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淞沪会战 A.合计歼灭日军十二万
②()长沙会战 B.抗战第一胜
③()平型关战役 C.抗战第一次毙敌万人以上的胜利
④()台儿庄战役 D.粉碎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言。
甲:从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反抗外国侵略的战争老是失败,像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这次,抗日战争可是取得了完全的胜利。
乙:日本不仅侵略中国,还发动太平洋战争,侵略了亚洲许多国家,中国的抗日战争也支援了他们的反侵略战争。
丙:抗日战争的胜利来得不容易呀!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一共伤亡三千五百多万人,直接财产损失达一千亿美元……
右图所示战役发生于全面抗战初期,粉碎了日寇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是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
选项 | 史实 | 推论 |
A | 1937年,七七事变 | 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
B | 1937年,淞沪会战 | 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
C | 1938年,台儿庄战役 | 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
D | 1937年,平型关大捷 | 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 |
①淞沪会战 ②武汉会战 ③台儿庄战役 ④第三次长沙会战
①北平 ②沈阳 ③南京 ④上海。
材料一:(卢沟桥事变后)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际,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团结一致,同仇敌忾成为中华民族的共识。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以民族根本利益为重,顾全大局,捐弃前嫌。早在1936年处理西安事变时,中国共产党就力主和平解决。
材料二:中华民族不畏强敌,不怕牺牲。淞沪会战中,守卫宝山的500名官兵与敌巷战肉搏,全部壮烈殉国。为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振奋抗战军民的士气,(在某次战役中)八路军共作战1800余次,毙伤日、伪军2.5万多人,自身也付出了伤亡1.7万余人的重大代价。
——摘编自《光明日报》:《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华民族精神》
材料三:关于南京大屠杀,日本新编历史教科书的表述发生了变化,修改前,都提到了“屠杀”,谈及屠杀的数字,少的说有“十几万人”,多的说“30万人以上”。但在修改稿中,用“大量、许多”等词语模糊其词,有的还公然写着“没有定论”。
材料四:廖承志认为:“国共两度合作,均对国家民族作出巨大贡献。”
材料一: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平!打创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
——《国民革命军军歌》
材料二:命令前线官兵坚决抵抗,“卢沟桥即为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
——第二十九军司令部命令
材料三:毛泽东说:“直到现在国民党还是一个大政党,拥有庞大的军队,这个军队在抗战头两年打仗打得比较好,现在总算也还在打日本……”
——《同赫尔利的谈话》
材料四:1946年6月蒋介石发动了全面内战。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发动了举世闻名的三大战役,与国民党军队展开战略大决战。
爆发:1937年8月13日,日军在上海挑起事端(八一三事变)。中国军队奋起反击,淞沪会战爆发。
事迹:
⑴宝山保卫战:姚子青营。
⑵坚守四行仓库:谢晋元部。
结果:1937年11月,,淞沪会战结束。
影响:淞沪会战持续3个月,打破了,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