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小东同学在一篇文章中看到的插图,该插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材料一:1929年10月,从美国开始的经济危机突然到来,迅速席卷了全球,造成了全球性的经济大混乱。这场经济危机给日本经济的打击是非常沉重的,为激进法西斯势力的崛起提供了充分的气候和土壤。
——摘编自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材料二:1931年9月21日,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余主张日本占领东省事,先提国际联盟与非战公约国,以求公理之战胜。”南京发表的《告公民书》称:“政府现时既以此次案件诉之于国联行政会,以待公理之解决,故已严格命令全国军队对日军避免冲突,对国民亦一致告诫,务必维持严肃镇静之态度。
——摘编自《蒋介石日记》
材料三:战争全面爆发,蒋介石在七月八日采取了以下行动:电令宋哲元,“宛平城应固守勿退,并须全体动员,以备事态扩大;电令军委会办公厅主任徐永昌、参谋总长程潜,准备增援华北;下令孙连仲、庞炳勋率部北援。
——摘编自《抗战史料》
推论:西安事变标志着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促进了国共合作抗日局面的形成。
推论:武汉会战成为全国抗日战争的重要转折点,抗日战争开始进入战略反攻阶段。
推论:中国共产党是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和夺取抗战胜利的民族先锋。
推论:锦州战役的胜利,解放了华北全境,人民解放军有了巩固的后方。
推论:新的党章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挑起侵华战争。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抗战。请你从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选择相应的作战地图:(填写字母)。
1936年12月12日,你将见证(多选,填写下列序号)为了让蒋介石由“安内”转向“攘外”而实行“兵谏”。
①杨靖宇 ②张学良 ③杨虎城 ④赵登禹 ⑤佟麟阁
你遇到一位游戏角色_“宛平县长王冷商”,他回忆说道:
“夜间10时,日军一中队在卢沟桥附近实行夜间演习毕,集合回队时,突然扬言有日兵一名失踪,在宛平城外到处寻觅不见,意图进城搜索,并开枪数响示威。一方由北平日特务机关向我市政府及外交委员会交涉,谓日兵失踪定被卢沟桥驻军或该处土匪所害,应准日军进城搜索,如有其他情形,须由我方负责等语。”
从王冷斋的叙述判断,这一事件发生的时间是(精确到日):。
(任务4•民族大抗战)
游戏进行到此,开启了“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请你选择要加入的抗战战场,将相应的“□”涂黑。
正面战场□
敌后战场□
如果你选择加入“正面战场”,请完成第(4)(5)题。
如果你选择加入“敌后战场”,请完成第(6)(7)题。
(选择一个战场完成即可满分,多选无效。)
示例(照抄无效)
战役:淞沪会战:描述:1937年中国军队抗击侵华日军进攻上海的战役,打破
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示例(照抄无效)
战役:淞沪会战:描述:1937年中国军队抗击侵华日军进攻上海的战役,打破
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正面战场的抗战:
战役:;描述:。
——郭绪印:《评抗日战争时期的两个战场》
依据材料一,概括国民党方面担当正面战场抗战任务的主要原因。
敌后战场的抗战:
战役:;描述:。
——郭绪印:《评抗日战争时期的两个战场》
依据材料二,概括共产党方面担当敌后战场抗战任务的主要原因。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在游戏的“抗战胜利庆典”中,你回顾了抗战以来的重要文件,其中一份如下图所示:
依据这份文件,说出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 结合所学,说出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材料一:1924年1月,国共两党合作正式形成。……孙中山拟定的最重要的措施,是在黄埔建立一个训练军官的军事学校,为北伐培养军事政治人才……
材料二: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长城,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抗击大部分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国民党爱国将士也在正面战场英勇抗击日军。
材料三:文献纪录片《走近毛泽东》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西柏坡的小院里,警卫员给毛泽东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发,毛打趣地说:“打了三个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
A: B: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