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卢沟桥事变后)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际,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团结一致,同仇敌忾成为中华民族的共识。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以民族根本利益为重,顾全大局,捐弃前嫌。早在1936年处理西安事变时,中国共产党就力主和平解决。材料二:中华民族不畏强敌,不怕牺牲。淞沪会战中,守卫宝山的500名官兵与敌巷战肉搏,全部壮烈殉国。为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振奋抗战军民的士气,(在某次战役中)八路军共作战1800余次,毙伤日、伪军2.5万多人,自身也付出了伤亡1.7万余人的重大代价。——摘编自《光明日报》:《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华民族精神》材料三:关于南京大屠杀,日本新编历史教科书的表述发生了变化,修改前,都提到了“屠杀”,谈及屠杀的数字,少的说有“十几万人”,多的说“30万人以上”。但在修改稿中,用“大量、许多”等词语模糊其词,有的还公然写着“没有定论”。材料四:廖承志认为:“国共两度合作,均对国家民族作出巨大贡献。” (1) 根据材料一,指出“国共两党再度合作”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淞沪会战在抗战中的意义。材料中的“某次战役”是指哪次战役?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 (4) 以国共第二次合作的成果或意义,说明材料四中的观点。根据以上材料,指出抗日战争时期所体现的中华民族精神。 答案: 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百团大战 企图掩盖和否认战争罪行;严重损害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感情。我们要不忘国耻,居安思危,努力提高综合国力等。 国共第二次合作,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这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的完全胜利;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历史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