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有关氮的循环示意图.
(1)过程①中通过的作用将空气中的氮气固定下来.
(2)请写出②中合成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请写出③中固氮反应的方程式: .
(4)过程④中的亚硝酸盐有毒,工业上若直接排放将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已知NaNO2遇到还原性较强的NH4+等被还原为N2 . 在废液中加入下列物质不能使NaNO2无害化排放的是 .
a.H2O2 b.NH4Cl c.KNO3 .
氮是大气中含量最多的一种元素,氮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请回答:
(1)下列变化属于“氮的固定”的是 (填字母)
a.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氮肥
b.硝酸和氨气反应生成氮肥
c.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变为氮的化合物
d.大豆的根瘤菌将含氮的化合物转变为植物蛋白质
(2)据报道,意大利科学家获得了极具研究价值的N4 , 其分子结构如图1所示.
已知Ⅰ.断裂1mol N﹣N键吸收167kJ热量,形成1mol N≡N键放出942kJ热量,
Ⅱ.N2 (g)+3H2(g)2NH3(g)△H=﹣92.2kJ•mol﹣1则:N4 (g)+6H2 (g)4NH3(g)△H= kJ•mol﹣1
(3)图2是工业生产硝酸的流程.
①1909年化学家哈伯在实验室首次合成了氨.2007年化学家格哈德•埃特尔在哈伯研究所证实了氢气与氮气在固体催化剂表面合成氨的反应过程,示意如图:
、
、
分别表示N2、H2、NH3 . 图⑤表示生成的NH3离开催化剂表面.分别写出图②→③、图③→④表示的变化过程 .
②合成塔中发生反应N2(g)+3H2(g)⇌2NH3(g)△H=﹣92.2kJ•mol﹣1 , 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K= .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将H2和N2按3:1(体积比)混合后进入合成塔,反应达到平衡时,平衡混合气中NH3的体积分数为15%,此时H2的转化率为 .
③吸收塔中通入空气的目的是 .
A.海水淡化 B.联合制碱 C.合成材料 D.金属冶炼
A.常用铁触媒提高反应速率 B.原料气中的氮气来源于空气
C.通过冷凝把氨从混合气中分离出来 D.降低压强有利于氨的合成
A.高炉炼铁时用焦炭作氧化剂 B.添加必要的元素可提高钢材的性能
C.催化裂化可提高汽油的产量 D.电解氧化铝时用冰晶石降低其熔点
A.正极 B.负极 C.阴极 D.阳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时间/min |
5 |
10 |
15 |
20 |
25 |
30 |
n(NH3)/mol |
1.4 |
2.0 |
2.4 |
2.6 |
2.6 |
2.6 |
①10 min内,消耗N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该温度下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mol·L-1)-2(列出计算式即可)。
②若改变某一条件,达到新平衡时使NH3的体积分数增大,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向容器中再通入一定量的H2气体
B.升高容器的温度
C.加入合适的催化剂
D.缩小容器的体积
③当上述反应达到平衡后,只改变某一条件,下列措施能提高N2转化率的是。
A.将混合气体降温使氨气液化
B.按原物质的量之比1∶3再通入一定量的N2和H2
C.通入一定量的N2
D.通入一定量的惰性气体
①CH4(g)+H2O(g) CO(g)+3H2(g) ΔH=+206.4kJ·mol-1
②CO(g)+H2O(g) CO2(g)+H2(g) ΔH=-41.2kJ·mol-1
对于反应①,一定可以提高平衡体系中H2的百分含量,又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措施是。
a.升高温度 b.增大水蒸气浓度 c.加入催化剂 d.降低压强
利用反应②,将CO进一步转化,可提高H2的产量。若1molCO和H2的混合气体(CO的体积分数为20%)与H2O反应,得到1.18molCO、CO2和H2的混合气体,则CO的转化率为。
催化剂 |
Ru |
Rh |
Ni |
Pt |
Pd |
Fe |
初始速率 |
7. 9 |
4.0 |
3.0 |
2.2 |
1.8 |
0.5 |
①在不同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氨气分解反应的活化能最大的是(填写催化剂的化学式)。
②温度为T时,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
mol NH3 , 此时压强为p0 , 用Ru催化氨气分解,若平衡时氨气的转化率为50%,则该温度下反应2NH3(g) N2(g)+3H2(g)的化学平衡常数Kp=。(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气体分压p分=气体总压p总×体积分数)
A合成氨工业常采用的反应温度为500 ℃左右,主要是为了节约能源
B使用初始反应速率更快的催化剂Ru,不能提高平衡时NH3的产率
C合成氨工业采用的压强为10 MPa~30 MPa,是因为常压下N2和H2的转化率不高
用Pt- CN,作阴极,催化电解H2(g)和N2(g)合成NH3的原理示意图。
①Pt—C3N4电极上产生NH3的电极反应式为。
②实验研究表明,当外加电压超过一定值后,发现阴极产物中氨气的体积分数随着电压的增大而减小,分析其可能原因:。
下列关于合成氨反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反硝化过程 b.硝化过程 c.转化为
①检验某氮肥样品中是否存在的实验方法是。
②实验室制备少量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