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2 人工固氮技术——合成氨 知识点题库

下列关于工业生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侯氏制碱工业中,向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先通二氧化碳,后通氨气 B . 在硫酸工业、合成氨工业、硝酸工业中,皆采用循环操作提高原料利用率 C . 在氯碱工业,电解槽一般用铁网作电极 D . 合成氨工业用天然气造气的方法中,与水蒸汽高温反应优于热分解法
下列关于氮的固定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氮的固定包括人工固氮和自然固氮 B . 工业合成氨属于人工固氮 C . 自然固氮中氮元素被氧化 D . 氮的固定中参与元素至少有两种
如图是自然界中氮循环的一部分,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在这一循环中氮元素既有被氧化又有被还原 B . 其中有一种变化是氮的固定 C . 这一循环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共有三种 D . 由于自然界中氮的循环,使大气中氮气的含量保持稳定
下列有关工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合成氨工业中,将NH3及时液化分离有利于加快反应速率 B . 氯碱工业中,使用离子交换膜可防止Cl2和NaOH溶液反应 C . 硫酸工业中,接触室内安装热交换器,是为了利用沸腾炉中排出的SO2的热量 D . 硫酸工业中,SO2的催化氧化不采用高压,是因为压强对SO2转化率无影响

化学是人类进步的关键,化学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了物质保证.

Ⅰ.氮的化合物是重要的化工产品.其生产方法也在逐渐改进中,各国科学家均在为提高其产量,降低能耗做各种有益的探究.

(1)25℃时合成氨反应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H=﹣92.4kJ/mol. 在该温度时,取1molN2和3molH2放在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存在下进行反应,测得反应放出的热量总是小于92.4kJ.其原因是 .

(2)近年有人将电磁场直接加在氮气与氢气反应的容器内,在较低的温度和压强条件下合成氨,获得了较好的产率.从化学反应本质角度分析,电磁场对合成氨反应的作用是 ;与传统的合成氨的方法比较,该方法的优点是 .

Ⅱ.(1)卤水中蕴含着丰富的镁资源,经转化后可获得MgCl2粗产品.从卤水中提取镁的步骤为:

a.将海边大量存在的贝壳煅烧成石灰,并将石灰制成石灰乳;

b.将石灰乳加入到海水沉淀池中经过滤得到Mg(OH)2沉淀;

c.在Mg(OH)2沉淀中加入盐酸得到MgCl2溶液,再经蒸发结晶得到MgCl2•6H2O;

d.将MgCl2•6H2O在一定条件下加热得到无水MgCl2

e.电解熔融的氯化镁可得到Mg.

①步骤d中的“一定条件”指的是 .

②有同学认为:步骤b后可加热Mg(OH)2得到MgO,再电解熔融的MgO制金属镁,这样可简化实验步骤,你同意该同学的想法吗?为什么? 

(2)铀是核反应最重要的燃料,已经研制成功一种螫合型离子交换树脂,它专门吸附海水中的U4+ , 而不吸附其他元素.其反应原理为  (树脂用HR代替),发生离子交换后的离子交换膜用酸处理还可再生并得到含铀的溶液,其反应原理为: .

[选修2--化学与技术]下列单元操作中采用了热交换设计的有(  )

A . 电解食盐水制烧碱 B . 合成氨中的催化合成 C . 硫酸生产中的催化氧化 D . 氨碱法中的氨盐水碳酸化
下列反应属于氮的固定作用的是(   )
A . N2和H2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取NH3 B . 硝酸工厂用NH3氧化制取NO C . 铜与浓硝酸反应产生NO2 D . 由NH3制碳酸氢铵和硫酸氨
在雷电作用下,大气中游离态的氮会少量转化为化合态的氮并随雨水落下,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上述过程.
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 工业上用氮气和氢气合成氨 B . 蔗糖中加入浓硫酸,蔗糖变黑,体积膨胀 C . 雷雨天气氮气转化为氮的氧化物 D . 液氨常用作制冷剂
属于氮的固定的是(   )
A . 植物从土壤中吸收含氮养料 B . 豆科植物把含氮化合物转变为蛋白质 C . 将氨转化为硝酸,再转化为其他含氮化合物 D . 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含氮化合物
工业合成氨是解决人类的生存问题。回答下列问题:
  1. (1) 科学家研究利用铁触媒催化合成氨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其中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物种用“ad”表示,对图中线间距离窄小的部分,其能量差用 图片_x0020_100026 的方式表示。由图可知合成氨反应N2(g)+3H2(g) 2NH3(g)的 =kJ·mol1 , 反应速率最慢的步骤的化学方程式为

    图片_x0020_100027

  2. (2) 工业合成氨反应为:N2(g)+3H2(g) 2NH3(g),当进料体积比V(N2):V(H2)=1:3时,平衡气体中NH3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和压强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图片_x0020_100028

    则500℃时:

    ①平衡常数KP(30MPa)KP(100MPa)。(填“<”、“=”、“>”)

    ②30MPa时,氢气的平衡转化率为(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用平衡分压表示平衡常数KP=(列出计算式即可,不必化简)。

  3. (3) 科学家利用电解法在常温常压下实现合成氨,工作时阴极区的微观反应过程如图所示,其中电解液为溶解有三氟甲磺酸锂和乙醇的有机溶液。

    图片_x0020_100029

    ①阴极区生成NH3的电极反应式为

    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标号)。

    A.三氟甲磺酸锂的作用是增强导电性

    B.选择性透过膜可允许N2和NH3通过,防止H2O进入装置

    C.保持电流强度不变,升高溶液的温度,可以加快电解反应的速率

合成氨反应 N2(g)+ H2(g) NH3(g) △H 的反应机理如图所示,图中“吸”表示各气态物质在催化剂表面吸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图片_x0020_1432477188

A . 该反应的△H = -46 kJ·mol- 1 B . 该反应机理中最大活化能为79 kJ·mol- 1 C . 升高温度,该反应过渡态的能量会增大 D . 该反应达到平衡后增大压强反应正向进行
下列关于自然界中氮循环(如图)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氮元素均被氧化 B . 工业合成氨属于人工固氮 C . 含氮无机物和含氮有机物可相互转化 D . 碳、氢、氧三种元素也参与了氮循环
工业上用N2和H2合成NH3 “N2 + 3H2 ⇌2NH3+Q”(反应条件略)。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在实际化工生产中,为提高NH3的产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写两个):
  2. (2) 氨气与酸反应得到铵盐,某(NH4)2SO4水溶液的pH=5,原因是溶液中存在平衡(用离子方程式表示),该反应对水的电离平衡起到作用(填“促进”“抑制”或“无影响”)。(NH4)2SO4溶液中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3. (3) 某科研小组研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起始物氢气的物质的量对合成NH3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图中T表示温度,n表示起始时H2物质的量)

    ①图像中T2T1的关系是:T2T1(填“ ”“ ”“ ”或“无法确定”)。

    ②在a、b、c三点所处的平衡状态中,反应物N2的转化率最大的是(填字母)。

    ③若容器容积为2L,b点对应的n=0.15mol,测得平衡时H2、N2的转化率均为60%,则平衡时N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可用于漂白食品 B . 可用硅制备光导纤维 C . 氯气泄漏时,人员应向高处撤离 D . “雷雨发庄稼”不包含氮的固定过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磁铁矿和刚玉主要成分都是金属氧化物 B . 豆科植物的根瘤菌将氮氧化物转化为氨,从而实现自然固氮 C . NO2和SO2均为有色且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酸雨的主要成因 D . 钾钠合金常温下为固体,可用作快中子反应堆的热交换剂
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火炬“飞扬”是世界首款高压储氢火炬,它运用了液体火箭发动机的氢能技术。由氨气制取氢气是一种新工艺,氨气中氢含量高,是一种优良的小分子储氢载体,且安全、易储运,可通过下面两种方法由氨气制取氢气。
  1. (1) 方法I:氨热分解法制氢气

    已知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在一定温度下,利用催化剂将分解为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该反应为吸热反应,说明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 (3) 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的条件下,向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充入发生该反应,末测得容器中 , 则在内,用的浓度变化表示该反应的平均速率是:
  4. (4) 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的标志是____(填序号)。
    A . 的浓度为0 B . 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 C . 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 D .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5. (5) 方法II:氨电解法制氢气

    利用电解原理,将氨转化为高纯氢气,其装置如图所示。装置中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电池,其主要材料是。装置中生成时,电路中通过电子。为提高制取氢气的反应速率,可采取的方法是

采用循环操作可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下列工业生产中, 没有采用循环操作的是(   )
A . 硫酸工业 B . 合成氨工业 C . 氯碱工业 D . 纯碱工业
一种新型的合成氨的方法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反应①中N2发生了氧化反应 B . 三步循环的总结果为N2+3H22NH3 C . 反应③为4LiOH4Li+2H2O+O2 D . 反应①和②均属于“氮的固定”
工业合成氨使用了铁触媒催化剂,其反应过程如图所示,其中用分别表示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①→②是催化剂吸附分子的过程 B . ②→③过程中仅断裂了非极性键 C . ③→④是吸热过程 D . ①→⑤的总反应属于氮的固定