级矛盾走向激烈 D . 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发展
“当革命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好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但是并不因此就显得缺乏力量的变革……。这里的“变革”是指价格革命。
1815年,一场决定欧洲历史命运的大决战在布鲁塞尔以南约20公里处展开。这场战役彻底结束了拿破仑的军事生涯和政治生命。此战即是(   )
A . 土伦战役 B . 奥斯特里茨战役 C . 莱比锡会战 D . 滑铁卢战役
在法国大革命期间,人们不再效忠于某个地区,某个贵族或国王本人,而是效忠整个国家。至高无上的权威来自于民族,来自作为一个整体的人民。这种现象说明(   )
A . 法国大革命期间公民平等、个人自由思想盛行 B . 法国各阶层对天赋人权论、社会契约论的认可 C . 法国大革命摧毁了等级观念,反封建色彩浓厚 D . 法国大革命促进了民族主义思想在法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